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它已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用计算机做许多的工作。这里我们介绍的是用计算机来完成化学上最基本的工作———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有氧化数法及离子—电子法两种方法。由于离子—电子法比氧化数法配平的规律性强,...  相似文献   

2.
化合价,氧化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氧化态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的配平,具有多价态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大部分都有多种反应途径和反应产物,且常因反应条件的改变而各异,该类反应的最终产物常为主要产物或较稳定的产物,同一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时,可能会出现两组以上计量系数,这将导致同一种物质在同一反应中,采用不同计量系数时,有关的计算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建议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议方程式的配平原则进行补充修正。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备考的重要一支.分析近四年的高考试卷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一般不会单独考察,而是贯穿于整个化学试卷,往往出现在选择题,化工流程图,基础实验题,以及推断题中,不论如何考察,一般和电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等相联系.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并活用配平方法,而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及应用,可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技巧的归纳总结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空气驱采油是一项对稠油油藏、中等重度及轻质油藏都可以使用的新型技术措施,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而在空气驱采油过程中,原油的物性会因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文章就空气驱过程中,注入空气后对于原油的粘度、含氧量和对饱和油性质影响,记录原油饱和压力变化,研究空气在地层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作用,其产物和反应对原油的特性所产生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分析及其比变化规律的研究并阐述。  相似文献   

5.
大庆某低渗轻质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轻质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之一是在油藏中发生低温氧化反应,低温氧化反应进行的程度将对油藏注空气开发的可行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RUSKA2370-601PVT筒中进行的大庆某低渗油田原油与空气恒温恒压氧化反应实验数据,获得轻质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为:原油氧化反应为零级反应;21 MPa,87℃时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KO2为1.2255×10-4mol/(mL.h),21 MPa,127℃时氧化反应的速度常数KO2为7.0101×10-4mol/(mL.h),原油样品的阿仑尼乌斯活化能Ea为52.1 kJ/mol。  相似文献   

6.
以碱金属盐为助催化剂的铯-铷-钒系硫催化剂,在380-520℃下SO2氧化反应机理为三步催化反应,并推导出其动力机理模型:r=(k1P^1/2o2)/(k2 k3Pso3 Pso3/Pso2)(1-Pso3/Pso2P^1/2o2Kp)。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测定了SO2氧化反应动力学数据,并利用Powell法对动力学模型进行参数估算,得到:k1=0.152exp(=62073/RT),k2=8.18exp(-2384/RT),k3=0.221exp(-18949/RT)。方差分别表明,在显著性水平0.01下,三步反应机理模型对反应速率实验值拟合较好,标准偏差为0.242。  相似文献   

7.
郑忠  胡纪华 《广州化工》1993,21(2):21-26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化学反应工程等领域中,变温条件下的固态反应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简单地介绍固态反应变温速率方程的微分式与积分式,旨在为化学工业工作者了解变温固态反应动力学提供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8.
氧化还原反应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纵观历年高考,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的高考题都会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所以我对这几个考点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总结和方法归纳。  相似文献   

9.
东晓虎  刘慧卿  庞占喜 《应用化工》2012,41(7):1135-1139
采用室内静态反应釜实验,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原油静态氧化反应特性,通过阿雷尼厄斯方程的分析方法,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结果发现,随着油藏含水饱和度的上升,饱和度零阶反应速率的假设已不再适用,地层水的存在对反应动力学参数有较大影响,原油芳香烃含量大小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A、B、C三种油样的饱和度指数n分别为0.276 5,0.297 9,0.218 8,该数值可以综合反映原油中各组分含量对低温氧化反应效果的影响;并且C原油参与低温氧化反应的持续时间长,氧化耗氧效果好,惰性气体CO2的转化率也较高,适宜于进行注空气开发。  相似文献   

10.
稠油低温氧化动力学实验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蒸汽驱是稠油开发的一新工艺。针对典型稠油油样,进行了稠油-空气的低温氧化(LTO)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温度(100~150℃)和压力(8~17 MPa)对稠油-空气氧化特性的影响。基于Arrhenius方程,确定了反应的活化能、频率因子,并给出了反应焓,建立了稠油-空气低温氧化的动力学模型,为稠油油藏注空气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低温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稠油具有很好的低温氧化活性,氧化反应速率与温度、氧气分压、原油的性质有关。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氧化反应能有效消耗氧气,产生大量CO2。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反式茴脑氧化反应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密闭压力容器跟踪反应压力变化,利用碘量法分析了过氧化物浓度,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反应产物种类。实验结果表明,压力变化显示,反式茴脑氧化过程分3个阶段:首先是缓慢吸收氧气阶段;然后是快速氧化反应阶段;最后是氧化趋于结束阶段。当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 h时,过氧化物浓度最大为85.07 mmol/kg;反式茴脑氧化反应产物比较复杂,最主要的产物有茴香醛、乙醛、茴香环氧化物、茴香二醇、茴香偶酰等,当反应温度为55℃时,茴香醛选择性达到70.36%。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压反应釜内模拟油藏条件开展稠油低温氧化反应室内实验研究,进行催化剂的筛选及催化剂的使用条件的考察。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盐 PC-1是一种理想的烃类低温氧化催化剂。确定了催化剂的使用温度和时间边界条件,分别为80~140℃之间,反应120 h 以上,该结果为现场工艺实施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阐述硫酸生产过程中SO2 催化氧化反应的平衡温度与最佳温度的确定 ,应考虑催化剂的内表面利用率和综合校正系数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针对其反应过程推导出不同催化剂的平衡温度与最佳温度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温液相法制备锐钛矿型TiO2纳米溶胶,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片表面制备TiO2纳米薄膜.XRD表征结果显示60℃热处理后TiO2纳米粒子为锐钛矿晶型,SEM、TEM图谱显示其平均粒径10~20 nm,且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制备的TiO2纳米薄膜具有光催化氧化脱色活性高、亲水性好、附着力强、耐蚀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在油品调和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进行了筛选,并对降凝降滤效果较好的D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不仅能降低柴油的凝固点,还能降低柴油的冷滤点。由于改善了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可以拓宽柴油馏程,提高柴油的收率,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A Mechanistic Study of Low 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over Cobalt Oxi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CO oxidation over Co3O4 and Co3O4/Al2O3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flow reactor and in situ FTIR studies. Cobalt oxide shows very high activity even at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a gradual deactivation takes place during reaction. The deactivated catalyst shows the presence of two different carbonate species and one graphite-like specie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deactiv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注空气催化氧化采油技术是一项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创新技术,因其气源丰富、成本低,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该文针对SZ36-1稠油,制备了5种油溶性催化氧化催化剂——过渡金属环烷酸盐,并加以筛选,得到环烷酸铜催化效果最佳。对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条件进行了初步评价。在催化剂用量为原油质量的0.2%,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 d的条件下,稠油酸值从3.96 mg KOH/g上升至13.50 mg KOH/g,黏度由2.004 Pa.s上升到11.48 Pa.s,尾气中φ(O2)由21.0%降至10.0%。向氧化油中分别加入氧化油质量1.2%的助剂SW-1和质量分数40%的水,保温50℃搅拌,生成大量表面活性剂,形成O/W乳化油,黏度最终降至0.067 Pa.s,总降黏率达到96.66%。  相似文献   

18.
低变催化剂的副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维春 《化工设计》2003,13(1):11-13
分析了低温变换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原因。提出降低副反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丁丽婷  王笛  张瑞  牟定荣 《云南化工》2010,37(6):10-12,15
采用热电偶测温装置考察了低引燃倾向(LIP)卷烟阴燃和连续抽吸时燃烧锥温度的变化,探讨了燃烧温度变化对主流烟气中CO、焦油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阴燃还是连续抽吸时,LIP卷烟和对照卷烟的最高温度没有差别,但燃烧到阻燃带时,LIP卷烟燃烧锥温度明显降低,原纸透气度大于80CU时,对燃烧温度的影响不大,该规律对烤烟和混合烟都适用;随着燃烧温度降低,LIP卷烟主流烟气中CO、焦油和烟碱释放量都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0.
评述“低温低应力工况”概念的认识;说明“低温低应力工况”在压力容器制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