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敖明  王胜强 《电力设备》2000,1(3):97-98
根据吉林省农村电网负载率调查结果,研制了适合低负载率地区使用的农网配电变压器。该系列变压器使用在50%负载率下较S9型变压器是节能的,且其制造成本与S9型变压器相当。  相似文献   

2.
根据吉林省农村电网负载率调查结果,研制了适合低负载率地区使用的农网配电变压器。该系列变压器使用在50%负载率下较S9型变压器是节能的,且其制造成本与S9型变压器相当。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应充分考虑新型农村电网节能降损经济运行技术方法的应用,大力推广普及新型农村电网节能降损经济运行技术方法和措施,对合理选用变压器的经济容量、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荷、母子变压器经济运行及合理调节农网的经济运行方式等技术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气化铁路接入公用变电站造成供电系统电压不平衡的问题,在PSCAD平台上建立了各种牵引变压器模型及36节点的电网测试系统,分析了电气化铁路引起的电压不平衡在系统中的传播情况;研究了轮流换相的条件下多台牵引变接入对称、不对称负载时对电网电压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调配牵引变负载能使PCC点电压不平衡度低于2%。研究结果可为牵引变的选型和负载的合理调配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国配电网中运行的高能耗变压器还不少,损耗大,浪费电能。特别是目前电网电力紧张,供需矛盾突出,降损节能非常重要,改造高能耗变压器的任务迫在眉睫。我们白城地区农村电网中还运行着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约12000台,总容量约480MVA。改造后按S_7节能变压器标准空载损耗下降56.9%,负载损耗下降28.57%,总损耗可下降34.5%。负载损耗按负载率53%计算,改造后每年可节约  相似文献   

6.
国家有关部门宣布从1998年12月31日起,停止使用S7型变压器,以S9型变压器取而代之。在农网和城网改造中规定使用S9型变压器。虽然S9型变压器较S7型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低7.10%,负载损耗低21.37%,但制造成本提高了近20%,可见S9型变压器是以牺牲制造成本来降低损耗的。作为配电变压器,其性能参数如果能以实际的负荷特点来进行设置,将是最科学、合理和节能的。农网的负荷具有负载率低、波动性大、季节性强的特点,其中负载率低的特点最为突出,大多数农用变压器长期处于轻载或空载状态。S9型变压器的性能参数实际上是为城市工业性负荷设计的,在负载率较低的农网中使用S9型变压器是不合适的,达不到其节能效果。因此,应针对农网负载率低的特点,开发出与S9型变压器制造成本相当的,适合农网低负载率场合使用的农用变压器,从而使农网改造投资一定的前提下,运行成本有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配电变压器电磁特性,分析了负载率、空载损耗、负载损耗对变压器效率的变化趋势。利用有限元方法和MATLAB联合建模仿真,分析实际电网工况中的谐波畸变率和不同负载类型对变压器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众用电》2012,(11):21-21
变压器损耗约占配电网损30%~40%,其中空载损耗约占变压器总损耗的50%~80%。因此降低变压器铁损是降低配电网电能损耗的主攻方向和节能的重要环节。研究数据表明,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值与同容量的其他型变压器相比,可降低损耗70%~80%左右,配电网中特别是农网中很多变压器的负载率低于20%,因此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骆亮 《上海电力》2006,19(1):97-99
依据电网调度操作规程,变压器过负荷负载率达160%时,运行时间不超过45min;变压器负载率达200%时,可运行10min。在变压器严重过负荷时,变电站值班人员和相关调度值班人员分析及处理事故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若不能及时处理,极有可能造成变压器等设备的损毁。建议装设一种变压器过负荷时的自动减负荷装置,用以避免事故处理时间的不足而造成事故扩大或设备损毁。  相似文献   

10.
农网配电变压器容载比要考虑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分析了3个不同导则推荐的农网配电变压器容载比,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容载比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现有导则中配电变压器容载比推荐值差别较大的原因.在近40个县级电网改造升级规划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容载比推荐值及其参数取值范围,最后结合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得出所需配电变压器容量及台数.经实际算例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操作性强,能切实指导电网改造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11.
游仲东 《电世界》2006,47(9):26-27
1变压器的负载损耗与相间负载的关系 1.1相间负载不平衡度 当三相变压器A、B、C三相负载不等时,称为相间负载不平衡。相间负载不平衡度(也称相间负载不平衡系数)Dh的具体概念是:相的最大负载Smax(或Imax)减去三相的平均负载Sav(或Iav),再被平均负载Iav(或Iav)除,其计算式:  相似文献   

12.
吴晓文  李玲  曹浩  卢铃  胡胜  吕建红  陈炜 《高压电器》2019,55(11):60-65
为了研究负载因素对变压器噪声特性的影响,在半消声室环境中开展了额定负载、过电压、三相不平衡、谐波负载等条件下的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的噪声检测,对比研究了不同负载条件下配电变压器的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变压器噪声水平与过电压、三相不平衡、谐波负载等运行条件密切相关。随着过电压水平、不平衡程度、谐波负载容量的增加,变压器噪声水平明显增大,其中,不平衡谐波负载对变压器噪声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可导致变压器运行噪声增加40 dB(A)以上。由于配电变压器运行条件普遍较为恶劣,在配电变压器噪声控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负载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对于配电变压器噪声与振动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配电网中,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运行状态普遍存在。三相不平衡会使配电变压器产生附加损耗,导致变压器局部过热,从而对变压器的绝缘寿命、带负荷能力产生很大影响。文章对常用的Dyn11和Yyn0联结方式的配电变压器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研究其在三相不平衡状态下的损耗情况。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三相不平衡使变压器的损耗大幅增加,且随不平衡度的增加呈二次函数增长,不平衡度为50%时变压器损耗将增加一倍。为了保证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及运行寿命,在不平衡情况下运行时,需要降低其负载率。  相似文献   

14.
提出利用PSCAD仿真软件建立不同接线方式牵引变压器的模型,并在恒电阻负载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阐述了将模型应用到某17节点电网进行牵引负荷分析,研究采用不同接线方式的牵引变压器时牵引负荷给电网带来的谐波和负序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当电力系统短路容量一定时,5种接线方式下牵引负荷在电力系统侧引起的电压畸变率由大至小依次为:单相接线、Yn/d11接线、V/v接线、阻抗匹配平衡接线和Scott接线,但5种接线牵引变压器之间的电压畸变率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配电变压器负载率和不平衡率的分析,提出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的计算选择方法和电容器的接线方式。  相似文献   

16.
电网中三相间的不平衡电流是普遍存在的,在城市民用电网及农网中由于大量单相负荷的存在,电流不平衡现象更为严重。电流不平衡不但会增加系统的铜损,使变压器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零序电流的存在还会增加变压器的铁损。  相似文献   

17.
配电变压器是农村电网能源损耗重要环节和设备,是降低农网线损的主攻方向。我们必须把降低配电变压器的能耗放在农网降损的首位,高度重视配电变压器的各种节电技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降到理想程度。本文结合青海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从坚持应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淘汰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安装位置,调整配是变压供电方式及降低配电变压器运行损耗待五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农网配电变压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变压器损耗计算只考虑了负载率的影响,却忽略了谐波以及三相不平衡带来的附加损耗,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建立变压器损耗和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人工神经网络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拟合负载率、谐波畸变率、三相不平衡度等特征参数和变压器损耗之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通过仿真,训练过的神经网络输出结果误差小、响应速度快,只需提供特征参数就能得出变压器损耗数据,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还减少了运算过程,在变压器损耗预测中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造成农村部分地区低电压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农网改造滞后于农村用电增长;②部分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③配电变压器容量过小、导线线径偏细;④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供电半径长。农村电网低电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季节性特点:低电压现象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电网变压器负载率取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电力系统中普遍关注的城市电网中变压器负载率的取值问题进行了计算研究,从可靠性、经济性及运行操作灵活性等诸方面论证了变压器负载率取值高低的优劣。本文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计算研究,以一个100KM2的空白规划区为研究对象,经过对不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变压器台数(容量)、不同负荷密度等360多种组合方案下变压器负载率取值高低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最后参考了国内外众多观点并加以归纳总结,其结论对当前城市电网规划中遇到类似问题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