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成为了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评价方式,弱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实现对学生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当前教育评价现状,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探索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和专家正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历来缺乏重心,这是由其目前的课程地位所决定的。而我们很多时候所期盼或者尝试的,也一直是向着课程被认可这个目标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与发展毕竟是以时代发展为背景,以国家与社会对人的技术素质提高需求为动力的,我们的评价如果再像其他学科那样仅仅寄托于考试式的横向比较,必然会形成缘木求鱼的矛盾结局。那么,  相似文献   

3.
教学评价的合理实施,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还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迄今为止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没有系统的、完善的、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实施评价,有的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这样的评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最终会阻碍这门课程的健康发展。所以一些老师感叹:评价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软肋!  相似文献   

4.
陈建东 《福建电脑》2012,(1):170-171,156
针对采用语言信息量度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问题,在构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理论运用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并以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我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工作十年问,亲身经历了该课程的快速普及、发展和教学模式变化等令人振奋的历程。我也曾因为该课程最终纳入毕业会考科目而兴奋不已,然而经历了三次毕业会考后,替代曾有的兴奋的却是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样的评价有用吗?这样的评价符合课标的评价原则吗?  相似文献   

6.
借助校园网探索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开展学生作品网上评价.将自评、互评、师评和家长评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开展动态评价;借助校园网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等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三方面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做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抓住总结性评价这个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牛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任务序列中,总结性评价的方法(方案)一直“未见庐山真面目”。实际上,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动员阶段,在2004年秋季第一轮实验开始的阶段,教师们不断提出的就是总结性评价的问题:新课程后还有没有会考?如何考?假设它有必要进入高考,如何在纸笔测试中较好地实现对课程目标的测量……可以预见,总结性评价将是2006年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推进中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评什么,怎样评,事关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其实,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是学生本人,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自己主动地发现成绩与不足,以利于激励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出台以后,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在新一轮课程方案中,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但是,多年来,基于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实状况,该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又保留着独立的课程形态、教材体系,甚至也采取独立的评价方式(如会考)。基于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1.
海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即将进入第五个年头,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在改革之初投身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的空前热情开始有逐渐消退的迹象.随着各地区信息技术学科终结性评价方式的尘埃落定,多少有些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热情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信息技术教师几年来好不容易形成的关于学科定位的认识面临着重新解体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因为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或制约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教材的市场现状,然后按编排形式将教材分成三类(知识为本、应用为本和能力为本)并逐类进行分析;接下来指出教材编写中的几个常见问题(“零起点”问题等);最后,对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提出自己的想法(“遵照”原则与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侧重于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该研究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目标,通过仿真案例锻炼学生的应用技能为结果。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建立多种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多途径多方面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改变原来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课程体系。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教育整合这一教育模式。该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充分重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之间的协调统一,重视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二是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整合,即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法。在具体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整合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5.
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的评价变革倍受师生关注,新课程催生与之相配套的学业评价方式。新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均发生了深刻变革,学业评价的目标、体系、策略和方式等必然随之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门类广泛、操作性强、涵盖面广,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因此,笔者及其团队在长期的教学探索实践中引入了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考核方案,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软件工程师》2019,(9):60-62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为非计算机专业类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通识课。针对来自不同地区和通过不同口径入学的新生群体在计算机起点水平上差异化显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改革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分类后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方法在改善学生学习绩效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在这三者当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情感因素的内在性、隐蔽性和可变性,给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进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实践途径。本文从深度学习视角探讨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特征和原则,设计了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四体三维”立体化过程性评价策略,并结合深度学习案例的过程性评价分析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时候,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似乎逐渐为人们所遗忘。那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究竟怎么样了?我们首先看看下面的两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