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聚酯工业》2016,(6):50-53
针对PTA装置2014年下半年起氧化反应器尾气冷凝器运行工况急剧恶化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并对检修时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尿素装置解吸回流冷凝器换热管结垢堵塞严重的情况,通过设备拆检与垢样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机械清洗与化学清洗相结合,同时增加相关改造,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3.
高压法三聚氰胺装置尾气冷凝器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鹏 《化肥设计》2009,47(5):51-53
介绍了高压法三聚氰胺装置尾气冷凝系统的工艺流程;叙述了尾气冷凝器的结构和作用;分析了尾气冷凝器U形管束结垢的原因及现象;比较了几种处理结垢的方法,实施了采用调温水系统、拆除循环水过滤网等项改进措施;总结了尾气冷凝系统技术改造后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压甲铵冷凝器结垢的原因,介绍了将中压甲铵冷凝器由四管程改为双管程的改造过程。改造后,结垢现象基本消除;系统稳定,操作弹性大,节约了检修费用;吨尿素氨耗降低5~6 kg,日增产尿素35 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三氯氢硅尾气处理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技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硝酸磷肥浓缩加热器结垢原因及技术改造情况。改造后 ,加热器使用周期大大延长 ,减少了停车时间 ,降低了蒸汽消耗 ,年创产值 2 5 3万元 ,降低制造费用 70万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环己酮生产过程中,环己烷氧化反应后的尾气换热器的腐蚀泄漏原因,介绍了对其从结构及材料上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烧结烟气有机胺脱硫及副产硫酸工艺,提出了解析塔塔顶冷凝器结垢结硫的问题.分析了产生原因,指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详细论述了进口设备蒸发器生成物冷凝器内的U形管束结构特点,以及国产化解决方案。特别对超长管束的运输、弯管工装、U形管定尺、管孔机加工等重要环节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成功将该U形管束国产化。目前,安装了该U形管束的设备已安全运行2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0.
六国化工磷铵扩能改造后,出现尾气尘含量超标,分析原因是旋风除尘效率及旋流板洗涤效率低.通过改造旋风除尘器下料装置,减小旋流板的仰角,改善洗涤液性能后,尾气尘含量小于国标值(150mg/m3),做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武春阳 《河南化工》2009,26(1):38-41
介绍了国内某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氧化尾气冷凝器系统的使用及失效情况,分析了导致冷凝器失效的原因,并对检修时采取的措施及遗留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陶兴  赵华 《河南化工》2003,(6):44-44
对洛阳分公司炼油厂二催化裂化装置尾气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尾气夹带柴油等现象进行分析 ,针对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 ,尾气质量得到了改善 ,减少了环境污染 ,年增效益 96万元  相似文献   

13.
对安化集团合成氨联产甲醇装置的造气工段进行了改造,主要包括煤气发生炉、废热锅炉、炉篦等的改造.改造后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胡志忠 《中氮肥》2010,(5):19-20
江西省双强化工有限公司(原江西第二化肥厂)于2007年6月成立。公司成立后,投入资金对原来的生产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计划改后醇氨总产量达到180kt/a。2008年6月装置改后试开车成功,但受几个方面的限制,变脱系统很难满足高负荷运行,生产能力只有140kt/a,其中变脱塔内设计问题及塔径偏小是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对变脱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喷浆造粒复混肥生产线尾气排放未能达标的原因。通过技术改造,确保尾气达标排放,而且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失效形式,分析了失效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洛阳石化精对苯二甲酸装置低压尾气压缩机BC304存在的机组腐蚀、排气温度过高、气阀失效、刮油环漏油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精苯装置莱托尔系统自投料开车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从而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安全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尿素系统扩能改造后,对一分塔、中压外冷器、蒸发系统及压缩机冷却器进行了相应的更新改造,满足装置高负荷生产的要求,系统生产日趋安全、稳定;吨尿素节省蒸汽83kg.  相似文献   

20.
常艳艳 《广东化工》2008,35(3):59-61
气体与液体接触后,都会产生溶解。吸收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即气体)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过程。利用这一原理在生产过磷酸钙的氟吸收系统中,使用初期,性能良好,尾气中氟含量可以维持在国家标准以下。但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就达不到要求。为了达到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找到了一些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