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简单分析传统价值链与虚拟价值链的基础上,总结出产业价值链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而详细讨论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结构演进的3个阶段,并分析电信运营商在不同阶段的作用与定位.最后,针对未来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变化趋势,为电信运营商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电信运营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人们需求 的多样化,电信的传统产业链正在延伸和发展,新型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形成。数据搁置值业务已经成了运营商们拓展新业务的首选及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感受到了危机,运营商不希望只是作为基础网络提供商,因此积极推动移动和固定的融合,从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同时,随着电信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产业价值链的外延不断扩大,产业价值链内部也趋于复杂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终端制造商、内容及服务提供商、虚拟运营商和用户在内的庞大网络。全新的价值链蕴含着潜在的巨大商机,而竞争也会在产业链之间展开。“开放、合作、渐进”是电信产业链的生存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姚群峰 《移动通信》2003,27(8):92-97
本文回顾了电信运营模式的变迁,揭示了新型运营模式产生的背景,分析了电信运营商的产业价值链运营模式。同时指出电信运营商要建立新型运营模式必须强化产业链合作意识,注重培育产业价值链,采取适宜的具体合作模式,达到与合作伙伴的双赢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通信技术探索改变人们通信方式的途径过程中,通信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模式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SP、应用集成商、虚拟运营商等均值产业价值链细分的产物,而产业信息价值链的改变,不仅使行业信息流更加复杂,而且要求电信运营商经营决策、发展策略等均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以信息价值链为基础的电信运营商大数据策略展开研究,为现代电信运营商调整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3G产业价值链中电信运营商的定位分析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价值链的理论引出了电信产业的价值链,在此基础上对电信运营商在3G中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定位的策略.认为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应充当维系"搭台"和适时"唱戏"双重角色,即一边做好移动网络接入工作,一边有选择地进入内容、服务市场,同时要更加重视为SP、CP和客户提供双向服务.此外,电信运营商还应继续巩固自身在网络、客户与渠道资源等方面优势,成为价值链的整合者和多元合作模式的推动者,主导和引领整个价值链协同和合作.  相似文献   

7.
宋军 《移动通信》2004,28(4):45-47
本文概要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初步形成情况,描述了运营商与SP合作的策略框架,结合国外电信产业价值链发展的经验,重点从激励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业务监督与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电信运营商与SP合作的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于电信业受到Internet的冲击,未来运营商面对的主要是如何快速发展IP多媒体业务以及固定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的业务相互融合和渗透的问题。移动、固定融合(FMC)将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一条新的产业价值链将在多维互动中形成。全新的价值链蕴含着潜在的巨大商机,而竞争也会在产业链之间展开。“开放、合作、渐进”是电信产业链的生存和发展的趋势。在新的产业链中,IMS是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加快和丰富产业链建设的利器。IMS是促进FMC的关键技术,随着IMS技术的逐渐成熟,网络变得越来越开放,产业价值链更加丰富,产业链的竞争逐渐成为竞争的焦点。华为公司丘清贤所撰《华为IMS 合作伙伴计划帮助运营商主导产业价值链》一文首先分析了产业价值链主导地位的意义,然后介绍了IMS 网络架构和IMS在帮助运营商主导产业价值链方面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华为的MS解决方案和合作伙伴计划。本文对于我们了解IMS和运营商主导产业价值链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面向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竞争与商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宁 《世界电信》2010,(5):32-36
3G时代移动互联网价值链 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结构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移动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互联网公司、软件生产商、信息提供商等都希望在产业链中寻求更多环节的话语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不断演变发展。进入2G时代,基于移动带宽提高和终端功能的增强,移动增值业务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电信运营商占主导,终端制造商、网络设备商、信息服务提供商参与的价值体系,改变了过去电信运营商占据了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价值链系统的态势(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梅军 《通信世界》2003,(25):31-32
电信产业价值链是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SP)、系统集成商、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软件开发商、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部分共同组成的产业发展环境。各部分在产业价值链中有着明确的分工,产生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3G产业价值链中电信运营商竞合策略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G产业价值链将与2G时代有着显著差异,电信运营商在其中的定位也会作出调整,从2G时代价值链上的霸主垄断地位变更为新价值链中的领导者与整合者。在新的链条中电信运营商与各环节的竞争、合作关系空前复杂,尤其与其他电信运营商,内容、服务提供商以及终端提供商之间为甚。同时,合作共赢成为3G价值链的共识,随之产生了电信运营商与不同环节的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而合理的价值分配模式是电信产业链能够存在的内在维系,本文认为3G时代存在多种价值分配模式并逐一给予解读。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电信运营商的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电信集团转型口号的正式提出,一时间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电信运营商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的方向,探讨了转型给电信运营商所带来的运营模式和竞争模式的改变等问题.本文认为电信运营商未来运营的核心将是运营一个资源系统,运营商所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管道提供商,更多的是一个产业链、价值链的管理者和协调者.对于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电信运营商必须牢牢控制,而对于非核心的或者辅助性的环节,大可放心地采取外包方式,让更为专业的独立第三方运营.  相似文献   

13.
本分析了宽带消费给电信企业价值链带来的变革,指出宽带企业价值链已经由以生产为中心的业务导向型转变为以产品为中心的消费导向型,并在此基础上为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产品价值链建设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谢丹 《通信世界》2005,(41):48-48
在传统电信业务因收益被不断分薄而走向低迷的时候,IPTV为业界勾画了一张令人垂涎的新饼。众玩家涉足、多产业融合,呈现出纷杂的局面。最终市场需求决定了IPTV的机会在于众多专业化、高价值内容和应用的融台价值链合作是业务融合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在价值链中的整合能力和主导地位取决于业务解决方案和业务实现机制两方面,其中后者的挑战性更尢电信运营商在实现价值链合作中多样化的模式实践将推动产业链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演变和价值网络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近几年,电信市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信运营商期待通过建立价值链,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传统的电信价值链正在逐渐发生演变和延伸。它包含了更多的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可能引起价值链的解构,进而形成一个非常复杂、拥有多个入口和出口.包括众多产业的价值网络。为了适应这种新的环境,电信运营商必须理解自身在价值网络中的位置,重新评估他们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并在促进整个价值网络和信息社会发展的同时,赢得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电信运营企业产业价值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般产业价值链和电信运营企业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回顾了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历史,指出建设电信运营企业产业价值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迎接互联网业务提供商向电信行业提出一次又一次挑战,电信运营商推出了RCS概念。文章阐述了RCS业务技术优势和对运营商的意义所在,分析了目前全球技术标准和产业链状态,最后从产业角度论述了对于国内运营商,RCS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通信》2010,12(10):39-39
业内人士认为,整个移动支付产业价值链较长,起主导作用的电信运营商受益最为明显.而从产业发展过程而言,特别是在中国移动主推RF-SIM技术标准的情况下,RF-SIM技术标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会最先受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成熟、应用的快速增长乃至用户粘度效应的逐步显现,电信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深刻的裂变,业务与网络开始分离,博弈主体日益增多,国内电信业的竞争己开始由网络技术、价格竞争,逐渐演变为渠道和终端方面的竞争。虚拟运营业务己成为电信运营商打造新核心竞争力关注的焦点。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改变了电信市场格局,使主流运营商面临更大的冲击,竞争局面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20.
王萌 《电子世界》2014,(8):318-319
电信产业与广播电视产业等价值链的融合发展是未来电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促使产业结构链发生变化,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本文从电信行业产业价值链融合的影响入手,简单分析了其未来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