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水位观测井响应滞后问题,以井外壁水位为正弦函数变化为例,分析了观测井井壁内外的水力平衡条件,构建了井内壁观测水位与井外壁真实水位间的解析关系,采用优化的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最佳多项式拟合,获得了逼近于真值的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观测值再现真值合理,计算简单、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正确评价和合理开发荆泉岩溶水资源,采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荆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地下水管理软件(GWM),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耦合,并以开采量最大化为目标,以不低于该地区防止岩溶地面塌陷所限定的控制水位为约束条件,根据荆泉地区1991~2016年的降雨资料,确定预测模型的降雨补给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荆泉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进行了模拟评价,进而给出荆泉水源地最优开采量,为荆泉水资源开发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土壤的蓄热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的准三维热渗耦合传热模型,通过方程离散和编程求解,研究了地下水渗流条件下渗流速度、U型管管内水流量等因素对土壤蓄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连续蓄热模式和间歇蓄热模式对土壤蓄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蓄热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根据地温分布确定地下水流动特性的简化数学模型。针对一个实际工程钻孔进行了地温分布测量,并测试了局部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埋地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上述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该文实验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对埋地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埋地换热器的换热量平均提高11.35%。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响应理论的分水源误差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实时洪水预报的精度,在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系统响应理论的分水源误差修正方法,将新安江模型汇流部分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对实测流量进行实时水源分割,得到各水源产流形成的流量过程;然后应用系统响应理论,计算得到各水源产流对应的动态系统响应曲线,对地面径流和壤中流进行修正,再用修正后的结果重新计算出流过程,从而达到实时修正的效果;最后通过理想案例和实际案例对该修正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修正效果明显,有效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6.
高原条件下柴油机速度特性的计算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台16缸增压中冷机车柴油机在高原条件下的速度特性作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大气压力来模拟柴油机在高原上运行的外界环境,分析了柴油机功率、燃油消耗率等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大气压力每降低100kPa,该柴油机功率、扭矩下降2%~3%,油耗率上升2%~4%,而且随着大气压力降低,该柴油机低速性能变差甚至无法运转。  相似文献   

7.
研究岩溶含水系统演化规律,对合理利用岩溶水资源及岩溶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以Fracture To Karst程序为基础,耦合地下水渗流模型和溶蚀动力学模型,构建裂隙岩溶含水系统二维剖面演化模型,模拟不同补给条件下裂隙岩溶含水系统的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演化过程中,两种系统的水位逐渐下降,泉排泄点减少,最终在侵蚀基准面处形成大泉;系统的差异溶蚀形成优势裂隙,袭夺河流补给水流和降雨补给水流,最终形成岩溶管道,降雨补给系统的溶蚀集中在潜水面附近,河流补给系统的溶蚀则向深层裂隙拓展。不同补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泉发育模式,降雨补给系统,泉由汇向源发育,而河流补给系统,泉由源向汇发育。研究成果为预测岩溶发育程度、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和构建合理的演化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需求响应是指当电网供需不平衡时,用户收到响应信号后实施的负荷削减行为,体现于用户对各类型电器设备的控制。计算需求响应潜力的实质就是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削减能力,目前许多研究人员使用无法反映需求响应时变特征的静态模型来计算各种类型电气设备提供需求响应的能力。在本文中,我们以可调照明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日光全天照明模型,在静态响应潜力计算的基础上分析工作时段内可调照明系统提供需求响应的潜力。研究方法可以为聚合照明设备的负载聚合商参与日前市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现有供电服务需求主动响应系统未分析用户需求,导致系统响应效果差,为此,提出设计基于数据挖掘的供电服务需求主动响应系统。通过信息内网、信息外网和互联网构成供电服务需求主动响应系统整体架构,并在系统硬件中设计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在软件设计中,利用弹性需求函数挖掘用户供电服务需求,根据挖掘结果构建配电网优化运行目标函数,通过差分进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实现配电网优化运行,完成供电服务需求主动响应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系统需求响应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沈阳市季节性冻土为例,基于冻结条件下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并用线性化迭代法求解,对现场土壤冻结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的参数及数学模型可成功模拟现场土壤冻结过程,并讨论了土壤冻结时水分与温度的迁移规律,可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热渗耦合的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传热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达西定律,分析了饱和区土壤中地下水源热泵抽灌井传热机制,构建了热渗耦合共同作用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有无地下水渗流及渗流速度对抽灌井周围温度场变化的影响,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分析模拟.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参数合理匹配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堆积层滑坡变形演化与降雨关系密切,为研究降雨条件下堆积层滑坡变形演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开展了周期降雨条件下堆积层滑坡模型试验,深入分析堆积层滑坡位移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之间的响应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运用位移时间序列进化-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降雨因子与位移时序趋势项之间的学习预测模型,并通过Matlab编程求解。结果表明,在周期间断性降雨作用下,堆积层滑坡位移响应具有显著的跃阶性和滞后性,建立的周期降雨影响因子与周期项位移之间的预测模型是必要且有效的,模型能产生较符合实际的位移响应趋势。研究成果可为降雨条件下堆积层滑坡位移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短历时可能最大暴雨的一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短历时暴雨资料较少,尤其针对高效特大短历时实测暴雨资料较少、推求短历时可能最大暴雨PMP较困难,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法可以借鉴,推荐了先推求24 h可能最大暴雨PMP,然后再采用暴雨公式推求短历时PMP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计算结果较为适用合理。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城区短历时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降雨频发,研究短历时暴雨的变化规律可为广州市内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中大站1984~2010年最大1 h降雨量资料,通过趋势线、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曲线、Mann Kendall趋势检验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年最大1 h降雨序列和暴雨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年最大1 h降雨量呈现周期性变化,进入21世纪后波动减弱,且稳定在较大的范围内;大于20、30、40 mm的1 h暴雨次数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其中大于30 mm的次数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暴雨雨型直接影响着洪峰流量的大小及洪水过程,研究暴雨雨型可为防洪排涝、山洪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陕西省宝鸡气象站1981~2017年自记降雨资料,采用Ward聚类分析法对120场暴雨做了分类研究,从多角度分析了雨型的发生规律,初步探讨了雨型与山洪内涝的关系.结果 表明,聚类分析法在雨型分类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宝鸡气...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输电塔结构在风振响应下的影响,利用Kaimal风速谱通过谐波叠加法进行脉动风模拟,对3种不同风速下输电塔及塔-线体系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研究表明,单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均随风速和高度的增加而愈加强烈,且X向大于Y向,考虑导线的体系较普通单塔的响应大,表现出导线和杆塔具有耦合性,使得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明显增强,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应对导线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8.
Bing Bai 《热应力杂志》2013,36(11):1217-1232
A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saturated porous spherical body containing a hollow space is discussed under several boundary conditions, including pervious surface versus impervious surface, boundary surface subjected to a variable temperature loading versus adiabatic surface, boundary surface subjected to a variable mechanical loading versus fixed displacement surface, and combined boundary conditions.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integration constants of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are derived. Numerical analyses are compared to demonstrate the thermal eff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temperature, pore pressure, radial displacement, radial and tangential stresses in and around the geometry of the hollow spherical body subjected to thermal or mechanical perturbations.  相似文献   

19.
不同降雨条件下内秦淮河引水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京市内秦淮河水系水动力条件差、水体黑臭的现状,以及现有引清调水方案尚未考虑合流制溢流污水对内河水质冲击的不足,利用MIKE11软件的HD、AD、Ecolab模块构建内秦淮河水系水环境数学模型,以南京青奥会期间内秦淮河水系引清调水方案为例,模拟了引清调水期间溢流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小、中、大雨条件下的优化引水方案。 结果表明,提出的水环境数学模型有效可行,优化引水方案可保证内秦淮河水系水质整体达到Ⅳ类,但重污染区水质仍有待改善,需进一步采取建设溢流调蓄池、管网清淤等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