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识别和计数微生物细胞的 伏安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道了一种半微分循环伏安型生物传感器,可同时完成对细胞的识别数。该传感器由一个平面热解石墨电极、铂电极及Ag/AgCl电极的三电极系统组成。将阻留微生物细胞的滤膜紧附在工作电极表面,然后在工作电极与对极间施加一扫描电压,进行半微分循环伏安扫描,记录伏安图谱 。  相似文献   

2.
乙醇氧化菌消耗利用乙醇,并产生溶解氧的特性,结合 Clark 氧电极技术设计一种新的乙醇微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该微生物为嗜有机甲基杆菌,是以乙醇作为唯一的碳源生长的菌株.采用利于微生物细胞生长的 PVA-海藻酸盐溶胶-凝胶包埋法,对筛选、分离得到的乙醇氧化细菌固定处理,通过 Clark 氧电极对催化乙醇产生的溶解氧进行...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的研究以免疫识别与电子传递机制(如不同电子介体、直接电子传递)为核心,对于提高免疫识别信号与电化学信号的转换效率具有重要作用.IC工艺(如厚膜技术)制备免疫电极的方法,生物分子固定化技术以及多层膜结构,也在近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免疫电极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有了一定的改善.在电活性物质标记的基础上,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如电流型传感器),也可以实时检测免疫反应(如电容型传感器).这类传感器具有较高灵敏度、操作简单和低成本的特点,适于环境监测(尤其是现场检测)技术要求,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检测小分子半抗原(如杀虫剂)和病源微生物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管型固定化酶液流G.P.T,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和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可分密接型和分离型,前者是将固定化酶(或微生物)膜紧贴在基础电极的敏感面上,当酶膜中发生酶反应时产生电活性物质,再由基础电极产生相应响应。目前多研制这种类型的传感器。分离型的结构即将固定化酶(或微生物)充填在一定规格的细管中,也可称它为反应柱,构成有反应柱的液流系统,可以用相应的基础电极或用光学检测器检测。我们在对密接型氧基—酶电极研制的基础上,对 G.P.T.传感器的研制在构型上进行试验,比较,发现用固定化酶管法制备的这种分离型的 G.P.T.传感器供酶催化有更大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电极是直接利用天然植物中的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一种生物传感器,继酶电极出现10年后问世,可以认为是酶电极的衍生物.但组织电极比酶电极具有更多的优点,它有电位型和电流型两种,已应用于药物分析等方面.本文研究的是  相似文献   

6.
利用氧化细菌在常温中催化瓦斯气体,并产生溶解氧的特性,采用聚乙烯醇固定化甲烷氧化细菌结合Clark氧化电极技术设计一种新的瓦斯微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选用PVA-海藻酸钠-硼酸交联法固定甲烷的氧化细菌,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催化空气的瓦斯气体,通过Clark氧电极对产生的溶解氧进行电化传输到计算机实时记录.针对传感系统进行瓦斯监测实验表明:微生物传感器实时准确地检测出甲烷气体体积分数,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瓦斯检测办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瓦斯中甲烷气体的浓度.在甲烷生物传感器基础上,利用甲烷单加氧酶在氧气中的催化特性,制备成固定化酶膜与甲烷氧化的微生物固定化层一起装在氧电极上,使传感器中催化剂的性能更好.分析了这种酶-微生物混合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微生物的固定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这种传感器响应迅速,稳定性、重复性和精度较之传统的生物传感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常见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就其工作状态而言 ,大多属稳态类型 ,功能单一 ,传感器性能的提高受到“稳态”的制约 .本文根据薄层电化学原理 ,提出并建立了一类全新的暂态电化学多组份气体传感器——多孔薄层电极库仑型气体传感器 .这类以多孔薄层气体电极为核心元件构成的库仑型气体传感器 ,既有检测多种气体组份的功能 ,又有响应快、灵敏度高、低温度效应等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9.
酶在电极上的固定是酶传感器制备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酶传感器的检测性能.该文利用静电吸附的自组装法以碳纳米管为载体将酶固定在电极上来制备酶传感器,该酶传感器制备过程简单、稳定性好、组装到电极表面的酶的量多并可保持其生物活性,可检测浓度在1.0×10-6~5.4×10-5mol/L范围内的H2O2,最低检测限为5.3×10-7mol/L.这种制备方法为检测农药残留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叶帮策  李友荥 《化学传感器》1993,13(2):51-57,79
生物传感器以其生物活性分子识别作为基础,有严格的专一性、较高的灵敏度,且操作方便简单,在生物过程控制和医疗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生物传感器由于其生物活性成分的不同(如酶、细胞、细胞器、免疫物质、受体等)和传感方式的不同(如压电型、电流型、电压型、FET 型、光敏型、热敏型等)分成许多类型,但现在研究得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是电流型酶生物传感器。自从1962年 Clark和 Lyons 第一次提出“酶电极”概念以来,这种生物传感器发展迅速,已经从传统的第一代二次传感型电极,经过第二代一次传感型电极(1984,Cass et al),发展到第三代直接传感电极三代传感器的作用原理图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