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以前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受计划经济影响,只侧重于防汛抗旱,虽然河流防洪抗旱安全保障得到提高,但对河流两岸的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其他功能需求在不断提高,要求河流两岸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本文结合水利工程中的河岸景观设计实践,对河岸景观设计现状、应把握的原则、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遵循健康、安全、活力、发展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其他功能需求在不断提高,要求河流两岸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提高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验结果,量化不同河岸植被的水文影响与河岸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不同植被覆盖下河岸的水文和力学数据被用来评估河岸的稳定性.基于在干旱时期收集的数据所进行的河岸稳定性分析表明,河岸上存在树木产生的力学和水文效应会使河岸的Fs增加32%和71%.草地产生的力学和水文效应会使河岸的Fs分别增加70%和减少10%.相对应的在非... 相似文献
4.
5.
河岸稳定性影响因素众多,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复杂,现阶段的已有研究深度尚难以满足定量计算河岸稳定性的需求。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构建了河岸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在此过程中,分析河岸稳定性评估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将河岸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属性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依据河岸稳定性现状、影响因素和变化过程对岸线现状、岸坡地质条件、护岸完备性条件、河势变化情况、近岸河床冲刷程度和近岸河床坡度情况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河岸稳定性评估结果可靠性问题。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河岸稳定性评估体系是基于对多个动态可变因子的定量化尝试;评估的有效性依赖于近岸河床变化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下一步研究可针对具体河段开展指标量化或优化计算方法探讨,以及河道岸坡稳定性评估体系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正槽式河岸溢洪道设计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引水渠的底宽和流速、控制段的堰型选择、堰顶水头和堰面定型设计水头,以及低实用堰的堰高和下游堰面坡度等,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本刊开辟的<京水论坛>栏目是为水利界或关心水利事业的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提供的一处交流学术观点的园地,主要刊登对水利工作和水利科技具有一定的宏观性、理论性、前瞻性、探讨性的文章.目的在于集思广益,共同为推进首都水利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竭诚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8.
9.
河岸临界崩塌高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从河床冲刷下切与河岸应力的变化关系出发,分析了陡坡和垂直岸滩的崩塌挫落机制。在河床冲刷下切或者岸滩淘刷的过程中,黏性岸滩会出现纵向裂隙,促使河流岸滩崩塌。通过河岸崩塌体的稳定分析,导出折线河岸初次崩塌及二次崩塌的临界崩塌高度公式。河岸崩塌高度主要取决于河岸边界、水流因子、渗流强度、河道冲淤和岸坡土质等方面的因素。当河岸高度大于临界崩塌高度时,河岸发生崩塌。利用天然河岸崩塌高度的研究成果与模型沙崩塌高度的试验资料检验岸滩崩塌高度公式的合理性,证实了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11.
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探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基于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三元素,本文提出从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文化性、亲水性六个方面对城市河流景观效果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城市河流景观设计的一些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宁夏固原东山坡引水工程的建设经验,阐述了在宁南山区沙砾石地质条件下,地下截渗坝的结构形式特点与工程布置特点。 相似文献
13.
河道景观多维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道景观四维属性基础上,拓展研究了其经济、文化、历史、人文、生态、社会等其他属性。提出了河道景观的多维设计方法,介绍了基于多维体系理论下的河道景观驳岸设计形式,列举了河道及沿岸不同高程位置的设计元素及方法。而且,从不同高度及角度对河道景观的不同观赏效果进行了研究,并探求随水位变化不同因变因素的设计方案,同时探讨了河道景观植物随四季变化的效果,分析了河道景观规划的其他维度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分析了目前河道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现代社会对水利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结合景宁县鹤溪河有关生态河道建设经验,对生态河道建设设计理念及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城镇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都江堰博物馆园区河道景观设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景观是城镇振兴的重要资源,开发河道景观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内容、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改造运动兴起以来,城镇河道景观资源的开发受到普遍重视。出于对防洪、灌溉、航运、城市排水等因素的考虑,我国的城镇河道景观资源开发设计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已有的河道景观开发大都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总结以往河道景观设计的经验教训,结合都江堰博物馆园区河道景观设计实践,提出城镇河道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