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防聚合物返吐分层注水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南油田注聚转后续水驱分层注水井中聚合物返吐造成无法测试、堵塞偏心 ,甚至堵塞油管 ,严重影响注水效果的难题 ,研制了一种防聚合物返吐分层注水新技术。重点介绍了防聚合物返吐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该项工艺技术在现场已实施 6口井 ,成功率达 10 0 % ,有效地解决了注聚转后续水驱井中聚合物返吐造成的测试难、严重影响注水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区Ng4单元在高采出程度、高含水时期实施聚合物驱,注聚后降水增油效果显著,提高了采收率,聚合物驱实施过程中,深化注聚规律研究,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注采调整,做好聚合物驱前期油藏准备、注聚期间的跟踪调整及转后续水驱的措施研究,顺利实现水驱向聚合物驱的过渡、聚合物驱向水驱的过渡,较好的保证了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保聚合物驱后续水驱阶段的增油效果,针对其动态变化特点,提出了这一阶段的调整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后续水驱应保持合理压力场;开展分层注水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根据油井动态变化特点,采取油井分类管理方法,可延长降水增油效果;应结合矿场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后续水驱整体注采调整,探索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在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聚合物驱的矿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重点分析了注聚转后续水驱分层注水后聚合物返吐影响测试的各种因素,探讨采用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方法,通过改进洗井方式和注水管柱结构,抑制聚合物返吐,提高测试成功率。该技术已现场实施5井次,效果良好,有效地解决了聚合物转后续水驱聚合物返吐造成的测试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注聚转后续分层注水井防聚合物返吐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分析了注聚转后续水驱分层注水后聚合物返吐影响测试的各种因素,探讨采用新工艺和新的管理方法,通过改进洗井方式和注水管柱结构,抑制聚合物返吐,提高测试成功率。该技术已现场实施5井次,效果良好,有效地解决了聚合物转后续水驱聚合物返吐造成的测试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双河油田V上层系是河南油田第一个高温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单元,地层温度80.3℃,在注聚前加大井网调整力度,注聚过程中加强对整个区块的开发历史,注水推进方向,窜流规律研究,对注聚井采取“一井一制”注入,运用深度调剖,动态调配,压裂改造,酸化解堵等手段,促进聚合物驱效果不断扩大,为高温油藏的聚合物驱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驱全过程调剖技术的矿场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聚合物驱全过程调剖技术可以解决注聚合物过程中聚合物窜流和后续注水快速指进的问题,明显改善聚合物驱的应用效果。河南油田在V油组上层系注聚合物前及I5+Ⅱ1-3层系聚合物驱转水驱前进行了区块整体调剖,调剖半径为50~80m,单井调剖剂量为3692~15300m3,调剖井占注聚合物井的75%以上。调剖后启动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吸水剖面得到了改善,与双河油田未进行整体调剖的聚合物驱区块相比,注聚合物2年后,产出的聚合物浓度从170mg/L下降到31mg/L,后续水驱第一年产油量由下降28.4%变为产油量上升。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驱开发实践表明,聚驱控制区外注水和边水对聚驱效果、尤其是对外围采油井效果影响较大。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双河油田边水侵入特征,研究了不同注水方式和边水条件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提出改变注水方式和控制边水侵入的技术对策:①注聚期间相邻注水井停注或注低浓度聚合物溶液是保证聚驱效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②部署注聚井完善聚驱井网,提高油井受效率,抑制边水侵入;③剩余油富集区部署采油井,提高聚驱控制程度;④保持合理注采比和注聚速度,减少边水影响。  相似文献   

9.
邵红云  陈雷  李林辉  赵玲 《断块油气田》2005,12(1):81-83,i006
长期的注水冲刷使得地下油藏中高渗透条带或大孔道的分布更加普遍,导致注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高浓度聚合物"窜流"现象,这不仅造成聚合物浪费,而且难以形成高质量的聚合物段塞.结合注聚前、注聚过程中、注聚后转后续水驱3个不同注聚阶段所具有的开发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堵剂的筛选研究和堵调工艺的优化研究,并对现场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深调防窜是贯穿注聚全过程的一项有效封堵高渗透条带、保证注聚开发效果的必不可少的剖面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驱开发实践表明,聚驱控制区外注水和边水对聚驱效果、尤其是对外围采油井效果影响较大。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双河油田边水侵入特征,研究了不同注水方式和边水条件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提出改变注水方式和控制边水侵入的技术对策:①注聚期间相邻注水井停注或注低浓度聚合物溶液是保证聚驱效果、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有效手段;②部署注聚井完善聚驱井网,提高油井受效率,抑制边水侵入;③剩余油富集区部署采油井,提高聚驱控制程度;④保持合理注采比和注聚速度,减少边水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北二区西部聚合物驱注入速度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北二区西部聚合物驱生产实际出发,详细分析受断层和地层条件差诸因素的影响造成注采关系不完善;分步射孔的油田补孔时间晚,导致注入井初期压力上升快,后期调整困难,部分井区油井压力水平高,注入状况差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并实施完善注采关系,加大油井提液力度、降低地层压力,优化增增注技术、跟踪调整注入方案等措施后,改善了该区块的注入状况和聚合物驱油效果。对于同类型油藏改善聚合物驱开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解质对聚合物溶液渗流特性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已进入第十年,剩余主力油层愈来愈少,薄差油层必将成为聚合物驱油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现有聚合物产品是针对主力油层设计和生产的,其相对分子质量高、分子线团尺寸大,在常规配制工艺条件下难以与薄差油层孔隙尺寸相匹配.针对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改变溶剂水中电解质类型和浓度,测量了聚合物溶液的流动性质和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研究了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变化及其对渗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剂水中电解质浓度愈高,聚合物分子链收缩卷曲程度愈严重,分子线团尺寸愈小,能够进入的岩石渗透率愈低.当采用较低电解质浓度水进行后续水驱时,一方面,岩心内电解质浓度降低会使聚合物分子线团发生膨胀,流动阻力增大.另一方面,岩心内部分滞留聚合物会随注入水采出,流动阻力减少.由此可见,在后续水驱阶段,注入压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聚合物分子线团膨胀幅度和滞留聚合物采出量.采用较低矿化度水进行后续水驱可以维持较高注入压力,进而获得更好的波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类典型油藏注聚时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合物注入时机会影响水驱后提高石油采收率效果。针对中孔、中渗、强非均质性这一类典型油藏,运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注聚时机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中孔、中渗、强非均质性油藏,在实际矿场生产时间内,注聚时机越早,原油采收率越高。在不同的含水率阶段,注聚时机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效果影响不同;在极限开采情况下,采收率随注聚时机延迟,几乎呈单调递减趋势。早期注聚可以延长无水采油期。注聚时机越早,采油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部分聚合物驱区块注入困难、聚合物用量过大等实际问题,探索通过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提高聚合物驱效益。应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对非均质油层依次交替注入不同粘度的聚合物段塞,使高、低渗透层驱替剂流度差异减小,实现高、低渗透层聚合物段塞尽可能同步运移。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多个段塞交替注入驱油方案较单一段塞注入多提高采收率2%以上,节省聚合物用量约25%。将该注入方式应用于大庆油区4个试验区,结果表明,有效控制了含水率上升速度,综合含水率较预测值低0.8%,增加产油量1.4×10~4 t,节省聚合物干粉用量18.6%。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是提高聚合物驱效率、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摸索渤海早期注聚驱油田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 为后续挖潜提供帮助, 基于储层薄片、压汞等实验资料制作非均质微观孔隙刻蚀模型, 对早期注聚后的残余油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开展室内微观驱替实验。围绕注入速度和注入体系两大影响因素, 分别设计了水驱、早期注聚低浓度聚合物驱、早期注聚高浓度聚合物驱、早期聚表二元复合驱等4种注入体系分别在低速驱替和高速驱替两种情况下的8个非均质微观模型实验方案。分析了注入速度和注入体系对膜状残余油、Y状残余油、柱状残余油和簇状残余油分布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注入体系中, 簇状残余油受注入速度影响最大, 在水驱和早期注聚低浓度聚合物驱中, 提高注入速度可以有效提高波及系数, 减少残余油分布, 而在早期注聚高浓度聚合物驱及二元复合驱中, 注入速度提高对残余油形态及分布影响不明显; 在不同注入体系驱替后, 残余油主要形态均不同, 在低注入速度下, 不同体系对降低簇状残余油影响依次为:聚表二元复合驱>高浓度聚驱>低浓度聚驱>水驱。通过微观孔隙模型研究早期注聚条件下剩余油富集规律及主控影响因素, 可为早期注聚驱油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是清水配清水注的聚合物驱开发单元。该单元经过堵水调剖,归位射孔等前期工作后,于1997年1月正式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目前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日产油水平由806t/d上升到1822t/d,综合含水由94.2%下降到84.9%,累积增油777194t。该区已于2000年11月转入后续水驱,目前仍处于注聚后增油有效期,清水配清水注聚表现出的特征良好,聚合物驱油的开发特点,在水井上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注入能力下降,在油井上表现为日产油量上升,含水波动下降,在开发指标中表现为注水利用率得到提高。清水配注的聚合物溶液粘度高,聚合物段塞形成好,推进均匀,通过对注聚其间油水井动态变化的研究,在聚合物驱开发中要不断采取完善注采井网来建立良好的注采系统,消除层间干扰减少窜流,在低油压水井加交联剂防止聚合物突进,对难注入井进行补孔与提高注入压力来保证聚合物顺利注入,合理控制生产参数,及时进行注采调配协调注采关系,提高注聚质量等技术措施,聚合物驱油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水聚交叉井网会造成水聚干扰现象,导致聚驱效果变差。针对此问题,结合海上典型注聚油田地质油藏特征,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开展水聚干扰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矿场试验表明,通过针对性优化注水井转注聚顺序及水聚注入强度,有效控制了分批次转注聚期间出现的水聚干扰,油井受益率达到86%,实现净增油482.0×10^4 m^3,提高采出程度5.1%。聚驱降水增油效果稳定,达到改善聚驱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海上稠油油田聚驱后二元复合驱注入时机与注入方式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海上绥中36-1油田油层条件,进行了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注入时机、注入方式的优化实验研究。聚合物驱后在不同注入时机(直接转注、含水最低点、含水70%和含水95%时)转注二元复合体系,最终采收率分别为75.36%、73.32%、71.22%和68.61%,直接转注二元驱的采收率最高(42.61%)。在相同水驱条件下,以不同注入方式注入二元复合体系后发现,注入0.3 PV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优于注入0.05 PV聚合物+0.2 PV二元复合体系+0.05 PV聚合物和0.1 PV聚合物+0.2 PV二元复合体系。但注入方式的改变对最终采收率的影响较小,以聚合物做保护段塞更有利于控制工业化成本。在相同段塞聚合物用量条件下,用前后保护段塞的效果好于单一前置段塞。在等经济的条件下,聚合物驱后进行0.3 PV二元复合驱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9.05%,比等价的0.7 PV聚合物驱采收率高1.61%,使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生物调剖先导性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问题,从大庆油田聚合物工业化区块采出液中分离、筛选出DT-1和DT-2两株微生物调剖菌。菌种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筛选的两种调剖菌不仅能够在聚合物驱后的油藏条件下有效地生长繁殖,而且与地层本源菌有很好的兼容性。物理模拟岩心实验结果表明,调剖菌对聚合物驱后的油层有很好的封堵调剖作用,封堵率可以达到70%以上;聚合物驱后利用微生物调剖,原油采收率可进一步提高3.9%(OOIP)。现场试验证明,聚合物驱后实施微生物调剖,能够有效改善注水剖面,增加吸水层位和吸水厚度,采油井见到明显降水增油效果,为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