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睢县为例,分析了睢县乡村地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和水治理困境,针对乡村水治理中主体和客体的不同,引入多元治理、数字治理、敏捷治理、协同治理和元治理等现代治理理论,结合运动式治理(专项治理行动)、名人治理、乡贤治理等传统治理理论,全方位探索提升乡村水治理的路径.并且根据当前水利工作新形势,提出在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趋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加大流域性水污染治理力度已刻不容缓。以戈德史密斯网络化治理理论分析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科学设计网络化治理主体、强化流域水污染治理主体之间的连接纽带、建立健全治理主体的责任以及提升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流域水污染网络化治理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黑臭水体治理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治理黑臭水体的实践案例,通过分析政策导向和治理实践,提出了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几点思考,包括加快政府治理观念的转变、发挥河长制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作用、治理时限的合理性分析、治理建设模式的探索、结合黑臭水体治理进行城中村改造、黑臭水体治理中产生的污泥处理、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实施完成后水质保持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茹河流域水保生态工程治理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域治理项目的重点是其治理效益,本文针对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一期项目的治理情况,对其治理效益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出了治理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综合效益,并对其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的流域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治理体系是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在研究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治理体系内涵基础上,结合典型流域的做法、经验、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分析钱塘江流域的现状治理与发展形势,探讨完善钱塘江流域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设思路,提出近、远期治理目标及对策举措,为下阶段拓展治理路径、深化治理改革、完善治理维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河道治理目前已经从城市河道、大江大河治理进入农村河道和中小河道治理。针对农村河道治理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总结国内外河道治理的经验,分析我国河道治理所处的阶段,设定污染控制的情景模式,明确我国农村河道的概念、治理目标,并讨论治理目标的层级规律、水质改善的途径、河道治理过渡性方式等问题,提出了"亲自然河道"的治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农村河道治理提供理论、思路、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一直以来是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云南采取革命性措施全力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以洱海保护治理为例,阐述洱海保护治理相关理念以及工程措施,分析洱海保护治理问题,总结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效,为我国高原湖泊以及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提供洱海保护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河道治理对确保河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平谷区洳河河道治理为背景,对河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河道治理的必要性。针对治理中存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河道治理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为类似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余姚市城区低洼地排涝治理的经验,分析了平原河网地区洪涝治理的方案和基本特点,提出了平原水乡低洼地区洪涝治理的主要治理方案,进一步分析低洼地区治理及与流域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流域治理协调机构、流域治理机制、流域治理法治化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流域治理进行了综述,并构建我国现代流域治理体系框架:建立全国性流域协调机构,实行流域集中统一治理,化解流域治理中的"集体行动困境";推进流域治理法治化,完善以流域为单位的综合立法原则,健全整体性的流域治理法律法规内容,加强联合执法力度,促进立法、行政、司...  相似文献   

11.
伊逊河为典型的北方山区多泥沙河流,治理泥沙淤积成为城区河道治理的重点工作。在治理过程中,须针对河道的特点,确定泥沙治理原则。以伊逊河城区河道泥沙治理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治理措施,并给出了河道治理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汉寿县堤垸内江内河规划与治理建设初期存在的局部治理、专项治理、传统治理及治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结合汉寿县沅南垸沧浪河的历史与现状、规划与治理,提出堤垸内江内河按平原水库规划设计,实施整体治理、综合治理、现代治理与建设步骤的初步方案,旨在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产权理论分析、评价了我国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三种产权治理模式:私人治理模式、用水户参与式治理模式、集权治理模式,提出我国当前科学合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自主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恢复植被是水土流失治理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植被不仅可以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同时也能作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好坏的标准。以福建省长汀县2000-2010年治理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建2000-2015年以年为时间间隔的季相一致的中等分辨率Landsat时序数据集,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集对治理区域植被生长状态进行监测,并定量分析植被恢复情况与治理时间长度以及治理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治理区域植被整体恢复趋势要明显优于未治理区域;②不同治理方式下植被恢复也有所差别,园改、经济林果和重复治理下植被恢复相对较快,封禁治理下植被恢复速度相对缓慢;③不同治理方式下植被增长幅度存在差异;④同种治理方式下,不同年份开始治理的区域植被恢复趋势也存在一定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期实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传统河道治理模式与河道现代治理开发模式进行对比,探讨河道由传统治理模式向现代治理开发模式转变,加快河道现代治理开发的思路。河道治理是传统实用性工程,既能经得住年复一年行洪排涝的考验,又能体现时代需要和风格的河道治理模式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对水土治理的重视,我国在水土治理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相关治理技术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文章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取得的成就,对新时期水土流失治理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说明,分析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技术,最后阐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是自然地理单元、经济区域单元和行政区域单元重叠组成的空间结构,这种特定的空间治理不再是单纯的社会治理或生态环境治理,而是一种基于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大治理。黄河流域治理共同体是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为促进流域内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而形成的治理主体结构。它强调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共治,同时也超越了生态治理这一单一维度。面对当前复杂的黄河流域治理态势,可以通过引导和培育整体价值共识,完善多元共治的法律法规,拓宽公众参与治理渠道,建立流域空间发展机制、协同治理机制以及利益协调机制来构建黄河流域治理共同体。该治理共同体的构建是政府和社会公众基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8.
河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消除洪水隐患、保证河道周围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还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但一些河道在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河道治理效果得不到有效体现。因此,要重视河道治理的管理,加强河道治理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以保证河道治理效果。文章分析了河道治理的重要意义,针对河道治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河道治理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时代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国梁 《水资源保护》2022,38(1):182-189
针对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综合治理逻辑不清、治理单元划分不科学、治理单元技术方案匹配性低和治理单元之间的衔接不足4个弊端,提出了以"治理效果持久化、治理成本经济化、治理体系全局化"的理念作为新时代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的核心理念,以"系统性诊断、区块化分解、匹配性施治、最优化成效"的治水"四步法"作为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因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存在着不能大面积治理、连续治理、规模治理、高标准治理的问题,列举了在5个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提出了全省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