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为了更好地开发,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阐述了首次开发安塞低渗透浅油层油田的成功经验,总结、提出了低渗透浅油层油田开发的技术思路、技术措施及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曾祥林  梁丹  孙福街 《特种油气藏》2011,18(2):66-68,138
海上新开发油气田中,低渗透油藏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陆上低渗透油田相比,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更具有挑战性。在对海上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其开发生产特征及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陆上低渗透油田开发实践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技术对策,对今后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庆油田长期保持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之一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从龙北地区矿场实践出发,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低渗透油田开发全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油层保护技术的观点,通过储层敏感性评价试验、入井流体筛选试验、矿场试验、经济效益分析等几个方面,对低渗透油田的油层保护技术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对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庆外围油田电热管集油简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适合大庆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建设的电热管集油简化工艺,论述了电热管道的原理、构造特点以及试验和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电热管集油工艺是在严寒地区对低产低渗透油田实现单管集油简化工艺及降低投资的重要技术,对大庆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的有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内低渗透油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据初步统计,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非稠油低渗透油藏中的未动用储量占全国未动用储量总数的50%以上。低渗透油田虽然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低渗透油田的丰富石油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论述了我国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改善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英台勘探开发一体化实践的巨大成功,逐步建立了吉林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工作模式,为其他地区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油田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胜利油区五号桩油田桩74块为低渗透油田。根据该油田启动压力梯度的测量结果。结合现场生产数据,初步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启运压力梯度的趋势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提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应以早期注水为宜。  相似文献   

8.
纯化薄互层低渗透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化油田为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含油小层多,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储量丰度低,早期采用一套层系开发,层间干扰严重、各小层动用不均衡、储量损失大等矛盾造成开发效果差。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油田开发层系的技术政策进行研究,确定了油田开发层系划分方案。同一层系内的层间渗透率级差中部地区不宜大于5,边部地区不宜大于3,应尽可能单采3~5个主力小层,射开厚度必须控制在6m左右,单井控制储量一般应大于10×104t,隔层要具有分层卡封的可行性。根据研究结果,在C2块、C23块等5个单元实施,增加可采储量117.8×104t,提高采收率5.2%,表明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可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超前注水技术改善低渗透油田开发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低渗透油田和特低渗透油田在我国油田开发中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针对低渗透油田储层压力系数低、地饱压差小、物性差、启动压差大等地质特点,我国许多低渗透油田对超前注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了超前注水技术,为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期概览     
《低渗透油气田》2005,10(1):i001-i001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国内外低透渗油田不断增多,国内近年发现的油田中低渗透油田约占50%~60%。由于低渗透油田渗流存在启动压力,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并分析对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对改善油田开发非常重要。《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对开发指标影响剖析》一文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分析其渗流规律——非达西渗流,研究了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指标的影响,为经济有效的开发低渗透油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田压裂开发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乔新  闫锐 《测井技术》1994,18(1):39-43
乔新,闫锐,王泰.低渗透油田压裂开发的新方案测井技术,1994,18(l);39~43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裂缝。本文利用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对地质构造、沉积环境、裂缝、地应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根据本地区油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设计往采井网,为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在实际生产中提高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需要,胜利油田东胜公司开展了潍北低渗透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与浙江金龙自控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一套具有东胜特点的低渗透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总结出含油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新模式.胜利潍北低渗透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短可靠,与常规流程相比,可减少施工工程量,减少工程投资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油田开发领域,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老油田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和稠油油田的开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将会逐年增长。如何保持原油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在不断使新油田投产的同时,进一步挖掘高含水老油田、低渗透油田和稠油油田的潜力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国外提高采收率技术、水力压裂技术和水平井开采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长庆低渗和特低渗油田开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庆油区侏罗系延安组和三选系延长组油层分属低渗透和特低透油层,迄今已发现30个低渗和特低渗油田。由于采用了适合本区储层特点一系列方法和技术,使这些低渗特低渗油田得到了较为有效地开发,开创了商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新局面。本文从油田地质背景、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工程诸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长庆油田区低渗和特低渗油田的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   总被引:68,自引:9,他引:59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我国新疆小拐油田砾岩和砂岩、青海狮子沟油田灰质泥岩、大庆头台油田和长庆安塞油田砂岩等三种不同岩性的四个典型低渗透油田共165块岩心进行了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关系,结合油田现场开发效果,发现可动流体百分数是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的关键物性参数之一,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的评价不应简单地直接采用中、高渗透油田所采用的评价方法,而应当综合考虑可动流体因素。还对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裂缝发育程度、粘土充填孔隙程度及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田开发决策风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开发低渗透、低丰度、低产量的复杂油藏的风险性较大,本通过对影响开发决策风险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概率统计理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风险性进行评价研究,可降低油田开发决策的风险性,对“三低”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渗透油田高效开采的要求,及外围“三低”油田单井产能低,产能建设投资大,日常操作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根据整个油田开发工作将从过去以原油生产为中心,进一步转移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开发方针。在上油田综合应用 开采同井采出液凝点降低该油田的开发能耗,通过实施取得了一些认识,对外围同类低渗透油田的高铲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田合理注采井网系统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总结了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基本特征,阐述了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在对目前常用的规则井网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扁井网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韩蓓 《石化技术》2022,(1):71-72
低渗透油田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油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破坏生态系统,影响我国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低渗透油田污水处理的意义,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在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油田在国内外广泛分布,对于这类非常规储层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评价,需要有一套规范的评价指标,以利于总结这类油田的研究成果,指导同类型油田下一步挖潜。以张天渠油田长:油藏为例,提出低渗透油田7类10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可供低渗透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时参考,为开发同类型油田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