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激光末制导炮弹受许多随机因素影响会出现脱靶的问题,对激光末制导炮弹制导误差进行分析。给出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工作过程,建立误差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积分算法,定量分析制导误差对命中精度的影响,并给出提高末制导炮弹射击精度的措施。结果表明:在射击过程中,照射误差、制导精度、目标幅员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命中精度。该研究可为末制导炮弹的作战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导弹末制导雷达搜捕参数的设计,采用蒙特卡洛法估算了每种设计状态下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全程位置捕获概率及一次捕获概率,同时对所有统计试验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其统计参数值的估计误差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从而检验了末制导雷达搜捕参数设计的正确性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蒙特卡洛法在导弹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位置捕获概率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导弹末制导雷达搜捕参数的设计, 采用蒙特卡洛法估算了每种设计状态下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全程位置捕获概率及一次捕获概率, 同时对所有统计试验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 其统计参数值的估计误差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从而检验了末制导雷达搜捕参数设计的正确性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5.
为指导图像末制导炮弹的后期具体运用,分析其射击效率.将图像末制导炮弹的外弹道分为无控段、中制导段及末制导段,分别对每个阶段的误差、有效幅员和命中概率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条件下对固定和运动目标的射击命中概率及毁伤概率,并与普通榴弹和激光末制导炮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操纵手搜索发现目标的情况下,图像末制导炮弹的射击效率与距离关系不大,整体上高于激光末制导炮弹,对装甲类点目标的命中概率基本保持在0.7以上.该研究可为下阶段该弹的具体作战运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7.
8.
根据弹道导弹末制导子导弹用于封锁机场跑道的总体方案,探讨了子导弹经抛撒、导引飞行后,形成沿跑道方向均匀散布的控制制导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经全弹道仿真,计算出了子导弹沿跑道散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针对末制导弹药对地面目标攻击时是否加入中制导环节,研究其末段飞行过程中与目标的几何位置关系,采用快速计算与解析方法分析其打击地面固定目标时导引头对目标的角度截获。通过空中散布椭球和地面散布椭圆的近似计算得到视场角计算公式,进而建立一般的数学模型,并从统计概率角度,得到末制导目标截获概率,根据3σ原则判断是否加入中制导环节。同时研究了零控脱靶量与末制导修正距离,结果表明末制导修正能力满足零控脱靶量。仿真发现导引头开机位置距离目标逐渐变小时,视场角的置信区间先减小、后增大。计算了不同干扰因素对视场角置信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风对视场角分布的影响比侧风的影响要大。 相似文献
15.
导弹协同制导中末交接班目标截获概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定量评估空空导弹协同制导的作战效果,对协同制导条件下中末交接班目标截获概率进行建模研究.根据协同制导的信息流程,给出修正指令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协同制导的6种主要误差源及误差特性,并采用矢量法推导雷达测量误差、姿态测量误差、导航定位误差、传递对准误差和指令延时误差的传递模型,基于制导误差建立中末交接班的目标截获概率计算模型,得到截获概率与误差的定量关系,对目标截获概率和误差灵敏度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目标截获概率对指令延时误差和制导载机雷达测量误差的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搜捕方式是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核心技术,直接决定导弹能否有效捕获目标,从而对后续跟踪、命中目标产生影响。为实时评估末制导雷达的捕获能力,根据"扩展搜索图"体制的搜捕机理,建立了基于高分辨率过程仿真的末制导雷达动态搜捕过程模型。通过仿真着重分析了影响末制导雷达捕获能力的诸多因素,给出了现在点和前置点两种射击方式下缩短末制导雷达电磁暴露时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