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先秦时期的最后一位大儒,荀子在逻辑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先秦正名逻辑思想的总结上。荀子的正名逻辑思想是以名为核心的,是先秦名辩思潮的产物,同时也是为“正政”服务的,因此,荀子特别强调正名的政治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以“性恶”说和“法后王”这两块思想基石为依托,建构了自己的言意理论。他的言意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正名”理论中,他要求一切言论行动都要合乎“道”,并提出了由天道到心意,由心意到辩说,由辩说到言辞的理想化语境。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儒家,荀子首先提出了“礼法”概念,开启了儒家礼的法典化进程。荀子释礼为法,将礼从内在心性引向外在法典,展现了儒家内部的礼法观变革;又以礼纳法,批判了法家以严酷刑律治国的思想,提出以礼为国家法典之主导的思想。苟子的礼法思想,以“重建”整个社会制度为归旨,故而为儒家进入政治生活领域打开了通道,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4.
李明 《饰》2012,(2)
本文从部分道成年间金石画家师法“董巨”、吴镇和“吴门”的艺术取向不能从他们的书画收藏中得到充分解释入手,通过文献钩沉与风格分析,提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荀子与孟子是不同的儒者,不能因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不同而认为荀子是歧出之儒。认为荀子是歧出之儒的种种理由值得商榷。事实上,在儒学中荀子与孟子的思想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室内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体现对人的关怀.这里包括功能和使用要求,精神和审美要求,以及通过必要的物质技术手段来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还要符合经济原则,各要素间处于一种辨证的统一关系.“以人为本”必须是适度的,是在尊重自然原则制约下的“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设计表达“人文关怀”,并在设计中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的创作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史记》是一部兼具文学性和艺术美的史学巨著,这主要源于《史记》独特的叙事方式。司马迁打破传统著史原则,在遵守客观史实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主观意识,对历史进行诗性表达,赋予《史记》深刻的思想韵味。这主要体现在“志”与“言”两个层面,“志”是指《史记》在叙事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情感,“言”是指《史记》运用了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正是基于两者的完美融合,才使《史记》散发出迷人的诗性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 人性善恶是哲学家、文学家和宗教家们所探讨的永恒主题之一。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出现了有关人性的大辩论。其中孟子提出了“人性皆善”的观念。他说:“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另一位思想家荀子则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性恶论。”于是,孟子和荀子就成了中国善恶观两大营垒的旗帜。纵观西方的基督教,也以“原罪说”为基础,认为人之初就是有罪的。而讨论善恶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虽然由于不同作家的  相似文献   

9.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即为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文章探讨了黄炎培“手脑并用、做学舍一”的实用原则,以及实现职业教育不仅能既“为己谋生”,也可“为群服务”的教育目的,论述了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对我国21世纪的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权”与“制衡”在整个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论体系架构中有着不同的角色担当,“制衡”是这一思想的目标指向与最终诉求所在。以对分权与制衡原则这一新的解读为逻辑起点,通过厘清“制衡”学说的历史脉络,并经过中国政治语境下的现实审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分权”与“制衡”在整个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理论体系架构中有着不同的角色担当,“制衡”是这一思想的目标指向与最终诉求所在。以对分权与制衡原则这一新的解读为逻辑起点,通过厘清“制衡”学说的历史脉络,并经过中国政治语境下的现实审视.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荀子那里,天人之分与性伪之分二者间具有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共同奠定了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主旨在于论证吉凶由人,将人世治乱的重心放在人自身和对礼义的推崇上面。由此更进一步,荀子从"察乎性伪之分"引发出性恶论和化性起伪的思想,解答了礼义的起源问题和政治上贵重圣王礼义的缘由。进一步讲,天人之分和性伪之分的内在关联,还表现在对天生人成的主体精神的张扬和对圣王礼义之于国家社会的合理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Magoon和Dow对临界时刻研究的基础上,从事件持续时间的长短对油气最终生成的影响这一角度,通过对成油体系中各事件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原成油体系事件分析图表的不合理之处;建立成油体系临界时刻分析模型,探索临界时刻定量评价的方法以及方法在油气潜力评估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读荀子的正名逻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时期的最后一位大儒,荀子在逻辑方面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先秦正名逻辑思想的总结上.荀子的正名逻辑思想是以名为核心的,是先秦名辩思潮的产物,同时也是为"正政"服务的,因此,荀子特别强调正名的政治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古典学风格论的起源进行探讨,深入分析影响其形成的诸因素,论述了形成这些因素的主客观条件,指出先秦时期为中国古典学风格论的形成奠定了艺理论基础,先秦的“诗言志”理论为中国古典学风格论向着抒情的风格论方法发展奠定了基石,诗乐作用方式的理论则进一步促成了这一趋势的定向化,并为后人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重要思想之一,贯穿于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始终,王阳明死后“知行合一”思想对王门后学的分化、明清之际“实学”的产生、以及中国现代性价值观念的初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虽然“知行合一”思想的提出距今已很远,但这一思想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现代性价值,对于今天快速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孔子的“平均主义”和荀子的“等级观念”作为古代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的进程中产生了久远的影响,然而,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农民阶级以这些思想为指导的管理实践都未取得成功的史实,表明这些思想自有其反动与落后的一面。至于古代官、私手工业管理思想、商业市场管理思想及人事管理思想,虽然都包含着不少积极因素,但这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其所包含的非积极因素。本文还认为,要使现代化管理思想和古代管理思想的精华在我国发扬光大,必须首先清除古代管理思想中的非积极成分。  相似文献   

18.
以《墨经》首章为研究对象,在上篇以墨学诸家成果的对比研究及古文字考释陈列“成”式推理的步子,亦论证此推理的内在约束力的基础上,下篇主要讨论“成”式推理的特点与价值。概述了华夏“成”式特点,讨论了《墨经》“成”式与古典“成”式定罪的关系,在关键构成上,揭示亚里斯多德syllogism推理体统与“成”式的类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的思想渊源。邓小平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与治理国家紧密结合,系统地阐述了法治的本质、地位、方针、原则和方法,清楚地表明了他在治理国家的方式、目标、系统、理念和途径方面的战略思考与抉择。本文力图从这一新的视角探讨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 “概括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mprehension)或“概括公理”(comprehensionaxiom)是Cantor在创立他的无穷集合论时,用来构造“集合”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将满足一定性质的“元素”概括成一个整体——“集合”。但后来人们包括Cantor自己发现,概括原则的无限制的使用会导致悖论。本文将论证:概括原则是一般认识原则的运用,并指出概括原则本身就包含悖论,悖论不能通过限制概括原则的使用来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