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创新始于"问题",即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和前提.从对问题意识的理解着手,阐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分析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和原因,论述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探讨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归纳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学生神激心维、欲言欲求的机会,对隐晦的问题可巧设简例;对艰深的问题可避实击虚;对虚幻的问题可让学生观察感知;对混淆的问题可求同辨异;对枯燥的问题可欲扬先抑;对多解的问题可抛砖引玉;对同类的问题可教人以渔;对灵巧的问题可设问题激疑。  相似文献   

3.
问题意识及其培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始于"问题",即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和前提。从对问题意识的理解着手,阐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分析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和原因,论述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探讨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归纳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问题是一个重大安全问题.通过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问题,及对存在的安全通病问题的进行总结,并对问题和通病提出一些问题和防范安全防护措施,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提供了有利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企高管薪酬及其管理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国企高管薪管理酬问题既有高管自身问题、政府管理问题、立法问题,也有企业本身问题以及社会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具有密切关系,人口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各自和综合影响,充分认识和运用各种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五大全球性问题: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中,人口问题首当其冲成为诱发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所以说,关注人口问题,也就是关注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问题,关注我们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对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就此展开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了学生在普通物理实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性问题、知识性问题、思维能力问题和自我监控能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又进一步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希望本文的探讨能给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带来有意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而在发展中壮大县域经济,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而在发展中壮大县域经济,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栽体。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及其算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讨论,给出了将该问题转化成求最大匹配问题的方法;通过用匈牙利算法求解对应的匹配问题,得出该资源分配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关系到地球是否有地理意义的第三极——高极,因此其是全球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给出苔原定义的基础上,拟定了由5个要素组成的苔原环境指标组合.这5个要素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为0℃~10℃;位于冰盖或冰川外围的冰缘区,寒冻强烈;存在多年冻土;土壤为寒冻土;植被无林.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介于0 ℃~10℃的范围约占高原面积的50.4%,为129.64×104 km2;在此范围内,山谷冰川广泛分布,现代冰缘环境典型,寒冻过程强烈;连续多年冻土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72.5%,土壤为寒冻土,且冰沼土发育;植被因海拔高度突破森林线而无林,仅有小灌丛、草类及苔藓等;因此,判定青藏高原存在苔原.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植物多特有种,冻胀泥炭丘普遍,与多边形土等形成冻胀组合,构成沼泽苔原.高原外围山地发育山地苔原,中部发育高原苔原.青藏高原具有山原性质,因此有世界唯一的山原苔原,表现出苔原的多样性.中国除长白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外不存在苔原的传统观点是不正确的,青藏高原苔原才是中国苔原的南缘.高原苔原的发现将从地理环境上确认青藏高原全球第三极的地理极性,这对深化高原环境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干扰温度的超宽带通信信道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认知无线电中干扰温度的原理,并将其思想应用于超宽带通信。给出了接收机处干扰温度的影响因素,即通信距离越远,超宽带系统的中心频率越高,接收机处干扰温度越低;LOS信道下干扰温度一般高于AWGN信道,NLOS信道下干扰温度则远低于AWGN信道。建立了超宽带系统与其它通信系统共存的多模终端模型,仿真分析得出,当多模终端处的干扰温度较低时,超宽带系统受其它通信系统干扰时信道容量损失较大;当其它通信系统的带宽较宽或接收功率较低时,受超宽带系统干扰时信道容量损失也较大。在保证其它通信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得出了超宽带系统的最佳干扰温度和最大信道容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金属磁流变光整加工装置设计中用导磁性材料对平行布置磁极进行连接引起的加工区磁场的变化规律,对金属磁流变光整加工中平行布置磁极进行改进,以改进后的加工区磁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加工区磁场的强度和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磁场强度进行了实际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靠近导磁材料区域磁力线分布密集,连接部位磁力线最为密集,远离导磁材料区域磁力线分布相对稀疏;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纵向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出现了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中间加强两端减小的变化趋势,纵向磁场中部磁感应强度平均提高0.01T.平行磁极布置改进后,加工区内磁场方向没有发生变化,磁场强度分布均匀性变差,中部磁场强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前,目标油田BQ57区由于边水活跃造成油层采出程度低,因此需要对BQ57区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以期在热采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研究BQ57区Ⅲ1、3层纵向及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得到剩余油总量为43.22×104 t。纵向上:Ⅲ11层地质储量为17.76×104 t,剩余地质储量为14.72×104 t,采出程度为17.19%;Ⅲ12层地质储量最小,为5.79×104 t,剩余油较少,为4.86×104 t,采出程度为16.09%;Ⅲ31层剩余油最多,为15.4×104 t,采出程度为11.20%;Ⅲ32层剩余油为8.26×104 t,采出程度为6.17%。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的剩余地质储量比例为52.87%,由于其分布面积最大,因此其剩余油所占比例最高,储量丰度值也最高;前缘席状砂微相所占剩余油比例为44.98%,其丰度值较高。由于后期井网调整需要结合单井产能,因此井网调整的部位应优先考虑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月径流序列是一类周期性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特点,本文建立了季节性ARIMA 模型.文中编制了电算程序,并应用于水库的月径流预报,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桐油为包膜材料,制备包膜肥料,研究"温室无土栽培对桐油包膜肥料养分释放性",同时进行烟草的温室无土栽培试验,研究其氮素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桐油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性,在第1 d低于普通尿素59.6%;其氮素利用率高于普通尿素10.8%.结论:桐油包膜尿素具有很好的养分释放性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水动力学模拟新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其储集空间以溶洞为主,裂缝作为主要的沟通通道,具有网络状油藏的特征.基于管流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水动力学等效模型,通过分析缝洞之间相互关系及油水在缝洞系统中的分布对流动规律的影响,研究流体在裂缝、溶洞介质中的流动特征,揭示储集体内流体的流动规律.根据地质研究成果,构造典型生产井的水动力学等效模型,利用本模拟方法对网络状油藏开采机理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冻结作用下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自制了冻结作用导致水分迁移的试验装置,采用未设置格栅试验装置得到了液态水和气态水混合迁移结果,采用设置格栅试验装置得到了阻断液态水迁移通道情况下水分迁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密度、含水量、时间对冻结作用导致的水分迁移进程均有影响.冻结过程冻结锋面的推进使冻结区域含水量明显增大,未冻结区域含水量明显减小,冻结锋面处含水量增加最大.相对于未冻结区域水分迁移进程,水分向冻结锋面的迁移是比较缓慢的.干密度较小土样冻结区域含水量增加值小于干密度较大土样,干密度大,冻结锋面处的含水量增量相对较少.初始含水量越大,冻结锋面土体含水量增加值越大,并形成冰层.随着时间增加,冻结锋面处的含水量增加,但后期含水量随时间的增加值明显小于前期,在冻结锋面冰层形成初期,未冻结区域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量大,冰层形成以后水分迁移量小.当土样初始含水量比较小时,设置格栅阻断液态水通道对冻结作用导致的水分迁移进程影响不大,向冻结锋面迁移水量主要来源于气态水迁移.当土样初始含水量比较大时,和混合迁移试验结果相比较,设置格栅阻断液态水迁移通道后向冻结锋面迁移水量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9.
由于 PC-1500计算机在测量平差计算中应用日益广泛,编制适用于该机的平差程序也愈来愈多。但是如何编制出一个功能多,容量大,程序短的边角网平差程序是本文主要的目标。本程序就是按照以上设想而编制的。本程序计算功能多,需要输入的信息少,计算速度快,打印的结果齐全清晰易读。  相似文献   

20.
平衡剖面在焉耆盆地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衡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演方法,是一种构造变形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中采用了Geosec软件对焉耆盆地9条构造剖面进行了复原和地层伸缩量计算。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焉耆盆地处于弱挤压状态,构造变形量相对较小,而主要的变形量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并且喜山期变形稍弱于燕山晚期。平面上盆地西部变形量较大,东部变形量较小。盆地中、新生代的演化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燕山早期弱挤压与同生变形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阶段,喜山期对冲挤压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