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说起“网络水军”,大家一定不陌生。当然,小西肯定不会OUT到这个时候来跟大家八卦“网络水军”。小西本期要八的是“网络水军”里涌现的新群体,目前雅号“七毛党”。他们不像传统“水军”那样松散、自生自灭、自寻生意,他们依托于网站统一炙接生意,是一群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有偿灌水行为的新型“水军”。那么,他们的秘密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
“兵”和“卒”是象棋中最小的棋子.但是一旦他们发挥了作用,那也是所向披靡,万夫莫开的。以“业界兵卒”为栏目的名称,是因为在这里出现的都不是拥有主管以上头衔的人物,他们只是万万千千“打工的”中的一个。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是什么大事,最多也就是跳跳槽、长长工资之类的,但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又都是些有血有肉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的是整个IT业界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初六香 《网友世界》2008,(13):41-45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很多昔日的“菜鸟”成长为了电脑操作“高手”。这些“专家”精通各种专业软件,生动的图像、流畅的动画以及“高难度”操作在他们看来只是“家常便饭”。不过,你知道吗?“专家”们其实也是有“密技”的,他们在完成某些操作日寸,也是在走“捷径”的哦!至于这些“捷径”到底怎么走?且听下面分解……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使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他们会不断地提问:“打电话为什么要先拨号”、“雨从哪里来”、“为什么天上会有彩虹”等。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触摸、敲打、撕扯等活动中,对电器开关、玻璃器皿、声控玩具等进行着一次次的“研究和探索”,他们需要观察周围世界,他们需要反复地探索,  相似文献   

5.
血的教训     
杨沛文 《A&S》2004,(69):17-17
对于许多海外厂商来说,“中国”是一块神秘的东方国度,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以及天壤之别的商业环境。很多厂商向我形容他们对中国市场是“又爱又恨”;他们“爱”的是这个市场不断爆发的潜力,而他们恨的却是这个市场的难以经营。  相似文献   

6.
《数码摄影》2014,(11):6-6
知“法”懂“法”,万物皆有法度,摄影更是如此,因为摄影依赖技术和器材,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摄影术是有确切发明时间的。因此摄影中的“法”尤其重要,所谓那些影像感觉出众的摄影天才,他们并不是不用懂“法”,只是他们懂得特别快而已。  相似文献   

7.
百度的框     
“一切互联网功能将在框里实现”,在今年的百度世界上,这家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第一的公司如此描述他们的未来。“框计算”,是他们提出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数码摄影》2003,(7):110-111
他们是知名数码论坛的版主,他们是数码发烧友中的“大侠”。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们是如何与数码产品结缘的?他们是如何成长为高手的?本期《新概念电脑》对这些活跃在网上的数码侠客们进行了一次大曝光.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中心会出来梵高” S:创立原形艺术中心.你选择作者的标准是什么? G:凡是其作品能给我们这些常人带来启示的病人,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发现他们的目的实际上不仅仅是帮助他们,而是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帮助我们这些“外面”的人。我们打开这扇门的目的,是为了给“外面”的人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是零阅读”。有的大学生一年看一本书便不错了,一年能够看20到30本书的更是罕见。其实,也不能说他们没有一点儿阅读生活,闲暇时他们上网浏览,信奉“破万卷”不如“点鼠标”,凡是网上流行的小说或者热门帖子,他们都很熟悉,可谓如数家珍,所谓的“零阅读”只是传统书本阅读上的几近空白。  相似文献   

11.
褚瑞 《程序员》2001,(4):70-72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对于“变速齿轮”这样著名的软件,我一直到五天前,也就是2001年2月28号才第一次听说。我有几个同学很喜欢玩图形MUD,整天见了面就在一起切磋“泥”技。我对MUD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那天早上偶尔听他们说某个MUD站点明文规定严禁使用“齿轮”,这才好奇地问他们什么是“齿轮”。  相似文献   

12.
“一间洋房两辆车”,“连丈母娘的保险都管了”,“挣的钱相对于国内是天文数字”;“刚回来要自己找房子,一家人住在70平米的房子里”,“自己跑各个部门疏通关系”,“医院还是我当年出去时的样子”,“干什么都排队”。“讨论技术问题时,老板让中国的员工出去”,“现在啥样,三十年后还啥样”“没有认同感”;“把东西装在脑袋里,带回中国去”,“发展的机会很多”,“母体文化”。100万,是一个留学英国学生一年大概的开销;2500块,是一家中关村软件企业招聘时开出的月薪,这次招聘引来三个“海龟”。滑铁卢大学有几十个中国教授,回来的只有一个。……以上是记者在这次报道采访中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是一种尺短寸长的矛盾。好或不好,不是那么轻松;走或留,不是那么决绝;取或得,也不是那么简单。其中,有海归们的喜怒哀乐,矛盾挣扎,衡量抉择。而这一切,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IT的飞速发展,带给他们机会,带给他们市场,但同时,国内市场不够规范、不够成熟的做法也让他们难以适应,这是时代。优惠政策,热情接待带给他们感动,但软环境的暂时落后和服务观念的差别,也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是时代。海归,从头上顶着光环拿着“镀金名片”  相似文献   

13.
在Photoshop中,关于色彩调整的命令比较集中在两处:一处位于“图像”菜单的“调整”项,另一部分在“图层”面版下边的“创建填充或调整层”。查看这两处色彩调整项,发现他们有很多命令是重复的,是ADOBE设计的有点多余?不,他们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通过本教程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两部分色彩调整命令各自的特点。熟悉他们。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4.
陈佳 《网友世界》2014,(21):118-118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常常会留意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一些连中文还没有完全学会的小孩子,就会神气十足地摆手说:“No way!”当他们乐意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时,他们会说:“Yes,madam/sir!”鼓励别人,他们知道用“Come on!”也许老师未曾教过这样的用语,但学生从生活中,如电视、电台或书上学会了这些。但若把这些常用语拆开来,没几个学生能解释它们的意思。比如说他们不知道“No way!”中“way”作何解。“Come on!”分开来“come”和“on”是什么意思。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确能把这些用语用到恰到好处。这种现象就向我们揭示了,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块式语言的模仿(Pick up chunks)。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里,CMO和CIO这两种职能应该创造一种共生的关系。毕竟,他们都是成本中心,在组织内部瓜分一块馅饼和赢得可信度。他们都想被认为是“必须拥有”的,而不是“最好能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息化》2009,(16):80-80
“老牛,今晚七点有饭局,龙盛海鲜酒楼二层包间,来五个人,都是中关村名牌电脑的总代理商,你有没有兴趣跟他们聊聊?”牛鼻子的老同学、有20多年“村龄”的楚峰打来电话。“没问题,楚总,我今晚正好没事,我准时过去,听听他们的高论。”牛鼻子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7.
木头 《微型计算机》2006,(7):102-102
电脑城中的老板似乎总是顶着“奸商”的“光环”,不少消费者谈及他们都是咬牙切齿。但是,如果抛开主观色彩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也许我们能够更透彻地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18.
蒋菁 《多媒体世界》2012,(16):52-54
传统零售业已经到了寻求“突围”的境遇,他们围坐在一起围绕一张看似很小的收据“小票”争论得面红耳赤。其背后,则是他们对传统零售业日后如何健康成长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咯吱”是明目张胆的高声阔论,也是呢喃式的自言自语。它绝不向黑灰白三色俯首称臣,也不会任各种配色泛滥人间。它不奢望受到潮人大军的追捧,也不拒绝成为文艺小众的心水。“咯吱”的创作涉猎广泛,但最出彩的还是他们的插画和交互设计,天马行空、创意无限,而对于他们的创作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没有其它,艺术就是来源自生活。同时加上一点自我的“桀骜不逊”。  相似文献   

20.
贺奕渌 《计算机》2002,(3):16-16
关于“专业软件增值分销”的讨论以及进行到了第四周。我们已经了解了“专业软件增值分销”的含义。现在的问题是,作为系统集成商——“专业软件增值分销”中的重要一个环节,他们是怎么看待“专业软件增值分销”的呢?他们又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