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置换新风实验系统的室内各个测点的颗粒物浓度测试,得到室内各个测点的颗粒物浓度值,分析新风颗粒物的分布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新风颗粒物中亚微米粒径范围的粒子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分布规律影响较大,且浓度分布较为均匀。颗粒物粒径在1. 0~3. 0μm范围时,粒子浓度在室内分布存在一定波动性,但总体特征还是较为平稳的。  相似文献   

2.
动车组实际运行中,由于太阳辐射、外气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影响使得客室内的热环境往往是不均匀的.借助于CFD软件模拟了运行条件下某动车组客室内的热环境,并根据ASHRAE相关标准分析评价了客室内热环境不均匀因素对乘客热舒适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动车组客室内,对乘客热舒适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为太阳辐射以及局部吹风,不对称热辐射、垂直温差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某气密性较好的办公房间的渗透通风实验,分析了室内外累积粒径颗粒物和分段粒径颗粒物的逐时质量浓度分布,以及室内外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相关性。研究发现: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相关性差异很大,小粒径颗粒物相关性较强,随着粒径的增大,相关性逐渐降低,当粒径大于5μm时,室内外颗粒物质量浓度无明显相关性;分段粒径颗粒物的室内外质量浓度相关性更能反映建筑围护结构的阻隔性能和室内颗粒物的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北京冬季(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某静电净化器新风净化性能进行了连续2个月的性能测试。主要研究了积尘前后对0.01~5μm粒径颗粒物的净化效果;在不同室外环境下测试了积尘前后的臭氧产生情况,分析了臭氧超标原因;研究了初始未积尘的静电净化器在2个月内连续净化新风时效率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该静电净化器净化效率受集尘板积尘和环境颗粒物浓度影响,集尘板积尘时效率下降,且环境颗粒物浓度越低,净化效率随时间下降越快。新风温度较低(-2℃)、PM2.5浓度较高(160μg/m3)时,产生的臭氧增多。根据实测结果给出了使用静电净化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合理控制空调列车车厢内CO2浓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空调列车车厢内CO2浓度的组成,并对车厢内CO2浓度与新风量,新风能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即要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又要达到节能的目的,必须合理控制车厢内CO2的浓度,为今后列车空调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的研究表明,地铁站台和车厢内部的空气颗粒物(PM10、PM2.5和PM1)浓度普遍远高于城市颗粒物的背景浓度,而且地铁系统空气中往往含有较多重金属颗粒物,其生物毒性较高。本文依据国内外城市地铁站台和车厢内颗粒物浓度检测资料,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地铁系统中颗粒物的浓度和构成。受城市颗粒物的背景浓度、人流密度、车流密度及空气净化措施的影响,中国地铁站台的颗粒物浓度普遍略高于欧洲近代地铁站台,而地铁车厢内的颗粒物浓度处在同一水平;中外各城市地铁站台的颗粒物成分相似,都以重金属元素为主;根据检测经验及相关文献,在地铁系统中使用未经实地质量校正的光散射采样器,存在测量值的准确性问题。建议制定地铁环境检测标准,规范检测方法和仪器,以利于地铁系统空气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调研武汉市地铁的乘车环境,对地铁2号线出口处、地下站台及车厢进行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站台及车厢环境内温湿度状况良好,CO浓度较低。但苯、TVOC浓度总体偏高,颗粒物PM2.5、PM10浓度超标较为严重。其中,高人群密度车厢内的空气质量最差,PM2.5、CO2、TVOC的浓度平均值分别达到0.198 mg/m3、1326 ppm、2.050 ppm,均超过国家相关标准。此外,地铁站台出入口处的PM2.5平均浓度最高,达到0.49 mg/m3,超过国家标准5.5倍,出入口处的颗粒物浓度过高会加重站内颗粒物污染。通过结果分析,车厢内合理加大通风量和出入口处安置风幕有利于改善地铁环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动车组客室空调机组的结构组成和作业工况,建立了动车组客室空调机组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各种工况对动车组客室空调机组进行静强度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并对空调机组进行疲劳强度计算,进行结果分析,确保其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调研与现场实测的方式对青岛地铁车厢内的空气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在不同乘客密度下乘客对车厢环境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并分析了污染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随着乘客密度的增加,车厢内的空气异味感升高,乘客对空气品质的满意率下降,可接受率升高.高密度环境下车厢内的CO2浓度和颗粒物浓度值高于低密度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市某办公建筑在不同时段和条件下PM2.5等颗粒物浓度的现场测试,得到室内PM2.5浓度分布及变化特性,并分析了影响PM2.5浓度变化的室外颗粒物浓度、门窗开启情况、测试时段、室内人员、吸烟、空调系统、地毯扬尘等因素,探讨了PM2.5与其他粒径颗粒物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实测发现办公楼室内PM2.5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为了室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在颗粒物污染较严重时期,尽量少开门窗,加强新风过滤处理,在室内发尘较严重的区域,建议同时使用局部净化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