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SCADA/EMS系统实时采集和处理电网数据的基础上,实现负荷实测与网损的在线计算。每隔5分钟实现1次负荷实测与电网元件负载率、容载比等指标的计算与统计,并将这种计算与统计指标推广至整年月,从而准确地反映电网元件的负载情况与运行水平。每隔5 min实现1次电网的在线网损计算,从而累加获得电网每日的电能量损耗,并实现与电能量采集系统网损电量的校核;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基于SCADA/EMS系统的负荷实测与网损在线计算能为电网运行人员提供有益的指导,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2.
朱长胜 《电工技术》2018,(11):61-64
鉴于分析电网网损有利于准确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便于管理者更准确、有效地指导未来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基于电网调度 D5000系统,开发了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平台.该计算平台可在不需要手工绘制电网和输入元件参数的前提下,通过实时获取、解析电网基础和运行状态数据建立网损计算模型.将所开发的网损计算平台应用于500/220kV 电网的网损计算,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准确、有效地计算电网网损,满足电力公司对电网网损实时计算的 需求。  相似文献   

3.
节能降损工作对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为实现准确的线损计算,采集和计算所有电力设备的供售电量数据,是推行节能降损的必经途径。设计了省级电网一体化全电量采集系统,通过打通所有电压等级、区域的采集系统,实现省内各级电网范围内关口电量数据的分时段、全覆盖、全采集,用全网同期电量数据计算分析各电压等级线损,解决现有应用中区域间、不同电压等级间的采集系统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问题。通过在山东省级电网一体化全电量采集系统中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网损分析的多维度统计、提高计量采集设备维护效率、促进主网损耗调整至合理范围等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4.
提高经济性是电网营运的核心问题,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提出利用能量管理系统(EMS)或广域测量系统(WAMS)进行线网损计算,并与电能量采集表的电能量对比校核和网损对比校核,通过输电线路和变压器在线负载率计算以及网损灵敏度分析,判断电网经济运行状况,再从电网运行方式上和电网结构上优化电网运行,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离线网损计算不能精确反映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在EMS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状态估计算法、潮流计算法、SCADA采集算法和方均根算法,每隔5 min实现1次电网的在线网损计算,从而累加获得电网每日的电能损耗,并在数据库中保存电网元件的损耗数据与运行数据,为电网运行管理人员有效分析电网运行情况提供基础数据;可以利用在线...  相似文献   

6.
省地一体化在线网损分析计算平台采用CIM模型接口从EMS中直接导入电网模型,不需要人工重复建模,能跟踪电网模型的变化,保证状态估计合格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为网损的准确统计和计算奠定基础。该平台能够提供的电量数据覆盖了110 kV及以上的全部电网模型,是电量采集系统数据的重要校验和补充;基于在线数据的网损分析平台,为工作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网损电量的分析平台;通过对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系统网损和设备网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降低网损的有效途径;应用此计算平台,开展河北南部电网典型日负荷方式下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每日的线损理论分析,发现EMS系统在线数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状态估计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供用电》2017,(4)
由于受到电网信息采集和管理体制的影响,网损管理的规范化和智能化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应用。文章针对地区电网网损管理的实际问题,以ODBC数据源为基础,利用Visual C++6.0软件结合COM组件技术进行了网损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建立网损计算模型为核心,采用智能化启发式双重搜索机制,实现了信息提取、数据规范校核、网损的分析计算和智能化统计分析,可有效提高地区电网网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中提出的江苏电网省地县一体化电量智能采集系统,以省集中的建设模式实现了江苏电网"发、输、变"各环节电量信息的全覆盖准实时自动采集,接入全省全部各类电厂、35 kV及以上变电站共3000余座。并对采集的电量原始数据按照可定义的公式规则准实时计算出各线路电量、电厂结算电量、各市县供电量、网损等各类电网运行数据。系统已成为江苏电网电量信息的准实时数据中心,在电网电量管理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电网是华东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基于OPEN-3000 EMS的浙江电网实时网损分析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浙江电网500 kV和220 kV网损的在线计算与监控,并能在连续保存的全息数据断面基础上,进行各种降损方式的模拟计算,系统能有效提高网损统计工作的效率,更是电网经济运行管理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以SCADA、GPS为基础的电力系统实时网损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电力网潮流的随机性质,电力负荷计量不准确,蝗不同步,以及电力网的网损计算方法多为近似计算法等,这都是造成网损计算误差的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SCADA和GPS为基础对电力网进行实时网损计算,可利用GPS和GPS为基础对电力网进行实时网损计算,可利用GPS保证数据的同步性,同时通过SCADA的遥测,遥信技术取得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状态估计去除不良数据,大大提高了网损计算的精度,本文还介绍了一种我们所编制的在于实时计算分析网损的图形信息系统,它提供了方便,详尽的查询和分析功能,实现了图形,参数、数据库、计算分析和管理的高度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状态估计数据的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适应负荷实测和线损理论计算对数据的同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状态估计数据进行35kV及以上供电网电能损耗率的计算的方法,在分析采用状态估计数据的可能性与必要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电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的计算原理,论述了在状态估计数据中提取电网线损理论计算需要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的步骤和方法。通过潮流核,保证当前运行方式与线损理论计算的条件一致,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实时数据进行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可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效率,同时,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的理论线损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始数据是否准确和齐备是影响线损计算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能够得到比以前更多更精确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该方法充分地利用了现有所能得到的电网运行数据,对其重新进行整理,根据持续负荷曲线进行线损计算,得到更加精确可信的结果。通过与常规理论线损算法的比较和分析,以及在实际线路上得到的测试结果,说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渭河3号机组励磁系统参数测试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测试和计算渭河3号机组励磁系统参数的方法,总结了使用电力系统综合仿真分析程序PSASP进行空载阶跃仿真计算的步骤,并调整了仿真计算中的参数,得出了PSASP使用的励磁调节器的计算模型和参数,指出了励磁系统参数回归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得到了可用于电网稳定计算的渭河电厂3号机组励磁系统的实测模型和参数,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一个基于“在线预决策 ,实时匹配”的暂态稳定控制系统为例 ,利用电网的实际运行数据 ,采用“白盒法”、“黑盒法”测试了软件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测试程序、实验电路对该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数据采集的正确率、速度和误差 ,暂态稳定分析软件包的正确性 ,模块间的通讯能力等进行了测试 ,获得了关于该系统的大量数据 ,为该系统的进一步动态模拟实验和最终投入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复杂配电网潮流的降规模计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刘健  马莉  韦力  董海鹏 《电网技术》2004,28(8):60-63,76
为了减少大规模配电网潮流分析的计算量,探讨了电压降和线损的简化计算方法.文章证明了当流过馈线段的末梢节点的功率不为零时,用双方向等效电压降模型计算沿线电压降时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而用双方向等效线损模型计算时却不能得到准确的线损结果.因此提出了一种可有效地避免线损计算误差的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利用双方向等效电压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计算馈线沿线各负荷点的电压,并用递推方法计算该馈线段上各条支路的线损的方法.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可大大减少参与迭代计算的节点数,而且各负荷点的电压以及配电网的线损都不需要迭代就可以直接计算得到,从而精确得到整个配电网的线损.经对198节点的实际配电网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且比等效线损模型优越.  相似文献   

16.
负荷同时率是电力系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现状负荷同时率的影响因素以及现状负荷同时率计算分析方法,并且计算出了各级负荷同时率,由此分析了在缺少部分低压数据时综合负荷同时率的准确性;其次结合空间负荷预测以及负荷特性,提出了在城市电网规划中规划负荷同时率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大规模配电网实时重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最小树算法和开关交换方法进行大规模配电网重构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最小树算法对配电网进行初步重构,重构的结果基本接近最优解,然后利用开关交换方法在最小树初步重构的基础上进行精确重构,最终得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在最小树初步重构过程中,采用了简化潮流计算方法、近似网损计算方法和只对受影响电路进行潮流计算的方法,使得初步重构的耗用时间大大减少。在开关交换重构中采用了精确潮流计算,保证了最终得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此外,为了建立适于配电网重构的拓扑关系,文中介绍了配电网图的形成方法。实际系统的算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效率高,重构效果明显,能够适用于大规模配电网的实时网络重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过网电力对转供电网网损影响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将转供电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封装,详细介绍了整体封装法的原理,结合省际间联络线"谁用电谁承担线损"的原则提出了整体封装法的模型,探讨了如何使用整体封装法研究过网电力对转供电网网损的影响。使用一具体算例阐述了使用整体封装法在研究过网电力对转供电网网损影响中的应用,得出了转供电网增加的过网电量对其线损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励磁系统的现场试验,采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的励磁系统模型,得出可用于电网稳定计算的柘溪水电厂6号发电机组励磁系统的实测模型和参数。文章总结了使用PSASP进行励磁系统参数仿真的步骤,并给出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的对比结果,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快速、准确、灵活地计算电网的功率损耗和能量损耗,开发了在线网损计算软件包。通过接口程序,电网运行参数直接由历史数据库中读取,并利用快速P-Q 分解状态估计法对这些生数据进行加工,继而计算出准确的电网损耗。对实现在线网损计算的软件包进行了说明,软件已成功地应用于安徽省220 kV 主网的网损计算中,实践表明计算结果精确可靠,可满足较高的工程精度要求,也可应用于其它电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