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盐析、离子交换、分子筛筛选等方法分离、纯化浓香型大曲中糖化淀粉酶、液化淀粉酶和酸性蛋白酶,研究了3种酶的相关酶学特性。结果表明,成品浓香型大曲中,糖化淀粉酶活力均值为441.0 U/g干曲,液化淀粉酶活力为5.68 U/g干曲,酸性蛋白酶活力均值达51.2 U/g干曲。糖化淀粉酶纯化倍数平均达2.44倍,酶活回收率为2.51%,表观分子量2.5×104,液化淀粉酶的纯化倍数平均达3.24倍,酶活回收率28.28%。酸性蛋白酶纯化倍数平均达4.05倍,酶活回收率可达35.62%。 相似文献
2.
洋河大曲质量风格的探讨郭永红,滕抗(江苏洋河酒厂)中国名酒洋河大曲素负盛名。自1979年获国家名酒称号以来,连获殊荣,在国际上。也得到金奖。洋河大曲之所以成为名酒。为酿酒专家所称道。深为广大消费者青睐,主要在于它具有独特的质量风格。一洋河大曲质量风格... 相似文献
3.
从表3可见,糖化酶在三渣、四渣中应用,对于整个池子来说,平均多出酒20~26公斤,减少用曲40公斤左右,出酒率明显提 相似文献
4.
5.
6.
为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增加酿酒企业效益,对酸性蛋白酶在浓香型酒小米查发酵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5u/g原料、10u/g原料和15u/g原料不同添加量,发酵期60天,并以空白作对照。结果表明,基酒中总酸总酯明显提高,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增加,乳酸乙酯下降,香味物质增加,提高出酒率1.5%~2%。认为酸性蛋白酶有促进糖化作用,加速蛋白质降解和促进微生物生长等作用。(庞晓) 相似文献
7.
高温大曲酸性蛋白酶高的原因何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就白酒高曙大曲中酸性蛋白酶高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示白酒生产中蛋白质发酵途径以及蛋白酶的作用。全文分六大部分:(1)制曲温度与酸性蛋白酶的生成;(2)大曲测定引起的深思;(3)高温大曲酸性蛋白酶高的证实;(4)根霉培养试验;(5)生料培养试验;(6)熟料培养嗜热芽胞杆菌试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浓香型白酒大曲生物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中国浓香型白酒大曲中淀粉酶、蛋白水解酶、酯化合成酶活力的高低与浓香型白酒质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大曲生产工艺的改进及质量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为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增加酿酒企业效益,对酸性蛋白酶在浓香型酒小cha发酵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5u/g原料、10u/g原料和15u/g原料不同添加量,发酵期60天,并以空白作对照。结果表明,基酒中总酸总酯明显提高,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增加,乳酸乙酯下降,香味物质增加,提高出酒率1.5%~2%。认为酸性蛋白酶有促进糖化作用,加速蛋白质降解和促进微生物生长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秋季立茬是浓香型大曲酒生产的关键阶段,主要围绕降酸酯、排除阻碍发酵物质等,对立茬生产工艺作出相应调整,以确保大曲酒生产顺利进入正常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的粮醅中添加0.5%耐高温活性干酵母和1.2%的液体曲,在中温曲用量减少10%的情况下,出酒率平均提高6%以上,且大曲酒的理化指标略有提高,酒的口感明显改善,出池淀粉含量平均下降超过3%,残糖含量平均下降约1%。 相似文献
13.
浓香型白酒生产中泥窖、窖泥对酒的产量、质量很重要,老窖泥中长年富集、驯化的种类和数目繁多的有益酿酒微生物群落,为生产出优质酒提供了先决条件.建窖的关键是:①建窖材料的选择.既要能防渗漏水、有保水性能,又要防外部环境对窖池渗透水的影响;还要考虑黄浆水对建窖池材料的浸泡腐蚀;要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富集.②人工窖泥的培养配方.配方要考虑有利于培养富集酿酒有益微生物所需的水分、pH、氮、磷、钾、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浓香型大曲酒酒精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养分、温度、氧气、酸度,这些因素的控制是酒精发酵好与坏的关键。糖主要为酵母提供能源进行能量代谢,代谢产物为酒精;窖池内氧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酵母的生长和代谢途径,酒精发酵是酵母在无氧条件下的代谢途径;温度、pH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浓香型大曲酒主要是以高粱等淀粉物质为原料,采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经固态发酵和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酒。提高浓香型大曲酒质量和出酒率的技术措施主要有:设计合理科学的窖池、窖形、窖容;配造、培养和应用成分及营养丰富的人工老窖泥;加强窖池的退化预防与养护,规范工艺操作、强化窖池管理、制备己酸茵液和营养液、做好窖池的日常养护,促进窖泥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发酵质量、酒醅出酒率和酒质。(孙悟) 相似文献
19.
浓香型曲酒乳酸乙酯偏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浓香型曲酒基酒中乳酸乙酯偏高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主要是曲药、窖泥中乳酸菌的带入,在条件适宜时乳酸菌迅速生长繁殖,代谢产生乳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大量乳酸乙酯,造成己乳比例失调.降低乳酸的措施有:提高大曲质量,使用陈曲;强化窖泥培养,提高窖泥质量;利用生物技术降低降乳;严格工艺操作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