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壳聚糖对桑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为指标,对壳聚糖加入量、桑叶水提液质量体积比、药液pH值及水浴温度进行考察,确定壳聚糖对桑叶水提液的最佳絮凝工艺条件为:桑叶水提液质量体积比1∶10(g∶mL)、壳聚糖加入量1.2 mL.g-1、药液pH值6.0、水浴温度35℃、絮凝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所得总黄酮和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提高至27.46 mg.mL-1、51.15 mg.mL-1。该方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2.
采用壳聚糖法对赤芍水提液进行了絮凝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确定壳聚糖最佳絮凝工艺条件为:赤芍水提液浓度1∶10(g∶mL)、药液pH值5.0、壳聚糖加入量1.0 mL·g-1、絮凝水浴温度50℃、絮凝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芍药苷的含量达到3.47 mg·mL-1.采用该方法精制赤芍水提液,芍药苷含量较高,且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3.
以澄清率和黄酮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絮凝剂种类与用量、溶液pH值、絮凝时间与温度等因素对竹叶醇提取水溶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效果明显优于明胶;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得到壳聚糖絮凝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5.5,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1mg/mL,40℃下絮凝10min,静置2h,此时竹叶醇提取水溶液的黄酮保留率为95.8%、澄清率为95.0%。且壳聚糖对竹叶醇提水溶液的絮凝效果优于竹叶水提液和醇提液。Zeta电位和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光谱分析表明,壳聚糖通过电中和反应和吸附架桥作用除去竹叶提取液中的脂类、鞣酸类、蛋白质、多糖和小分子萜类等杂质,提高溶液的澄清度,同时对竹叶黄酮有很好的保留作用。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进行絮凝提取,其目的是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实验利用光的吸收和散射定律,以絮凝率和总黄酮损失率为衡量指标,判断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其与醇沉工艺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先判断出有利于絮凝的趋势,之后又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絮凝剂质量浓度1.071 g/L,絮凝温度40℃,体系pH值4.9。并且得出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效果明显优于醇沉法。  相似文献   

5.
优选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白术多糖提取液的工艺条件。以多糖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药液比、水浴温度、澄清剂加入量、水浴保温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比[m(白术)∶V(水)]=1∶15g/mL,澄清剂加入量V(b)∶V(a)∶V(药液)=10∶5∶100,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保留率98.74%,蛋白质清除率85.34%,固形物去除率30.62%。结果表明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澄清白术多糖提取液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时间、固液比对黄精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水平组合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提温度是影响黄精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h,固液比1∶30,在此条件下黄精多糖的提取率为10.451%。  相似文献   

7.
ZTC1+1天然澄清剂在桑叶多糖提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桑叶多糖提取中的提纯效果。以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天然澄清剂处理工艺。试验表明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地保留桑叶中的有效成分多糖。适宜工艺条件为药液浓缩程度为5mL/g,澄清剂B和A两组分的加入量分别为浓缩药液体积的2%和1%,絮凝温度50℃。在此工艺下,多糖保留率为96%,浸膏中多糖含量约为22%,蛋白去除率约为16%。  相似文献   

8.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黄精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探讨纤维素酶提取黄精粗多糖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H值和加水量为自变量,黄精粗多糖提取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较适宜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黄精粗多糖最适宜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为黄精质量的0.50%,酶解时间12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壳聚糖季铵盐用于银杏叶水提液除杂纯化的效果。[方法]采用壳聚糖改性产物壳聚糖季铵盐对银杏叶水提液进行絮凝处理,以芦丁保留率和药物浊度作为指标,考察了絮凝剂用量、絮凝温度、静置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壳聚糖季铵盐对银杏叶水提液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水提液p H=4.9,水提液温度40℃,壳聚糖季铵盐用量0.4g/L,静置时间3h。[结论]壳聚糖季铵盐絮凝法澄清效果好,经济实用,可用于银杏叶水提液的絮凝纯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石韦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pH值、酶用量、酶解温度和时间对石韦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纤维素酶法提取石韦多糖的工艺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石韦多糖得率的因素次序: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用量。得出纤维素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pH6.0,酶用量为8.0m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0min。在优化的条件下进行提取实验,石韦多糖得率为6.58%。说明纤维素酶法提取石韦多糖省时高效,可为石韦多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可借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对桑白皮水提液净化除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传统中药提取工艺醇沉法中有效成分损失率高的缺点,采用絮凝工艺对中药水提液进行除杂。本实验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桑白皮水提液进行净化除杂,以水提液的澄清度和黄酮损失率为衡量指标,判断不同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浓度为0.747g·L-1,操作温度为40℃,体系pH值为4.9。并将其与醇沉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絮凝法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杂质颗粒,提高水提液的澄清度,同时有效成分损失率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折板絮凝器结构及提升折板絮凝器对中药液的絮凝效果,利用FLUENT软件对同波/对波折板絮凝器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两种折板絮凝器内的涡旋分布及涡量。以薄荷水提液为研究对象,壳聚糖为絮凝剂,采用不同折板絮凝器对薄荷水提液进行絮凝处理,以薄荷水提液澄清层高度、絮体沉降速度、总黄酮保留率、絮凝率、药液吸光度及絮体形态为指标,考察了两种折板絮凝器在不同进液流速下对薄荷水提液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同波折板絮凝器流场内以单侧涡旋为主,对波折板絮凝器内在折板两侧均产生涡旋,相同进液流速下,同波折板絮凝器产生的涡量小于对波折板絮凝器。随进液流速增加,同波/对波折板絮凝器对薄荷水提液的絮凝效果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波折板絮凝器最佳进液流速为0.068 m/s,药液总黄酮保留率为91.2%,絮凝率为85.3%;对波折板絮凝器最佳进液流速为0.051 m/s,药液总黄酮保留率为91.8%,絮凝率为85.4%。  相似文献   

13.
采用壳聚糖对重庆涪陵胭脂萝卜汁液进行絮凝沉降的工艺研究。当胭脂萝卜破碎后经灭酶和渣液分离后,采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沉降,可有效去除萝卜渣微粒和部分生物大分子。通过试验得出,在pH为4.5,温度45℃条件下,浓度为0.3%时,壳聚糖对胭脂萝卜的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最强,且抑制了萝卜苷的分解,澄清液异味浓度低于1级,得到性能优良便于后续纯化的的萝卜红色素预处理液。  相似文献   

14.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法絮凝沉降赤砂糖回溶糖浆。通过改变磷酸和氢氧化钙加入的先后顺序,观察絮凝物沉降速度及其密实度,最终选择磷酸和氢氧化钙同时加入的方式,进行絮凝沉降。在此基础上以脱色率和除浊率为指标,考察了磷酸用量、反应pH、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4个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率和除浊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磷酸用量210 mg/kgBx、反应pH为7.1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 min下脱色率可达70.1%、除浊率为97.7%。实验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磷酸钙絮凝法对澄清赤砂糖回溶糖浆具有理想的效果,工艺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15.
林可霉素发酵液组合连续絮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明  邵琼芳  李静  曹露  高浩其 《化工学报》2006,57(3):630-635
用组合连续絮凝法及容器实验絮凝法对林可霉素发酵液进行絮凝分离研究.容器实验絮凝法结果显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分离效果优于壳聚糖和草酸,其最佳浓度为70 mg•L-1,此时絮体沉降速率比用草酸时高24%,过滤速率高31%.组合连续絮凝法是对容器实验絮凝法的改进,其实验路线为:泵和管道输送发酵液→絮凝剂和发酵液在混合器中混合→絮凝柱连续流动絮凝→分离器固液分离.絮凝柱流量1 L•min-1,平均停留时间10 min,pH为3,温度20℃,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浓度70 mg•L-1.结果显示:组合连续絮凝法比容器实验絮凝法的沉降速率提高46%,过滤速率提高67%.该结果为工业发酵液高效过滤分离及高效离心分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酸菌体的絮凝及分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谷氨酸菌体带电性质的测定,并采用脱乙酰甲壳素作絮凝剂对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pH值、温度、絮凝剂的加入量及混合方式等因素对谷氨酸菌体絮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花色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亚临界水提取新鲜紫薯中天然色素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115℃、提取时间13min、液料比8∶1(mL∶g)、pH值3.0,在此条件下,新鲜紫薯中花色苷的提取率最高可以达到0.139mg·g^-1,与水提法相比,提取时间缩短了近5倍,产品色价提高了6.2%。  相似文献   

18.
从某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二级沉淀池污泥中筛选得到菌株C-6,其发酵产生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高且稳定,对高岭土、蒙脱土、活性炭和泥浆4种悬液的絮凝率分别达95.31%、93.49%、89.89%、93.49%。经形态学鉴定,该菌种可初步确定为黑曲霉。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优化试验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酵母粉+尿素为氮源,初始p H值为7.0,接种量为2%,培养温度为35℃,以15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52 h,菌株质量浓度可达4.803 g/L,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液絮凝率增至98.61%。扫描电镜显示分散的高岭土颗粒经絮凝产生的絮体大而密实,可快速沉降。  相似文献   

19.
凝固浴处理对聚氨基葡糖超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凝固浴凝胶工艺处理聚氨基葡糖超滤膜,实验结果表明,经凝固浴处理后,聚氨基葡糖超滤膜对酸性红B溶液的截留率提高了83.7%;凝固浴的温度、凝固剂的浓度、凝固时间等参数对聚氨基葡糖超滤膜的截留率、渗透通量和孔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处理条件可提高膜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