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六都寨水库土石坝为例,在病险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防渗设计基础上,通过坝体渗流稳定分析验证了防渗设计方案的加固效果,并采用FMECA对其运行进行了风险分析,进一步校验了加固措施的可行性,定性评价了土石坝加固后的安全性态.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碧口土石坝安全监测系统布置和资料系列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其外部变形实测数据过程线和特征值统计表,对坝体和混凝土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时空定性分析,从而对其安全性态进行评价,并讨论了土石坝原型监测资料分析中的一些问题。综合分析认为,碧口土石坝坝体和混凝土建筑物外部变形相对较小,基本趋于收敛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碧口土石坝安全监测系统布置和资料系列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其外部变形实测数据过程线和特征值统计表,对坝体和混凝土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时空定性分析,从而对其安全性态进行评价,并讨论了土石坝原型监测资料分析中的一些问题.综合分析认为,碧口土石坝坝体和混凝土建筑物外部变形相对较小,基本趋于收敛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碧口土石坝安全监测系统布置和资料系列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其外部变形实测数据过程线和特征值统计表,对坝体和混凝土建筑物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时空定性分析.从而对其安全性态进行评价,并讨论了土石坝原型监测资料分析中的一些问题。综合分析认为,碧口土石坝坝体和混凝土建筑物外部变形相对较小,基本趋于收敛稳定。  相似文献   

5.
《水电能源科学》2021,39(7):103-106
服役条件下坝坡稳定性验算是土石坝设计与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土石坝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服役条件下库水位升降、坝体材料劣化及渗透能力的改变均对坝坡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各因素对土石坝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刚体极限平衡原理,结合Fredlund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采用简化Bishop法分析了库水位升降、材料劣化及坝体渗透能力变化等条件下某长期服役土石坝坝区土体的基质吸力及坝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坝区土体基质吸力随土体渗透系数及体积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由于材料劣化导致的抗剪参数降低会促使坝坡的稳定性降低;在水位较低时,由材料劣化导致的土石坝稳定性降低占主导作用;在水位较高时,由水位升高导致的土石坝稳定性降低占主导作用。该方法适用于长期服役条件下土石坝稳定性的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理论和方法难以全面考虑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多种因素及不能准确评价土石坝安全状态的问题,构建了更完善的土石坝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土石坝安全评估模型,从同、异、反三个方面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得到系统整体的安全状况和发展趋势.工程应用表明,该模型使用方便、快捷,分析结果合理,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工程钻爆法施工会对邻近既有建筑物产生振动影响,因此有必要评价结构体的安全。以某隧洞爆破作用对庵基山塘大坝渗流稳定性评价为例,引进并行电法技术评估大坝开展爆破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及爆破影响区外的渗流性态,并与实测的大坝水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地电场的监测成果表明,大坝电阻率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变化较小,结合测压管中的水位过程线可知,大坝在爆破施工结束后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见电阻率可反映内部渗流场的变化规律,为土石坝爆破损伤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监测设计理念和监测方法均无法满足土石坝长期安全监测的现状,提出了在土石坝内设置监测廊道的设计方法,并构建了一套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维护的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在施工期可分期实施自动化监测,及时获得绝对位移监测成果,且可在大坝整个生命期实施安全监测,为高土石坝工程安全监测及自动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准确、快速地进行土石坝稳定性分析,基于瑞典圆弧法的基本原理,分别采用等步长法和黄金分割法搜索得到多个滑裂面的安全系数。通过安全系数评价法,结合所求最小安全系数对土石坝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能判断出工程实例中的土石坝存在不稳定滑裂面。对两种算法所求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到黄金分割法比等步长法的计算精度更高、速度更快,能为土石坝稳定性分析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土石坝工程运行期海量监测数据异构、数据整合分析困难、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以BIM与GIS融合应用为核心的解决方法,同时搭建运行期物联网感知体系,利用Socket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基于此,研发了土石坝工程运行期BIM与GIS融合管控平台,打通了多维业务数据与BIM模型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对象级管理和整合分析,同时针对数字化移交、监测信息管理、安全分析预警等进行全方位三维可视化管控,促进了土石坝工程运行期的精益管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BIM与GIS融合管控平台解决了土石坝工程运行期管理过程中可视化程度低、数据信息整合困难的问题,为土石坝工程运行管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堆石坝施工期风险随施工进程而变化的问题,以水布垭堆石坝工程为例,先利用WBS-RBS对其进行风险辨识,再根据风险辨识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风险度理论计算各子工程的风险度;同时考虑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特性,将施工期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将子工程及其风险度在各施工阶段进行分配;最后对各施工阶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体风险度、平均风险度、控制性工程三个指标衡量各施工阶段的风险特性,找出了各施工阶段间的风险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为高堆石坝工程施工期动态风险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评价土石坝防渗治理方案,对实现工程安全运行、加强大坝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工程除险效果、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工程施工四个准则层出发,构建土石坝防渗治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防渗治理方案优选过程中决策者风险态度难以评估问题,引入风险态度因子对指标进行区间评价赋值,并基于博弈论优化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以某水库防渗治理备选方案为例检验该优选体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防渗治理方案的优选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土石坝的自身特点,对影响土石坝建造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不同因素占成本风险的权重.结果表明,在影响土石坝建筑成本的风险因素中,经济因素最重要,次为环境因素,最后为技术因素,并提出了控制成本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现场地质调绘、钻孔资料和已有的监测位移,Bishop法计算稳定性对施工进行指导.可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土石坝安全评价现状,依据相关规范和工程经验,按土石坝实测效应量和环境量指标划分构建两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实测效应量指标的初次评价结果,判断环境量指标二次评价的必要性及其时效性,并给出具有时效性的土石坝安全评价流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土石坝时效性安全评价能充分利用实测数据,较好地弥补了评价中的滞后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变形监测手段在超高土石坝变形监测中的适用性参差不齐的问题,通过介绍常用和新型变形监测布置、监测原理,归纳、梳理了相关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整理和分析了不同监测技术手段在高土石坝监测应用过程中的适应性与缺陷,指出了监测应用过程中需关注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传统监测手段存在叠加误差较大和应用便捷性差等缺陷,新型监测技术克服了这些缺陷,但成本控制、结构优化、长期稳定性等有待加强。对传统监测手段存在问题和新型监测技术应用优化建议进行了经验性总结,为后续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胶凝砂砾石坝施工尚无相关定额进行技术经济指导的现状,基于定额编制基础理论,以顺江堰胶凝砂砾石坝为例,对其施工的工、料、机消耗情况进行实时实地测定,采用标准差比较法和拉布斯准则对测定数据进行真伪检验,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对检验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仿真模拟,整理分析模拟数据,完成依托工程的定额编制,改善了胶凝砂砾石坝在推广初期由于典型工程和样本数据太少导致的统计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为胶凝砂砾石坝施工定额正式编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也为企业同类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土石坝现场调研与事故树分析相结合,对造成汛期土石坝洪水漫顶事故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以水库土石坝洪水漫顶作为顶上事件,对可能引发顶上事件的15个基本事件构建事故树,利用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结构重要度,对其进行事故风险程度分析。结果显示,致使土石坝洪水漫顶的最小割集合有48个,表明土石坝洪水漫顶易发生;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小径集合有3个;坝体存在隐患是控制土石坝洪水漫顶事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土力学的发展,施工技术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以当地材料为主的土石坝的建设.从国内外已建的土石坝工程统计,粗粒坝料一般占总填筑方量的60~90%.因而合理确定粗粒坝料的压实标准,对土工建筑物和地基的稳定性、坝体的设计和施工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DJ10—78)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均要求无粘性土的压实标准按相对密度确定.相对密度是根据试验求得的最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水库大坝地震监测系统不完善、不利于现阶段土石坝动力分析理论安全复核,采用Geostudio软件,结合邓肯E-B模型分析了英菲尔尼罗黏土心墙堆石坝静动力非线性、边坡稳定性及沉降量分布规律,并进行了震害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实测值吻合,可验证动力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