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十二胺体系中金属离子对蓝晶石矿物的浮选行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aCl_2用量增加,蓝晶石的回收率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当CaCl_2用量为10 mg/L时,此时蓝晶石的回收率达到85.87%;Mg~(2+)对蓝晶石可浮性的影响规律与Ca~(2+)相比较有一定的相似处,但在相同药剂用量条件下,Mg~(2+)对蓝晶石矿物浮选的活化程度要低一些;随着AlCl_3用量的增加,蓝晶石的浮选回收率呈迅速下降的趋势,当矿浆中AlCl_3用量仅为5.5 mg/L时,此时蓝晶石浮选回收率降低到0,Fe~(3+)对蓝晶石的浮选也起到了较强的抑制作用。浮选溶液化学表明,Fe~(3+)在蓝晶石表面吸附后提高了矿物表面电性,使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减弱,同时在中性条件下Fe~(3+)可以在蓝晶石矿物表面生成Fe(OH)_3沉淀,使矿物浮选受到强烈的抑制;Ca~(2+)羟基络合物的存在导致蓝晶石矿物的零电点偏向低pH值方向移动,提高了十二胺的静电吸附力,活化了蓝晶石矿物浮选。  相似文献   

2.
蓝晶石类同质异相矿物浮选行为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哈里蒙管中研究了蓝晶石类同质异相矿物的浮选规律及行为。进一步应用量子化学CNDO/2法计算了捕收剂在矿物上吸附的能量变化和矿物表面原子的电荷分布密度,并根据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成功地解释了蓝晶石类同质异相矿物的浮选规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应用不同捕收剂时蓝晶石的可浮性。用蓝晶石纯矿物进行了微量浮选试验,用蓝晶石矿石进行了小型浮选试验。测定了纯蓝晶石表面电荷,结果发现,蓝晶石的等电点为pH5,9。在pH高于等电点时,矿物表面荷负电,可用胺类捕收荆浮选蓝晶石。相反地,在酸性pH范围,蓝晶石表面荷正电,用烷基硫酸盐捕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浮选蓝晶石比较有效。在中性和弱碱性pH范围用油酸盐可以浮选蓝晶石。用烷基磺酸盐捕收剂(AERO系列捕收剂)可以获得含58%~60%Al2O3,回收率为80%~85%的可销售的蓝晶石精矿。试验发现,在用油酸盐捕收剂时,抑制剂对脉石矿物没有效。并且,还发现矿泥对蓝晶石没有负面影响。但是,与瓷球磨机磨矿相比,钢球磨机磨矿降低了蓝晶石的浮选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弓爱君  王建森 《非金属矿》1995,(5):30-31,29
作者采用净化白矿物油的酸渣,经洗涤、中和及皂化,与多基磺酸盐合成、熟化,制得的HSZ蓝晶石浮选剂,成本低廉、性能稳定,且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若工艺中加强脱泥作业,则浮选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pH值、捕收剂、金属离子、抑制剂等对蓝晶石与石英可浮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混合矿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的调整剂浓度比与调整剂浓度,使蓝晶石品位从50.00%提高到94.26%,回收率达96.11%.  相似文献   

6.
通过表面张力测试、浮选试验和红外光谱的测定,研究了蓝晶石和石英在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系统中的浮选行为。研究结果说明了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引起的表面张力下降中的协同作用。在浮选系统中,由于这一协同作用的存在,油酸钠/十二胺的添加导致在很宽的pH范围内,浮选回收率提高。文中还分析了在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系统中捕收剂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的浮选试验,研究了无机阴离子调整剂对矿物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时,氟化钠与十二胺加入的顺序的不同对石英、黑云母两种矿物的浮选基本没有影响,对蓝晶石有活化作用;Na2SiO3与十二胺的添加顺序不同对黑云母的影响较小,对蓝晶石起到强的抑制作用,且Na2SiO3在十二胺之后添加对矿物的抑制作用更强;(NaPO3)6的添加对蓝晶石及石英均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黑云母的抑制较弱;Na2S除了对蓝晶石起到轻微的活化作用外,对石英及黑云母两种矿物的浮选基本没有影响。通过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分析了Na2SiO3、Na2S、(NaPO3)6对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矿物的抑制或活化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蓝晶石的浮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介质pH条件下,蓝晶石与伴生矿物在浮选行为上存在较大差异,构成了蓝晶石浮选的基础.蓝晶石的浮选要根据脉石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定、动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考查了淀粉对蓝晶石、石英及黑云母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在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体系中,淀粉在中性条件可以较好地抑制蓝晶石的浮选,当淀粉用量为22.5mg/L时,蓝晶石的浮选回收率仅为2.78%。结果表明:淀粉是蓝晶石反浮选的有效调整剂,淀粉对蓝晶石除了静电作用外,同时淀粉能与矿物表面的Al 3+发生化学键合作用,使淀粉吸附于蓝晶石矿物表面,从而使矿物表面亲水化,同时淀粉与十二胺能在蓝晶石矿物表面发生竞争吸附而减少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0.
对蓝晶石族矿物和石英进行浮选交互影响的规律研究,运用扩展DLVO理论分析、显微镜观察和TOC法测定药剂吸附量等手段对浮选交互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8、FeCl3·6H2O用量20 mg/L、油酸钠用量150 mg/L时,随着各粒级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颗粒间的界面力相互作用距离越小,总E-DLVO势能的负值越大,说明各粒级石英与不同粒级蓝晶石族矿物的作用力为吸引力,相互之间存在着粘附罩盖作用,又通过显微镜观察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粒级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之间确实发生了粘附现象。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之间E-DLVO作用能顺序为:硅线石与石英>红柱石与石英>蓝晶石与石英。颗粒之间的粘附罩盖是造成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浮选过程中交互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细粒级石英可以向粗粒级蓝晶石族矿物粘附,表现为矿泥罩盖;细粒级蓝晶石族矿物可以向粗粒级石英粘附;细粒级蓝晶石族矿物可以与细粒级石英粘附聚集。在油酸钠体系中,可以利用柠檬酸来有效削弱石英与蓝晶石族矿物之间的粘附罩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十二胺浮选体系中,对蓝晶石和石英进行交互影响的规律研究,运用扩展DLVO理论分析和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浮选交互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在pH值为8,当FeCl3·6H2O用量为30 mg/L、十二胺用量为80 mg/L时,各粒级石英与不同粒级蓝晶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颗粒之间的粘附罩盖是造成蓝晶石与石英浮选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邢台魏鲁地区蓝晶石尾矿中石英矿石,采用强磁-反浮选提纯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使SiO2品位为82.81%的石英经过选别后精矿的SiO2品位达到了98.73%,并对试验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3.
沭阳低品位蓝晶石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沭阳低品位蓝晶石矿石进行选矿试验,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比较了磨矿-脱泥-先高梯度强磁选后酸性浮选和磨矿-脱泥-先酸性浮选后高梯度强磁选两种流程的选别效果,最终确定采用磨矿-脱泥-先高梯度强磁选后酸性浮选流程,获得了Al2O3品位为55.46%、回收率为81.24%的蓝晶石精矿,为该蓝晶石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含铜炉渣晶相调控浮选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某含铜炉渣的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晶相调控及浮选试验研究。通过控制炉渣的缓慢冷却制度,以"包渣缓冷"的方式使含铜炉渣在1000~1250℃的温度范围内以小于3℃/min的速度缓慢冷却,可以控制炉渣粘度保持在0.25 Pa·s以下,从而保证炉渣中+20μm的铜颗粒含量大于85%。对经过晶相调控的含铜炉渣进行浮选试验,可以获得铜精矿品位29.84%、回收率94.18%的选别指标。将含铜炉渣晶相调控浮选新技术应用于大冶诺兰达炉渣选矿厂,可以明显提高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5.
研究菱锰矿与方解石的表面电性和浮选行为,浮选试验、ζ-电位测试、SEM-EDAX分析表明,在混合体系中菱锰矿溶解出的Mn2+会在方解石表面发生吸附,导致方解石表面性质向菱锰矿表面性质转化;溶液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菱锰矿溶解的Mn2+浓度大到足够在方解石表面生成MnCO3沉淀,使得两种矿物表面性质趋于相近,这是菱锰矿与方解石难以分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生物质柴油捕收剂对朔州低阶煤的浮选效果,在实验室自制反应装置上进行了响应面浮选实验.借助Zeta电位、润湿热、FTIR和XPS表征分析了生物质柴油对低阶煤浮选前后物理结构及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结果 表明:精煤可燃体回收率随着生物质柴油捕收剂添加量增大而增大,随起泡剂和超声波频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响应面模型预测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最大值为64.14%;实验值为64.12%(灰分10.57%);生物质柴油使煤的Zeta电位和润湿热降低,煤的可浮性增大;生物质柴油处理煤样的-C=O和C-O振动强度比原煤样降低,其中C-O、C=O和COO-含量比原煤泥分别降低了11.15%、10.21%和2.3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镍黄铁矿在无捕收剂条件下浮选行为及表面氧化电化学过程。单矿物浮选和循环伏安曲线结果表明,在4.0<pH<11.0时,镍黄铁矿表面容易发生适度氧化生成大量疏水性单质硫,使矿物表面疏水实现无捕收剂可浮,其对应的电位区间为110~386mV。在强碱条件下,镍黄铁矿表面前期氧化生成的疏水性单质硫易深度氧化为高价亲水硫化物致钝层,阻碍电化学反应的继续进行,使镍黄铁矿无捕收剂可浮性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乙醇胺对油酸进行酯化改性,获得油酸酯化改性捕收剂,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具有明显特征吸收峰。通过浮选机理研究,在试验用量范围内,胶磷矿纯矿物与改性捕收剂作用后接触角可达87.23°(此时上浮回收率达97.87%);油酸改性捕收剂引入亲水基团,CMC提高19.58倍,在水中溶解性增加;同时改性后的捕收剂分子截面积由7.27 ?2增大至9.51 ?2,分子截面积提高了30.81%。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对与纯矿物来自同一矿山的低品位磷矿石浮选具有较强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