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山茶油掺入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掺伪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大豆油和菜籽油的特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可作为鉴别山茶油中掺伪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特征脂肪酸;回归预测模型相关系数(R2)较高(> 0. 99),可分别检出掺伪量4%的大豆油和菜籽油,掺伪量8%的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回收率在96. 56%~112. 88%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为掺伪山茶油纯度鉴别及调和山茶油配比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子鼻山茶油芝麻油掺假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海铮  王俊 《中国粮油学报》2006,21(3):192-197
本文采用电子鼻系统对山茶油、芝麻油的掺假(大豆油)作了检测.通过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方差分析可知,三种油脂的传感器响应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对山茶油与大豆油及其混合物检测效果较差,对芝麻油、大豆油及两者混合物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而线性判别式分析(LDA)对山茶油和芝麻油的掺假都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并优于PCA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拟对混合油脂进行定量预测,对山茶油掺假的定量预测效果较差,对芝麻油掺假的预测效果略好于山茶油,但最大绝对误差已达0.134,还不能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碱酯化处理山茶油样品基础上,采用DB-FastFAME气相色谱柱快速分离37种脂肪酸,对贵州省不同地区16批次成品山茶油脂肪酸的组成、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茶油中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α-亚油酸、二十碳二烯酸、棕榈油酸、芥酸等组成;单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73.43%,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19.08%,总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92.52%,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该研究分析了贵州省不同地区成品山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差异,为黔货出山和打造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山茶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多元掺假模型。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建模光谱波段、预处理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最优的山茶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多元掺假模型。结果所建模型性能指数均大于0.99,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均方差在0.6以内。经未知掺假样品的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二元掺假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三元掺假在6%以内,验证结果良好。结论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的检测技术快速、有效、环保,可用于定量检测山茶油的掺假。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检测市售山茶油中的掺混,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一种检测山茶油中掺入其他低值植物油的方法。实验采用GC-MS检测了市售山茶油、芝麻油、花生油以及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比较,建立鉴别山茶油中掺混这几种植物油的方法以及掺假比例的预测与验证。结果表明,GC-MS检测出上述几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其中主要的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与亚油酸,其中山茶油的油酸含量高达78.8058%,实验检测山茶油中掺入低值油比例为10%、20%、30%、45%的掺假油,且根据特定的油酸的含量建立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因此根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山茶油中掺入一种低值植物油的检测,最低检测掺入量为10%,且方法快速方便、且方法的准确率高于97%,较为灵敏。  相似文献   

6.
基于UVE-GA变量优选的山茶油可见/近红外光谱掺假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遗传算法 (UVE-GA)变量选择方法对山茶油和掺杂低比例菜籽油(1%~10%)的山茶油进行鉴别分类,并应用线性判别分析 (LDA)方法建立分类模型。结果表明:UVE-GA是一种有效的波长变量选择方法,能简化分类模型和提高分类模型精度;UVE-GA-LDA分类模型适用于掺杂2%以上菜籽油的山茶油鉴别分类,其分类正确率为100%;对掺杂1%菜籽油的山茶油鉴别分类正确率有待提高,其分类正确率仅为50%。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姜油掺假植物性豆油进行鉴定分析。姜油经甲酯衍生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
仪进行分析,检测姜油中是否含有豆油的特征成分(十八碳一烯酸、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烷酸和十六烷酸),判断
姜油样品中是否掺杂豆油。结果表明:姜油经过甲酯衍生化后,利用豆油的特征性峰,能鉴别出姜油中是否掺有豆
油,检出限可达1%。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定性鉴别结果可靠,可以为姜油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法对花生油中掺入菜籽油的定性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样进行甲酯化,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芥酸的含量,从而确定花生油中是否掺入了菜籽油。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测定芥酸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提取鲅鱼鱼油的条件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鲅鱼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鲅鱼干重含油率高达54.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51.4%。结论 鲅鱼油中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吃鲅鱼有利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牛奶中脂肪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秋萍  李瑾  冯书惠 《食品科学》2005,26(8):346-348
牛奶中高级脂肪酸经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十二碳以上的长链脂肪酸的线性范围好,相关系数为r=0.9991以上,回收率在89.0%~109%之间。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在山茶籽油掺伪检测中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选择几种较廉价植物油以不同比例掺入纯山茶籽油,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模拟掺伪山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建立由特征脂肪酸与掺入油百分含量近似线性关系标准曲线;并对计算法求出测定值进行误差分析,为实际检测时定量分析脂肪酸组分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掺伪茶油的定性鉴别方法,选取折光率、碘值、皂化值、色泽和酸价等5个理化指标作为变量,对31个茶油掺菜籽油、大豆油、米糠油、玉米油和棕榈油的样品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两种方法处理数据。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中,样品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5.55%,已含样本的大部分信息,前三个主成分构成的三维得分图(PC1-PC2-PC3)显示,31个样品在三维空间内按照掺伪种类的不同被分为5个区域,从而对油样进行识别。通过判别分析方法推测单一样品属于各个掺伪总体的概率,可实现掺伪茶油中掺杂其它植物油的鉴别,准确率达97%。   相似文献   

13.
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及掺伪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籽油富含油酸、亚油酸等功能性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较高.系统阐述了油茶籽油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调节免疫、预防肥胖及护肝等方面的营养保健作用;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法、色谱法、电子鼻技术等鉴别油茶籽油的方法,并分析了各种鉴别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应开发建立一套准确、快速、定量甄别检测油茶籽油掺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油茶籽油中掺杂菜籽油和大豆油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模型。配制不同比例(0~100%)的油茶籽油和菜籽油、油茶籽油和大豆油混合样品共256个,采集样品在10000~40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透反射光谱,模型采用交互验证和外部检验来考察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不需进行任何光谱预处理,所建立的PLS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7,训练集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504,预测集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66。应用建立的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并对预测值和真实值进行比较,在掺杂油含量为2.5%~100%之间范围内准确可靠,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纯茶油中菜籽油和大豆油掺杂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filbertone in 21 admixtures of olive oil with virgin and refined hazelnut oils obtained using various processing techniques from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geographical origins was evaluated by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SPME–MDGC).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achievable with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enough to detect filbertone and, hence, to establish the adulteration of olive oil of different varieties with virgin hazelnut oils in percentages of up to 7%. The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in which filbertone occurs in some refined hazelnut oils made difficult its detection in specific admixtures. In any case, the minimum adulteration level to be detected depends on the oil varieties present in the adulterated sample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resence of R- and S-enantiomers of filbertone could be occasionally detected in olive oils adulterated with 10–20% of refined hazelnut oil.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一种有效的潲水油鉴别方法,运用气相色谱法和峰面积校正归一化法,对5种动物油、5种植物油和5种潲水油及其精炼成分中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终确定以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短链脂肪含量、十三烷酸及十七烷酸等奇数碳脂肪酸含量作为潲水油油脂的内源性特征物质,并以此作为检测指标,结果表明:潲水油油脂中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值明显小于同种类植物油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S);短链脂肪酸在普通植物油中无法检出,但在潲水油中含量较高(0.05%~0.7%);在潲水油中检测出十三烷酸和十七烷酸等奇数碳脂肪酸(0.23%)。  相似文献   

17.
茶油的保健功能作用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美称,茶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长期食用,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和防癌抗癌的特殊功效。通过介绍茶油的脂肪酸组成、功能成分,以及保健功能作用,以促进茶油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8.
山茶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山茶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保健功能,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方便面中棕榈油主要脂肪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便面经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其中脂肪酸用KOH一甲醇快速甲脂化,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并重点对某企业生产的方便面产生异味原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论茶籽油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对茶籽油营养价值的认识,介绍了古代医书中茶籽油的功效、民间对茶籽油的认识、国际上对茶油籽的认识、茶籽油的营养成分、茶籽油对膳食平衡的作用及茶籽油的保健功能,说明茶籽油是一种营养、卫生、具有保健功能的优质食用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