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加压及惰性气氛下用热重法研究了不同来源的 Ca O和 SO2 的反应性 .结果表明 :固硫剂的种类、颗粒大小及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对 Ca O固硫转化率有一定影响 .所选用的 3种固硫剂的固硫能力从大到小为 Ca( AC) 2 ,Ca( OH) 2 ,Ca CO3 ;Ca O转化率随其颗粒的减小而增加 ,随 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压力相同时 ,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和转化率增加 ,Ca O固硫反应最佳温度为85 0℃左右 .温度相同 ,随着压力增加 ,Ca O转化率显著增加 ;在惰性气氛下 ,Ca O和 SO2 反应的直接产物是 Ca SO3 而不是 Ca SO4;产物中的硫酸钙和硫化钙是亚硫酸钙发生歧化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向模拟废水中加入脱除剂氢氧化钙和偏铝酸钠,对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硫酸根离子的去除进行研究。脱除剂使钙离子、铝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钙矾石(Ca6Al2(SO4)3(OH)12·26H2O),以达到去除硫酸根离子的目的。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氧化钙添加量、偏铝酸钠添加量对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石灰铝法可以有效去除硫酸根离子,当反应时间在15 min、反应温度为25?C时,以n(Ca2+):n(Al3+):n(SO2-4)为3:1:1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钙和偏铝酸钠,硫酸根初始浓度为19.5 g/L的废水去除率可达到90%,大大降低了高浓度硫酸根离子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化学法 ,以 Ca CO3 和 Ca(OH) 2 为原料 ,研究了机械活化时间对 Ca CO3-Ca(OH) 2 复合粉体烧结及抗水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机械活化可导致 Ca CO3-Ca(OH) 2 复合粉体颗粒细化 ,比表面积增大 ,晶粒变小 ,晶格畸变 ,并趋于无定形化 ,因而更容易烧结而高度致密化 ,抗水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以 w(Ca CO3) / w(Ca(OH) 2 ) =80 / 2 0为原料 ,经行星式球磨机活化 3 6h后 ,在 150 0℃× 3 h烧成 ,制得相对密度高达 98.8%的 Ca O熟料。该熟料在温度为 2 5℃、相对湿度为 95%的条件下 ,15d后的水化增重率为 2 .3 7%。  相似文献   

4.
对纳米TiO2催化CaO燃烧脱硫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纳米TiO2添加量、Ca/S摩尔比及燃烧温度对CaO脱硫的影响,还比较了纳米TiO2对不同煤种的脱硫效果.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讨论了纳米TiO2催化脱硫和催化燃烧机理.结果表明,纳米TiO2最佳的添加量为8%;在Ca/S摩尔比为2、...  相似文献   

5.
以电熔氧化镁为原料、MgF_2为烧结助剂,制备出MgO陶瓷.研究烧结温度和MgF_2添加量对MgO陶瓷的烧成收缩率、密度以及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少量的MgF_2,能够大幅降低MgO陶瓷的烧结温度,并极大改善MgO陶瓷的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可知:添加MgF_2的氧化镁陶瓷主晶相为单一的方镁石相.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904L不锈钢在5 g/L 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动电位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E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其腐蚀行为,并分析其钝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极化后会发生自钝化,钝化区间为-0.2~0.6 V,电荷传递电阻为4 801Ω/cm2,表明904L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钝化膜主要成分为Cr2O3、Cr OOH、Cr(OH)3等化合物.因而904L不锈钢在5 g/L H2SO4溶液中可以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推导出了一组计算熟料中 1 1 Ca O.7Al2 O3 .Ca F2 和 3Ca O.3Al2 O3 .Ca SO4含量的公式 .根据公式 ,可以通过调整硫氟比和配料中 Ca O,Si O2 ,Al2 O3 及 Fe2 O3 的含量 ,使熟料中形成的 1 1 Ca O.7Al2 O3 .Ca F2 和 3Ca O.3Al2 O3 .Ca SO4的量以及二者的比例达到设计值 .在实验过程中 ,运用公式计算出的 1 1 Ca O.7Al2 O3 .Ca F2 和 3Ca O.3Al2 O3 .Ca SO4的含量 ,与熟料的 X-射线衍射目估半定量分析值相比 ,偏差量仅为 (± 1 .0 ) ,证明了这种计算方法的简便性和准确性 .  相似文献   

8.
采用湿化学法通过两种方案合成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晶体,一种方案是以Ca(NO3)2·4H2O和Na2HPO4作为原料,加入Na OH溶液调节p H值在10.5~11.0之间,不添加分散剂,在40℃水浴条件下合成羟基磷灰石;另一方案是在室温下(25℃)进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Ca Cl2·2H2O为钙源、乙醇胺作为分散剂合成羟基磷灰石.将两种方案合成的样品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射线能量色散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热重-差热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进行表征.XRD和FTIR结果显示,合成的两种HA粉末都具有较高结晶度和纯度.SEM分析表明,第1种方案可合成直径为30~50nm,长50~150 nm的棒状晶体;第2种方案则可制备粒径约100~150 nm的球状(或椭球状)晶体.热分析表明,所制备的HA在1 000℃范围内有显著的热稳定性.XPS和EDX分析则证实HA由Ca、P和O等元素组成,两种方案中钙和磷的摩尔比分别是1.60和1.63.  相似文献   

9.
采用尿素-硝酸盐燃烧法在600~800℃下制备了较高纯度无杂质相的碱土掺杂磷灰石型La9.33Mx(SiO4)6O2+δ(M为Sr,Ca,Mg)电解质.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交流阻抗测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及电导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烧合成的电解质粉体La9.33(SiO4)6O2(LSO)具有p63/m磷灰石型晶体结构;LSO烧结体的微观形貌随x值的不同而出现了细微变化;LSO烧结体具有良好的电阻可逆性和稳定性.适当的掺杂量能有效提高LSO的离子电导率,最佳掺杂浓度为0.2.相同掺杂量下,三种碱土金属阳离子掺杂对电导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掺杂效果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煤炭中所含有的硫 ,对于煤炭的燃烧和加工都是极其有害的 ,它是形成酸雨、造成大气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主要根源 .所以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检测和防治由燃烧煤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为此 ,必须精确测定煤炭中硫的含量 .在一定条件下 ,煤炭中各种形态的硫均可以转化为 SO2 和少量的 SO3,其反应可表示为 :煤 (有机硫 ) O2 →CO2 ↑ H2 O↑ SO2 ↑ Cl2 ↑ …4 Fe S2 1 1 O2 =2 Fe2 O3 8SO2 ↑2 Ca SO4=2 Ca O 2 SO2 ↑ 2 O2 ↑2 SO2 O2 =2 SO3 Q生成的 SO2 和少量的 SO3被空气流带到电…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固态反应方法制备0.6Mg4Nb2O9-0.4SrTiO3复合陶瓷。研究LiF掺杂对其烧结特性、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面电镜(SEM)观察样品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1.5 wt%LiF添加,可将Mg4Nb2O9/SrTiO3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温度从1300℃降至1100℃;XRD表明除主相Mg4Nb2O9、SrTiO3外,还有少量新相Sr(Ti1-xNbx)O3+δ生成。  相似文献   

12.
以SnCl4·5H2O和ZnSO4·7H2O为原料,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尖晶石型锡酸锌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波长λ=312 nm的光源对二甲酚橙水溶液光催化降解,讨论光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烧结温度、试液的pH值、光照时间等与二甲酚橙脱色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Ca0.3(Li1/2Sm1/2)0.7Ti O3(CLST)为基料,CaO-B2O3-Si O2(CBS)复合氧化物为烧结助剂的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特性。研究表明,添加5%~20%CBS复合氧化物的CLST陶瓷烧结后其晶相仍呈斜方钙钛矿结构。随着CBS添加量的增加,陶瓷体积密度、介电常数εr、无载品质因数与谐振频率乘积Qf值,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都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添加10%CBS的CLST陶瓷可在1 000℃保温5 h烧结,此时,陶瓷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80.21,Qf=2 128 GHz,τf=35.88×10-6/℃。  相似文献   

14.
水热条件对易烧结PZT粉体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热法合成了低温烧结用PZT[Pb(Zr0 .5 3 TiO0 .47)O3]粉体。探讨了水热条件对合成粉体性能的影响。合成时添加了有助于烧结的Fe2 + ,Bi3 + ,Cu2 + 等离子化合物 ,经X ray,SEM ,TG DTA及比表面积的测定 ,表明 :当反应介质为 4mol/LNaOH ,时间 2h ,反应温度 2 0 0℃时合成后的粉体有良好的烧结性。粉体中外加了微量BCW[Ba(Cu0 .5 W0 .5 )O3] ,使PZT陶瓷在 850℃温度下即可烧成 ,密度可达理论值 98%。  相似文献   

15.
煤的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和SO2。通过煤粉燃烧实验,得出最佳钙硫比(Ca/S),在此基础上,探讨添加不同含量的Al2O3、MnO2、Fe2O3等添加剂对CaO固硫效果的促进作用,发现Ca/S为2.0时,单一添加剂Al2O3为2%、MnO2为0.5%、Fe2O3为0.7%,CaO的固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首先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β-Ca2SiO4并在具有搅拌装置且自动产生蒸汽压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高温混合法和低温混合法两种条件下进行了水化反应。反应温度从150℃到400℃,反应时间从数小时到5天。XRD和SEM结果表明有7种不同的钙硅酸盐水合物(C-S-H)能在此不同的水热条件下形成,其中与前驱物β-Ca2SiO4具有相同C/S摩尔比的化合物是(硅酸二钙水合物(Ca2(SiO3OH)(OH))和羟硅钙石(Ca6(SiO4)(Si2O7)(OH)2),大于前驱物中C/S摩尔比的化合物是佳羟硅钙石(Ca6(Si2O7)(OH)6)和莱粒硅钙石(Ca5(SiO4)2(OH)2),小于前驱物中C/S摩尔比的化合物是钙硅酸盐(Ca8(SiO4)2(Si3O10))、斜方硅钙石(Ca6(SiO4)(Si3O10))和变针硅钙石(Ca4(Si3O9)(OH))。作者讨论了不同水热条件对钙硅酸盐水合物形成的影响、不同钙硅酸盐水合物的结构与形成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水合物的稳定性和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钙矾石对Pb(Ⅱ)能否产生化学俘获以及发生俘获所需的必要条件,在室温下试用Pb(NO3)2与Al2(SO4)3、NaOH等进行人工液相合成Ph类钙矾石,即Pb6[Al(OH)6]2·3SO4·26H2O,并用CaO、Pb(NO3)2、Al2(SO4),和蒸馏水等人工合成Ca—Pb钙矾石[(Ca,Pb)6[Al(OH)6]2·3SO4·26H2O]。试验表明:Ph6[Al(OH)6]2·3SO4·26H2O不能形成,但Ca—Pb钙矾石却能合成。这说明利用溶液反应法合成钙矾石时,若液相中缺Ca^2+,则Pb(II)不能被钙矾石所俘获,只有当液相中出现了Ca^2+时,Pb(Ⅱ)才能被钙矾石所俘获。另外,所合成的Ca—Pb钙矾石与纯钙矾石相比,其X射线衍射图谱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明钙矾石在俘获了Pb(Ⅱ)后其晶格发生了一些变异。掺Pb(Ⅱ)的水泥熟料净浆在水化龄期为7d时,其XRD图谱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Ca—Pb钙矾石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以Ca(NO3)2?4H2O和P2O5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作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主要研究对反应时间、pH、反应温度、陈化时间、烧结温度等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SEM形貌分析结合XRD相组成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pH值为8.0,溶液反应时间6 h,溶液反应温度为70℃,干燥温度为10...  相似文献   

19.
为查明钙矾石对Cd(Ⅱ)俘获所需的环境条件,在室温下利用化学试剂进行人工液相合成Cd类钙矾石,{Cd6[Al(OH)6]2.3SO4.26H2O}和Ca-Cd钙矾石{(Ca,Cd)6[Al(OH)6]2.3SO4.26H2O}。结果表明,Cd6[Al(OH)6]2.3SO4.26H2O不能形成,而Ca-Cd钙矾石却能成功合成,这说明只有当液相中出现钙时,Cd(Ⅱ)才可被钙矾石俘获。用水泥熟料对Cd2 进行的固化实验发现,水化20 h试样中的Cd(Ⅱ)没有被钙矾石俘获,但7 d龄期样中却有些Cd(Ⅱ)被俘获了。  相似文献   

20.
复合白云石表面链状纳米CaCO_3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a(OH)_2-H_2O-CO_2反应体系中,根据非均匀成核原理,通过调整体系反应温度、Ca(OH)_2浓度、ZnSO_4添加量等反应参数,控制在白云石颗粒表面生成具有链状结构的纳米Ca-CO_包覆层.利用SEM,XRD等检测表征手段,分析了不同反应参数对纳米CaCO_3晶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5℃,ZnSO_4加入量为Ca(OH)_2的4%,Ca(OH)_2浓度为0.3mol/L时,在白云石颗粒表面生成了长径比为7:1的链状纳米CaCO_3.提高体系的反应浓度能够减少ZnSO_4的加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