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81-87
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依据1995年—2015年河南省"四化"各指标数据,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了河南省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动态推动方向和推动力度。河南省实证结果表明:滞后一期的信息化能够提升当期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水平,拖累了当期农业现代化水平;长期来看,信息化都能有效提升"四化"的水平,其对城镇化对贡献度最高,接近40%,对自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贡献度稳定在20%;短期内,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正向推动贡献比例最高,对城镇化对正向推动增长速度最快,但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方向为负。因此,短期内,河南省应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然后应加大城镇信息化建设力度,以创建智慧城市;而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导向。 相似文献
2.
周利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1):88-90
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迫切需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指导下的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高竞男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8):42-44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生态文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谢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9-1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思主义自然观理论的发展。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时代的环境并没有像当下这么恶劣,他们却有预见性地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构想,对当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和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概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5.
构建农业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表现。目前,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许多制约因素,政府应该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农民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做了全面的阐述,其理论内涵对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工作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对环境法的指导理念、法律原则和法律体系内容的构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能更好地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相适应,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但环境法制建设仍存在着立法不足、适用性差、体系不健全等不足与问题,依然需要吸收生态文明的精神内涵,融入到环境法法律原则构建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艳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21-23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低碳农业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低碳农业还存在诸如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民的低碳意识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因此应从建立健全低碳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构建立体自循环的发展模式;建立和繁荣低碳农产品和碳交易市场;提高低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农民低碳生产和生活意识等五个方面把发展低碳农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徐涛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5):110-113
21世纪是生态世纪。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探索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揭示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来探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国外生态城市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总结,给出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夏江义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20,(1):63-67
当今时代,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为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以贵州四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基于新媒体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做出思考,以期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进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伍少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7
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相似文献
11.
伍少霞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5,(4):84-91
阐述"四化"同步发展的互动关系,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熵值法及耦合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全国"四化"同步发展指数为0.505 6,发展水平处于勉强同步状态,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分地区看,"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四化"同步发展指数依次为0.605 3、0.517 1、0.511 8及0.415 2,呈递减分布;从各省份来看,依照同步发展等级标准可将各省份划分为中级同步、初级同步、勉强同步、濒临失调、轻度失调五类地区。 相似文献
13.
韩风春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54-57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对于我国的经济模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主要从人类社会文明演变的几个阶段来具体阐述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予以重新审视,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来面对人与自然关系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研究提供一个切实可靠的基石,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大力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6):10-1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中国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总体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面对这种态势,必须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着手系统有序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使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昕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4-15,17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的高级阶段。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目标,将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周雅美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六个美丽"的宏大目标为乐山生产力发展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但目前乐山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形态、制度保障,还是生态文化观念和科技开发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重点阐述了乐山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以推进"六个美丽"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吕洪涛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4-46,57
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需要能源教育,我国的能源教育相对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言相对滞后,改变我国能源教育的现状,应该在完善能源教育的立法、探索大学能源教育的规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参与、提高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参与积极性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文兴吾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2-15
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理论近年在国内外引发热议。里夫金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是"以能源转型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本质上一场导致文明转型的产业大革命,即"生态产业大革命"。其"可再生能源互联网"理论旨在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中的生态工业基础设施,实现生态工业对传统工业的取代。他的"合作时代"与"协作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新的"生态文明时代"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来凡凡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26-27,31
"美丽中国"是在对生态文明的深刻把握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美丽中国"体现的是自然环境的绿色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的时代之美和永续发展的责任之美。建设"美丽中国"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转变发展路径,推动生态发展;健全生态制度,在制度层面保障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伦理的道德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