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15种针织面料中选择4秤弹性伸长率差异较大的面料,通过立体构成的方法设计贴体衣身样板,并与梭织面料贴体衣身进行对比试验,介绍了试验步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贴体型针织衣身能够在面料的弹性限度下消除部分衣身浮余量,未消除的浮余量转移到袖窿、领窝等处;贴体型针织衣身样板中各针织面料横向尺寸差异较大,而纵向尺寸间的差异相对较小;针织衣身前胸围、后胸围、背宽尺寸相对于梭织表身相应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前横开领宽、前肩宽尺寸均大于梭织衣身相应部位的尺寸,胸宽、后横开领宽、后肩宽尺寸的差值随着针织面料弹性伸长率的增加而呈现负值.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松量条件下,分析7种常用针织面料和1种梭织面料包覆人台的状态.以4 cm、0、-6 cm等3种松量为例,探讨常用的不同特性针织面料在松量不同时服装原型各部位及胸部浮余量、肩背部浮余量的变化规律,介绍了试验方法与步骤,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解决工业化针织服装生产中的胸围加放量与肩、胸省关系,面料弹性性能与肩、胸省关系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7种常用针织面料和一种机织面料在不同松量条件下包覆人台的状态,探讨针织服装原型各部位及胸背部浮余量变化规律,为解决工业化针织服装生产中胸围加放量、面料弹性性能与肩胸省关系等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崔文  李小辉 《纺织学报》2021,42(4):139-143
为解决个体化女装衣身胸部浮余量获取繁琐、误差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体体型特征的数学模型。通过人体胸凸形态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取胸围和上下胸围差作为体型特征参数,基于立体几何原理构建前衣身浮余量的数学模型;随机选取实验对象对数学模型进行立体裁剪和实际样衣试穿的实验验证,并对二者所得浮余量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与实际获取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前浮余量角度可表示为胸围和胸围差的函数;依据体型特征参数构建的衣身浮余量设计方法可更为准确、高效地表征胸凸形态,满足个体化女装结构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从针织毛衫的面料弹性出发,分别探讨了线圈横向、纵向、斜向及三维拉伸形态对浮余量的影响。随着弹性利用的增多,浮余量呈减少趋势;同时结合毛衫的成形编织工艺特征,推出女装针织毛衫基本型,并进一步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了针织毛衫衣身结构平衡的处理方法,主要体现在有效袖窿深、肩斜、前后腰节长3个关键部位的结构调整与控制,并适当运用工艺缝缩处理。为毛衫板型设计向合体化、时装化、高档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选取6种不同组织结构和成分的针织面料,对这6种织物做常规性能测试,并对这6种织物做定负荷拉伸弹性测试;再通过立体裁剪获取不同弹性织物运动胸衣的基本型,对立体裁剪获取纸样衣身浮余量做对比,结合弹性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弹性面料衣身浮余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前后衣身结构如何能够达到平衡。通过研究对运动胸衣这一服装品种的实际生产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脑横机技术和M1-PLUS软件,重点对局部编织工作原理及应用进行阐述。通过局部编织具体实例,分析了局部编织模块排列对针织面料肌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局部编织单元模块进行顺次、错位、叠加排列,可以形成不同形态的针织面料镂空肌理效果;将局部编织模块与平针、四平、浮线等组织复合,可以形成鼓包、皱褶以及变化的镂空肌理效果;同时,将不同几何形状的局部编织单元模块与不同纱线结合应用,可以形成具有设计感的针织面料。  相似文献   

8.
在织造染整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吸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开发。对比了针织面料的织造结构、面料成份、平方米克重(g/m2)以及整理助剂对针织面料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以棉莱卡平纹针织面料为例,验证了洗后速干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庄立新 《纺织学报》2013,34(3):102-108
 从女装基本纸样的后片浮余量形成入手,分析了利用纸样设计、服装工艺和面料性能三个途径处理后片浮余量的多种方法。提出了女装后片浮余量结构处理应采用以“省道”、“分割线”和“褶皱”等显性而直接的结构处理为基础,结合面料塑形、工艺处理等隐性而间接的手段,通过综合考量,进行多途径、多方式的“余量位移”、“余量消解”和“余量转化”的观点,为提升女装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揭示服装结构设计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从消费者对针织内衣服用性能的需求出发,对双面异原料针织内衣面料进行探讨,包括原料选择、组织结构、编织工艺以及产品开发4个方面。连接织物正反两面的纱线结构有成圈、集圈、浮线;双面异原料针织内衣面料的贴身层所采用的原料主要为纤维素纤维及其与棉的混纺纱,外层原料有化纤混纺纱以及以纤维素纤维为载体的功能性纱线;该针织物主要用于开发秋冬季内衣和春夏季T恤等。  相似文献   

11.
无缝针织圆机机构与编织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圣东尼公司的单针筒SM8-TOP2无缝针织圆机为例.详细介绍了无缝针织圆机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包括编织机件、三角装置、给纱装置等,并结合各机构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多种组织结构的编织过程和效果,如平针添纱组织、浮线添纱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提花添纱组织、毛圈组织、褶裥组织等,最后说明了纱线捻向、纱线张力、导纱嘴位置、哈夫针盘位置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个性化、时尚化、内衣外穿因子的注入,针织毛衫的立体造型设计越来越强调"服装是人体的软雕塑"的理念.文章介绍了针织毛衫立体造型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各种面料线材、不同组织结构、不同材质组合搭配和独特的工艺设计手段在针织毛衫立体造型中的运用.旨在丰富毛衫的艺术表现力,拓展毛衫的空间造型潜力,为毛衫设计师提供更广阔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针织服装结构设计的特点和现状,运用东华原型的结构原理和技术应用方法,通过试样着装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建立了针织服装基型,并阐述了其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针织服装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人们对针织服装款式的审美疲劳,利用机织面料的结构特性将机织面料拼接在针织服装上,并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验证了针织服装款式中合理拼接机织面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通风孔和通风道设计对人体运动热生理及主观舒适感的影响,采用针织挑洞工艺与凸条工艺设计了2款运动服,在人工气候舱中进行着装人体实验,评价所研发运动服对人体皮肤温度、衣下湿度、汗液蒸发率等客观生理指标,以及主观热感觉、湿感觉、黏体感、舒适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通风孔设计的服装能显著增加人体汗液蒸发,降低衣下湿度,同时受试者的主观热、湿、黏体及不舒适感也显著下降;在通风孔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通风道设计的服装,由于衣下空气层厚度的增大,使得服装的热阻也增加,未能起到进一步改善人体热生理及舒适感的作用;在运动服的设计中,应当在控制服装热阻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通风性能。  相似文献   

16.
孙锋 《纺织导报》2005,(4):41-43
阐述了我国4种军用体能训练服的使用历史,分析了这4种军用体能训练服的织物结构特点,并提出了今后我国军用体能训练服发展的一些建议:军用体能训练服可在单针筒纬编针织大圆机上采用添纱编织方法生产,贴近皮肤的服装里层宜由细特丙纶形成,与大气接触的服装外层可由棉纤维或沟槽涤纶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绢丝为原料,在国产横机上编织唐装。介绍了设计思路,并从原料选择、编织工艺、预处理、手绣、后整理工序阐述了成衣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北京奥运会比赛服看针织运动衫研发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体育竞技场,同时也是运动装备品牌竞相展示宣传自己的舞台。各品牌大力研发推出的新型比赛服,往往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运动服装的发展趋势。列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服装品牌及其优势产品,并从款式、面料、时尚性三方面分析了北京奥运会新型比赛服的特点,进而预测新型比赛服对针织运动衫研发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main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some knitted structures such as eyelet structure, Chain stitch structure, racked rib structure, jacquard structure, float structure that rely on computer flat knitting machine technology and combined with the knitting fashion trend. It explained the knitting principle and point of process design of each organization that combined with the pattern making artwork and coil simulation diagram. And it displayed each kind of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style through the fabric physical map.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of that innovation design of current computer knitting machine fabric pattern organization.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knitting market popular trend, and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design and technology, practice and summary constantly. So it can be develop the market potential of the new computer knitting machine fabric pattern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20.
Application fields of cut resistant textile are very wide, such as, workplace, sports, transportation, and military.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lightweight and comfortable cut-proof clothes, the knitted fabric has the advantages of its structure, which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The common four forms of yarn in the knitting structure is held loop, tuck loop, float loop, and free yarn. The cut resistant mechanism of fabric is much more complex, due to their fiber and yarn intrinsic properties and fabric structure. So, cut test of fiber, yarn, and fabric is necessary, while no established standard for the cut testing of fiber or yarns exists, there are three standards used to evaluate the cut resistance of knitted or woven fabrics used in protective clothing: BS EN 388, ASTMF1790, ISO13997. Now, there are simple models on cut resistance of fabric, consisting of forces in the cutting process and contact area.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work to continue to get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sm of fabric’s cu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