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作者先前提出的链状流体混合物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应用于高分子系统液液平衡的计算,对具有最高会溶温度(UCST)和最低会溶温度(LCST)的高分子共混物的液液平衡,采用两个相互作用参数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关联结果。对具有LCST的高分子溶液的液液平衡计算,需对高分子链长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应用正规溶液理论计算含水体系液液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正规溶液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混合熵效应和长程静电作用,提出了可用于各种含水体系液液平衡计算的普遍方程,以及分子间作用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关联了具有上会溶温度、下会溶温度和两者同时存在的有机物-水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该普遍方程可用于含水、有机物和(或)电解质的二元及三元体系液液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3.
液液平衡和会溶现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液体混合的通用Gibbs自由能模型,据此建立了液液平衡的双节线、旋节线和临界点方程.这些方程不仅适用于小分子液体混合物,而且亦适用于高分子溶液.计算结果表明,它们能满意地描述各种类型的液液平衡及其会溶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六个温度下DMF-正庚烷-甲苯体系的液-液平衡进行了等温和非等温情况下的关联。本文用NRTL、UNIQUAC等六种活度系数模型进行了关联,并提出一个修正的Wilson活度系数模型,修正了温度对活度系数的贡献。本文提出的活度系数模型能够较好地同时关联不同温度下的液-液平衡。计算误差明显小于进行温度修正后的NRTL等模型,参数也较后者为少。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醋酸脱轻塔汽液平衡计算,通过醋酸体系的二元汽液平衡数据和三元液液平衡数据,回归出醋酸体系的主要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用NRTL有序双液方程与Hayden-O′Connell联立方程对非理想缔合体系的汽(液)液平衡的模拟计算,计算出醋酸精馏体系的汽液平衡与液液平衡、焓差和密度,理论模拟出醋酸脱轻塔各塔盘的流量、温度和压力与实际醋酸生产非常接近,其精度完全可满足醋酸生产的要求,对醋酸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中娟  陈瑶 《广东化工》2005,32(1):30-32
在常压下测定了不同温度时水-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醚三元体系的液液平衡,并用Modified UNIQUAC模型和Extended UNIQUAC模型对所测体系进行了关联计算.Modified UNIQUAC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关联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用润滑油糠醛精制抽出液对催化裂化回炼油进行抽提,当回炼油组成变化或对裂化产品的质量要求发生变化时,为了确定适宜的抽提操作条件并减少实验工作量,有必要对抽提过程进行热力学模拟,通过计算来预测液液平衡组成。确定了液液平衡组成计算方法,采用UNIFAC模型计算组分活度系数,并用VB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应用牛顿-拉斐森方法解非线性方程组。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分别用文献中的数据验证了其中计算活度系数的子程序和整个计算程序的可靠性。子程序的计算相对偏差为0.04%,应用程序计算来预测文献体系液液平衡组成的最大绝对偏差不超过0.02,程序的计算性能可靠,考察了以纯糠醛为溶剂液液平衡组成预测,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含辛烯醛体系的液液、汽液相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瑶芬  傅吉全 《化工学报》1992,43(1):98-104
测定了水-辛烯醛、水-正丁醇二元系在常压下的液液平衡数据及26.66kPa下的正丁醇-辛烯醛二元系和水-正丁醇-辛烯醛三元系的汽液平衡数据.由测定的3对二元数据求取了NRTL常数及有规参数,并与三元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台良好,液液平衡与汽液平衡得到了统一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化学工程》2016,(7):24-29
为了解决UNIQUAC模型在关联含离子液体液液平衡数据时,因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参数r和q不完全而使其应用受限的问题,文中采用量子化学法计算了近几年报道的液液平衡文献中涉及的8种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参数r和q。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优化离子液体的分子结构,得到离子液体的最优结构和最优能,然后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计算最优分子结构的体积和表面积,进而得到离子液体分子结构的r和q值。使用含上述数值的UNIQUAC模型关联了20种含离子液体的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液液平衡数据,并计算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均方根偏差,187个连结点数据的均方根偏差值平均为0.011 7。结果表明:计算的离子液体的r和q值用于UNIQUAC方程中能较好地关联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溶碱萃取精馏分离丁酮-水共沸体系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循环汽液平衡釜,测定了全浓度下的溶碱萃取剂-丁酮-水三元体系常压汽液平衡数据,考察了溶碱萃取剂存在下,对丁酮-水体系汽液平衡的影响。采用LIQUAC模型与Wilson模型相结合的关联计算方法,进行了汽液平衡数据的关联,关联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萃取精馏工艺条件的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溶盐萃取剂相比,溶碱萃取剂可以更好地提高萃取精馏法分离丁酮-水体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恒压过滤理论与高分子浓溶液的粘度特性对醋酸纤维纺丝液的过滤过程做了理论推导,通过计算机对纺丝液固含量、过滤温度、过滤压力等工艺参数对纺丝液过滤过程的影响做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纺鳇液圃含量升高后体系粘度会增加,同时过滤速率明显降低;升高过滤温度后纺丝液粘度有所下降,过滤速率将增大;纺丝液的过滤常数会随压差的升高而增大,过滤速率也随之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超导能源管道是以液化天然气(LNG)冷却超导电缆,实现两种能源同时输送的前瞻性能源输送技术。超导能源管道的经济运行温度一般在77~100 K,而在此温区LNG有凝固风险,因此必须研究LNG主要成分的固液相平衡特性。为此,针对甲烷+乙烯、甲烷+乙烷、甲烷+丙烷、甲烷+正丁烷、甲烷+正戊烷5种二元混合物,借助以PR-vdW为代表的状态方程法,以NRTL、WILSON、UNIQUAC等模型为代表的活度系数法,基于所研究体系的二元汽液相平衡数据,回归二元相互作用参数,预测其二元固液相平衡,预测结果与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R-vdW方程对5种甲烷二元体系的固液平衡预测结果最好。进而研究了PR-vdW方程中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对甲烷二元体系汽液平衡及固液平衡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了模型对温度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碳酸二甲酯-甲醇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碳酸二甲酯-甲醇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陈兵李光兴郑宇印(华中理工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4)关键词碳酸二甲酯甲醇汽液平衡1引言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绿色”化工产品,在农药、医药、高分子合成、燃料添加剂中作为有机合...  相似文献   

14.
在格子模型基础上,采用构型偏倚蒸发法(CBVM)对三元链状分子系统的液液平衡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分别考查了分子链长和链节间相互作用参数对相区的影响。模拟发现,在保持交换能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互溶区随高分子之一的链长的增加而减小。在各组分链长不变的情况下,分相区随交换能的减小而增加。修正的Freed模型(RFT)可较满意地再现模拟结果,而Ftory—Huggins模型总是过低地估计互溶区。RFT模型可满意地关联和预测苯-庚烷-二甘醇系统的二元和三元液-液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衡釜法测定了三元体系(环己烷+正庚烷+N,N-二甲基甲酰胺)在常压不同温度(30,40,50℃)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实验数据用Bachaman及Othmer-Tobias进行可靠性关联,关联结果表明数据的可靠性较好,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三元相图。对不同温度下的液液平衡实验数据,分别用NRTL和UNIQUAC活度系数方程进行了关联,求得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关联结果表明NRTL和UNIQUAC方程对该体系适用较好。由实验数据计算得到衡量N,N-二甲基甲酰胺抽提性能的参数(分配系数、分离因子、选择性系数)。  相似文献   

16.
盐效应对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系液—液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效应对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系液-液平衡的影响郑学明李坤英(河北科技大学化工系,石家庄市050018)关键词乙酸乙酯甲醇盐效应液-液平衡1引言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在有机合成、化工萃取等领域广泛使用。其与甲醇、水混合体系的分离具有工业价值。例如从氨噻肟酸...  相似文献   

17.
电解质混合溶剂体系汽液平衡的推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由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推算汽液平衡的数值计算方法。在电解质活度系数测定的盐浓度范围内,NaBr(1)-H_2O(2)-MeOH(3)和HCl(1)-H_2O(2)-MeOH(3)两体系在101.3 kPa下的汽液平衡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汽相摩尔分率,平衡温度和,对前一体系还能正确地推测出交叉的盐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18.
HC-290/HFC-134a混合制冷剂具有在空调制冷系统中替代R22的应用潜力。混合制冷剂的汽液平衡性质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HC-290/HFC-134a混合制冷剂在285—313 K温度区间的汽液平衡数据还鲜有报道。文中采用气相循环法测量了HC-290+HFC-134a二元体系在273.14—313.15 K的等温汽液平衡,选用Peng-Robinson(PR)状态方程结合van der Waals(vdW)混合规则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并推算了275.00,283.15和285.00 K的汽液平衡数据,与文献值进行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HC-290+HFC-134a体系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最高共沸,且共沸组成和共沸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研究为HC-290+HFC-134a体系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也为汽液平衡数据库补充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普遍化范德华配分函数理论,应用由局部组成概念导出的方阱流体配位数模型导出了链状分子混合物的配位数模型,并由此建立了一个新的活度系数模型;将其应用于高度非理想体系汽-液平衡活度系数的关联,结果与Wilson方程相当,但方程参数随温度变化较小;其于Newton-Raphson-Gauss液-液平衡算法,应用新模型对烃-水体系的液-液平衡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优于NRTL方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MPHC活度系数模型关联烃-水体系液-液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普遍化范德华配分函数理论,应用由局部组成概念导出的方阱流体配位数模型导出了链状分子混合物的配位数模型,并由此建立了一个新的活度系数模型;将其应用于高度非理想体系汽-液平衡活度系数的关联,结果与Wilson方程相当,但方程参数随温度变化较小;其于Newton-Raphson-Gauss液-液平衡算法,应用新模型对烃-水体系的液-液平衡进行了关联计算,结果优于NRTL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