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墅,在古代称为“别业”,自唐朝后有所发展,它多建于山林幽境、滨海湖畔专供富裕阶层短时消闲、游乐、赏景的憩所。从“墅”字中可看出“野”与“土”的综合之意,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住宅”。独院住宅,由于它能提供比高层建筑优越得多的居住环境,所以一直为人们所喜欢和向往。美国人,大半生要为购买一幢舒适的独院住宅而勤奋奔波。在土地异常珍贵的日本,各类形式的独院住宅也在不断地兴建与发展,因为它更适合老龄化社会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1.引言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现代农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向城市型和舒适型转变,同时导致城乡住宅也从传统的模式向现代型发展。高质、舒适的居住环境成为广大城乡居民追求的目标。独院住宅在居住性、舒适性或安全性上有许多优点。应该看到,乡镇的住宅型式有别于城市的模式,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是传统风俗习惯与现代生活节奏的融合体,充满浓郁的乡土田园文化气息。只有基于当地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及时代特征,结合现代建筑技术条件,发挥建筑设计师的聪明才  相似文献   

3.
竞赛方案《集约·多样·开放》是第四届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的铜奖作品。以此方案为例结合研究课题及可持续开放住宅理念,阐述平民住宅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双边与多边,是国际关系用词,本文借用以阐述环境设计的多元性。它并非“在白纸上随心所欲作画”、受多方制约、有多种价值观,对“前后左右”、“古今中外”都要处理得体,才能做好设计。  相似文献   

5.
刘敏 《建筑》2001,(9):38-39
福建省税务东山马銮湾培训中心位于东山县马銮湾风景区内,这里景色优美,建设场地隔着郁郁葱葱的防护林带与辽阔的大海相望。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如何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如何将功能与形式有机结合,成为设计构思的重点。 一、总平面布局 培训中心总用地12亩,除去规划部门规定留用的道路用地外,工程用地为5740平方米,主楼占地2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工程规划虽不大,但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无限暇想的空间,在这里,海岸线、阳光、海水、绿树、沙滩、蓝天、白云成为构思的源泉。场…  相似文献   

6.
体育建筑通常采用大空间、大跨度的形式,建筑形象要具有进取、向上的力量感,这是体育建筑应该着重刻划的主题。体育建筑的个性化,也受到建筑标准化的制约,只有通过密切合作、反复调整,才能逐渐趋于成熟,达到珠联璧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杜建东  王冬松 《建筑》2002,(1):48-50
住宅智能化是利用信息科技 ,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现代智能IC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环境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处理 ,对使用者 (住宅用户及物业管理者 )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优化组合 ,构成一个安全、舒适、高效、便利、优雅的生活环境 ,从而得到长期的住宅建筑价值提升 ,以满足用户的要求。我国开始涉足智能建筑领域已经有十年 ,把智能化的概念引入住宅中也已经有六年以上的历史。“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概念在住宅建设中灼手可热。在这种大环境下 ,需要…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武汉科技学院外经贸大楼的设计创作,对建筑设计的构思与理念作了一些实践性的探讨,对建筑周围所处的环境分析,将建筑的功能性与文化性进行了理性的实践性整合。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勒·柯布西耶1935年设计的周末住宅为线索,从建筑形态,结构体系等方面展现这一时期的住宅的特点,揭示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乡土建筑中的思维和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石华  曹洁 《建筑师》2005,(1):55-62
在当今这个充斥着个性化与分离性的世界里,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是为数不多可以被称作世界性的设计师。他以其独有的设计天赋,超越了艺术,科学和技术间的彼此差异,创造出了一系列融合了结构学与运动学的诗意的建筑形态。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思想与设计作品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其作品背后所蕴涵的理论根源,从而以较为全面的视角展现出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住宅设计形色各异,城市中的住宅无不显示着住宅平面设计的思想。当前的平面设计多为直觉和感性的设计,所以产生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住宅的朝向、采光以及节能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各种功能不能兼顾,造成住宅使用功能方面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低密度住宅的设计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时间周而复始,时间变亦不变,在连续变化的阶段中“绵延”表现了持续性和存留。知觉和体验在时间与场所空间中获得。在时问的绵延中记忆将空间体验在意识中浮现并得以重新体验。情景构成了城市建筑的记忆。记忆是现时对过去的再体验,是空间结构的向导,是时间的度衡。体验的“生活时间”由记忆衡量。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建筑空间构成了“生活时间”的衡量框架。时间中具体的空间和建筑体验永远是知觉建筑现象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从适用、经济、美观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学的内涵,分析了适用、经济、美观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规划、技术、资源方面对中小套型住宅设计作了探讨,指出中小套型住宅是近几年的一种开发理念与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陈世民新出版著作《写·忆·空间》,此书由世界建筑导报社编辑出版,用真实的写、忆手稿记录了执业建筑师的生涯和一位中国建筑师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的住宅设计,基本上经历了"住得下"、"分得开"、"方便舒适"几个阶段.早期住宅设计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居住面积是按满足居民人口能够安定生活来考虑设计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设计中使居民人口尽可能地合理分居,当住宅发展成为一种供居住或普遍选择的商品以后,自然提出了"方便舒适"的小康型住宅标准.  相似文献   

17.
1929年朱启钤先生发起成立中国营造学社,一大批学者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工作,成绩卓著。但“由于缺乏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已有成果尚处于表面、肤浅、支离破碎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古镇·老街·情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西部地区,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古镇。这些古镇远没有南方古镇诸如周庄那么闻名,却也有着它们独特久远的文化魅力,可谓“镇镇不同,街街不同”。它们大都以一条或几条街道为轴线呈线状形态发展,街道不仅是城镇最主要的商业空间,也是人们交往的主要场所。由于地处西部内陆,经济发展缓慢,受到的外来影响比较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空间形象。街道曲曲弯弯,六、七米宽;两侧的建筑大多只有2-3层,下店上住。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亲切宜人的商业空间,使这里成为展示城镇历史和文化的极好空间,人们习惯亲切地称之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河南省邮电管理局高层住宅设计创作为例,探讨住宅设计与环境的结合,平面功能的构思,介绍本工程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结构的表情——塞西尔·贝尔蒙德作品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付娜 《建筑师》2004,(6):49-53
塞西尔·贝尔蒙德的结构设计表达了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体现出他对传统笛卡尔体系稳定性的质疑。本文结合他与库哈斯合作的三栋建筑结构进行剖析来解读其结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