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振动时效力学机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上论述了振动时效的力学机理,可供在应用振动时效法消除残余应力时对不同初始条件的工件选择工艺参数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述了目前振动时效消除构件残余应力的机理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提出当前振动时效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方法 结合当前的应用和实践 ,从宏观和微观上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 ,并就目前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 .结果 振动时效 ,实质上是金属材料内部晶体位错运动引起的 ,它在调整、均化、消除残余应力和提高构件抗疲劳和稳定尺寸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结论 该技术实用性好 ,应用前景好 ,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其机理和使用方法还必须完善 ,还必须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频振动时效的机理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振动时效的研究仅局限于低频激振的现状,研究了高频激振条件下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采用微观动力学理论,将构件内部材料颗粒间的关系视为多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分析了构件在发生高频共振时残余应力消除的过程;通过低阶模态振型和高阶模态振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高频振动时效在应力均化方面的作用.通过实验验证高频振动时效的可行性,并对比了不同频率激振条件下残余应力的消除和均化结果.结果表明,高频振动时效在消除残余应力及振后构件整体应力均化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振动时效是继热时效而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时效方法,它是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促使工件振动,达到调整、均化残余应力、稳定构件加工尺寸和精度等目的的一种工艺。振动时效由于具有设备简单、处理时间短、节省能源、稳定工件尺寸和消除残余应力作用显著等特点,近年来了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目前振动时效在国内应用已有20余年,但其应用主要在降低高残余应力,调整、均化残余应力,稳定构件加工尺寸等方面。根据近期研究,发现振动时效对提高焊件疲劳寿命、抗应力腐蚀性能以及金属材料的冲击功也有明显效果。全面综述了振动时效的效果,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振动时效的过程,实质上是金属材料内部晶体位错运行、增殖、塞积和缠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振动时效消除工件内残余应力的机理。通过力学知识对振动过程中动态参数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了激振的最佳频率为共振峰左侧的亚共振点,并利用动态参数变化规律,分析了振动时效效果进行间接判断的理论依据。对振动时效的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盘类铸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振动时效机理,应用模态分析技术,提出一种盘类铸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为了获得与铸件残余应力相一致的动应力,提高振动时效技术效果,应依据铸件的固有振型和铸件的残余应力分布特点设计铸件的振动时效工艺参数.当残余应力以径向分布为主时,应采用鼓型振型;而残余应力以周向分布为主时,应采用鞍型振型.  相似文献   

7.
振动消除残余应力的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振动时效消除工件内残余应力的机理,通过力学知识对振动过程中动态参数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了激振的最佳频率为共振峰左侧的亚共振点,并利用动态参数变化规律,分析了振动时效效果进行间接判断的理论依据。对振动时效的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振动时效消除构件残余应力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阐述了目前振动时效消除构件残余应力的机理和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提出当前振动时较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方法 结合当前的应用和实践,从宏观和微观上其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就目前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 振动时效,实质上是金属材料内部晶体位错运动引起的,它在调整、均化、消除残余应力和提高构件疲劳和稳定尺寸方面有明显的效果。结论 该技术实用性好,应用前景好,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其机理和使用方法还必须完善,还必须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铝合金构件的振动时效工艺进行了研究,对矩形截面的铝合金试件预制了残余应力,并设计了振动时效工艺的试验方案,然后在一定的支承方式下对具有残余应力的铝合金构件进行了激振。实验结果表明,激振之后试件的残余应力数值得到了降低和均化,这对振动时效技术应用于消除铝合金结构中的残余应力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大尺寸、高刚度、高性能的压力室为对象,研究了振动时效消除复杂焊接构件残余应力的激振参数优化问题。采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压力室进行振型测试,并依据压力室固有频率、振型和焊接应力分布,优化了压力室振动时效参数。采用X射线法测定压力室各测点振动时效前后的宏观残余应力。经过两次振动时效,压力室残余应力最大值较振动时效前降低了27.24%,残余应力平均值降低了21.24%,压力室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研究表明,基于模态分析优化激振参数的振动时效技术,对降低大型复杂构件焊接残余应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空整体结构件反变形校正中引入的较大残余应力严重影响工件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工艺难题,通过相应实验设计,对约束状态下工件实施振动时效处理,对振动参数进行优选,同时,研究振动时效对变形零件约束状态下应力释放与变形校正的作用机理和效果.研究表明振动时效技术可显著降低校正残余应力,并对约束状态下的变形零件起到一定的校正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消除金属构件残余应力的新方法--振动时效,应用材料力学、位错理论及机械振动理论等知识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与传统的热时效方法对比及大量的应用实例说明其在机械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论述了焊件振动消除应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指明这是一种稳定焊件几何尺寸的有效与经济的手段。正常使用的振动消除应力处理并不能显著地降低焊件中的宏观残余应力,因而它并不能取代为改善焊件使用安全性所需进行的消除应力热处理。文中介绍了这一技术的有效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金属工件的振动时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振动时效的机理研究形成的一些基本观点,指出振动时效处理的要点是选择合适的被振零件、激振器的安装位置以及零件的支承点,认为振动时效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因此,振动时效技术在国内还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爆炸消应处理在武钢高炉热风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爆炸处理技术在武钢高炉热风炉上的成功应用.爆炸处理后焊接残余应力下降60%以上,残余应力水平满足设计要求,结构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提高盖板铸件尺寸稳定性的组合振动时效方法.将一组盖板铸件采用螺钉夹板结构方式结合成低刚度的板型结构,运用模态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激振参数进行实验,对振动前后分别进行宏观残余应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