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为适应腐蚀体系中受力试样的腐蚀速度快速测定,对指数律衰减电流的电位响应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导出指数律衰减电流极化的电位响应曲线上有极值点存在,这是用指数律衰减电流极化极值法测定金属腐蚀速度的理论基础。本文把用此方法和稳态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比较接近,同时列出了321不锈钢在0.5mol/LHCI+0.5mol/LNaCl体系中不同应力水平时的瞬时腐蚀速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恒电位一恒电流(P-G) 瞬态响应技术,研究了孔蚀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解析。由分析不同极化电位下P-G 响应曲线数据计算得到的表征钝化膜特性和稳定性的电化学参数的变化关系,提出了临界孔蚀电位E_(cp)的概念和判断与分析产生孔蚀的原因与特征的方法。用此技术测定了304SS在0.1mol/1和0.5mol/l NaCl溶液以及321SS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P-G 响应特性,并讨论了这3种腐蚀体系的孔蚀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恒电位一恒电流 (P-G) 瞬态响应技术,研究了孔蚀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解析。由分析不同极化电位下 P-G 响应曲线数据计算得到的表征钝化膜特性和稳定性的电化学参数的变化关系,提出了临界孔蚀电位E_(cp)的概念和判断与分析产生孔蚀的原因与特征的方法。用此技术测定了304SS在0.1mol/1和0.5mol/l NaCl溶液以及321SS在0.5mol/l NaCl溶液中的 P-G 响应特性,并讨论了这3种腐蚀体系的孔蚀特性。  相似文献   

4.
指数律衰减电流极化电位响应的解析及其在测定金属的瞬时腐蚀速度方面的应用黄彦良,曹楚南,吕明,林海潮(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沈阳110015)发表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2;4:264.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腐蚀科技论文讲评会优秀奖黄彦良,1996年3月生于辽宁省法库县,198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90年6月获该校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恒电位极化电流响应曲线对一种高氮不锈钢在含不同浓度Cl~-的0.5mol/L NaOH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氮不锈钢在含Cl~-的0.5mol/L NaOH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极化曲线表现出阳极钝化特征,Cl~-浓度对点蚀电位无显著影响,钝化电流密度随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Cl~-浓度增加到1.00mol/L时,高氮不锈钢表面生成的钝化膜呈n型半导体,仍具有良好的保护性,钝化膜的载流子密度随着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恒电位-恒电流(P—G)瞬志响应技术研究了多层结构钝化膜和存在吸附层钝化膜的复杂钝化体系提出了判断钝化膜多层结构的方法以及表征钝化膜不同层稳定性的特征参数,并建立了描述复杂钝化体系P—G响应特征的数学模型.研究了2205和316L不锈钢在2.5mol/LH2SO4中钝化膜的结构,以及吸附型缓蚀剂哌啶和癸胺对304不锈钢在0.5mol/LNaCl介质中孔蚀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证实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研究体系的P—G响应特征.利用提出的特征参数随极化电位和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有效地分析了钝化膜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7.
对用衰减电流极化技术测量腐蚀磨损过程中的腐蚀分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利用PRINCETON332腐蚀测量系统实现该技术的应用软件.用模拟电路及实际体系验证表明,该方法和传统的稳态方法的结果接近,这一实验技术可用于腐蚀磨损中腐蚀分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309不锈钢纳米涂层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 309 不锈钢及其溅射纳米涂层在 0.25 mol/L Na2SO4 0.05 mol/L H2SO4 和 0.5 mol/L Nacl 0.05 mol/L H2SO4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 0.25 mol/L Na2SO4 0.05 mol/L H2SO4 溶液中,纳米涂层和不锈钢形成的钝化膜的抗腐蚀能力差别较小;而在 0.5 mol/L NaCl 0.05mol/L H2SO4 溶液中,纳米涂层的耐点蚀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这是由于纳米化使涂层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更加致密、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容抗测量研究了纳米涂层和不锈钢钝化膜的电子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腐蚀机制.  相似文献   

9.
恒电位——恒电流瞬态响应技术研究孔蚀缓蚀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恒电位-恒电流(P-G)瞬态响应技术研究孔蚀缓蚀剂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解析。用此技术测定了304SS在添加癸胺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0.1mol/L NaCl溶液中的P-G响应特性。由不同极化电位下P-G响应曲线得到的电化学参数的变化关系以及长期浸泡持续P-G响应测试结果,分析了两种缓蚀剂的耐孔蚀性能。初步探讨了缓蚀剂对孔蚀发生及发展过程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电位极化、恒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法研究了X70管线钢在0.5 mol/L Na2CO3 1 mol/L NaHCO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分析了供氧状况和扫描速度等因素对极化曲线的影响。采用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研究了X70管线钢在不同供氧状况的溶液中的应力腐蚀破裂(SCC)敏感性。结果表明,X70管线钢在通高纯氮气和不通气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形状相似,但是在通压缩空气的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出现三个零电流电位,分别位于活化区、活化-钝化过渡区和钝化区;不同供氧状况下SCC敏感电位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1.
321不锈钢钝化膜孔蚀破坏的原子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方法测定不锈钢局部破坏后各种元素的析出量,研究了321不锈钢在NaCl水不溶液中钝化膜孔蚀破坏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AAS可有效地用于不锈钢孔蚀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敏化态304L不锈钢在0.5mol/LH2SO4+10(-3)mol/LCH3CSNH2溶液中晶间腐蚀存在两个敏感电位区间,一个是活化-钝化过渡电位区,另一个敏感电位区间的晶间腐蚀的临界电位值是1040mV(SCE),高于这个电位值,材料对晶间腐蚀敏感.用恒电位法可以评价材料晶间腐蚀的倾向,恒电位实验法测量的电流和电流-时间曲线的斜率越大,材料的晶间腐蚀倾向越大.  相似文献   

13.
It is verified that stainless steel AISI 321 is in the active anodic dissolution state in 0.5mol/L HCll+0.5 mol/L NaCl solution at 55℃.The SCC of the steel in the solution cannot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by passive film rupture-nepasivation theory and by hydrogenembrittlement theory.There are evidences that the fracture stress at the tip of the cracksis reduced by anodic dissolution due to its role in relieving strain hardening layer at cracktip.  相似文献   

14.
用恒载荷和恒位移试样分别研究了预蠕变对奥氏体不锈钢在成膜(42%MgCl_2)和不成膜(0.5mol/L HCl+0.5mol/L NaCl)溶液,以及黄铜在氨水溶液中应力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如用恒载荷试样,则无论是不锈钢还是黄铜,预蠕变对应力腐蚀断裂时间和门槛值均没有影响;如用恒位移试样,则预蠕变能使不锈钢和黄铜应力腐蚀门槛值成倍提高黄铜在氨水中加载阴极保护足够长时间后能抑制随后开路条件下的应力腐蚀,这归因于阴极极化改变溶液成分和pH值,而不是预蠕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磁致伸缩空蚀实验机研究了1Cr18Mn14N双相不锈钢在3%NaCl和05 mol/L HCl溶液中的空蚀行为.结果表明:在3%NaCl溶液中,低硬度的Cr18Mn14N双相不锈钢的抗空蚀性能优于高硬度的水轮机常规用材0Cr13Ni5Mo.1Cr18Mn14N双相不锈钢的空蚀破坏首先在铁素体相发生,铁素体相的失效方式为脆性失效,而奥氏体相是延性失效.奥氏体相区由滑移和孪生引起的塑性变形耗散了空泡溃灭产生的冲击能量,从而提高1Cr18Mn14N双相不锈钢的抗空蚀性能.在05 mol/L HCl溶液中,1Cr18Mn14N的抗空蚀性能不如0Cr13Ni5Mo,结果与3%NaCl溶液中的正好相反,这是由于阳极溶解和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面扫描与线性扫描技术相结合,研究了HR-2不锈钢在0.5 mol/L H2SO4+0.1 mol/L 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R-2不锈钢在该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活化电位及钝化区电位分别为:-0.4 V、-0.23 V、0.0 V ~ 0.8 V,基底保持开路电位和活化电位时,探头最大电流为9.5 nA和35.2 nA,基底形成钝化膜后探头电流明显减小;当探头电位为-0.2 V时能有效氧化基底产生的H2,0.6 V时能有效氧化基底反应产生的Fe2+,探头-基底间距为20 μm时,可较好地表征基底活性;当溶液中硫脲浓度为0.75 mmol/L时,有最佳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铁基非晶基涂层的HVOF制备及耐腐蚀性能(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工业原材料制备的铁基非晶合金、镍铬合金、碳化钨颗粒的混合粉末为原材料,采用高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铁基非晶基涂层。通过分析铁基非晶基涂层分别在1 mol/L盐酸、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动态极化特性,研究其腐蚀阻抗。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涂层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铁基非晶基涂层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而且在含氯离子溶液中,表现出比304L奥氏体不锈钢更高的腐蚀阻抗。在1 mol/L盐酸溶液中,铁基非晶基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和钝化电流密度分别为132.0μA/cm2和9.0 mA/cm2,在1 mol/L氯化钠溶液中分别为2.5μA/cm2和2.3 mA/cm2,且表现出一个宽的自钝化区间。其优异的耐蚀性能表明铁基非晶基粉末可以作为一种耐腐蚀、耐磨损的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方法研究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块体非晶合金在0.5,1,2以及4 mol/L H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比较了1 mol/L HCl溶液中非晶合金和不锈钢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块体非晶合金在各种浓度的HCl溶液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阳极极化曲线表现出明显的钝化特征.随着HCl溶液浓度的增大,其耐蚀性能逐渐下降.在1 mol/L HCl溶液中,非晶合金的自腐蚀电位高于不锈钢,自腐蚀电流密度比不锈钢小1个数量级.EIS结果显示,在开路电位下,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非晶合金和不锈钢的Nyquist图均由单一的容抗弧构成,但非晶合金的电化学转移电阻Rt比不锈钢的大2个数量级,这一结果与极化曲线结果一致,说明非晶合金在H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优于不锈钢.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浸泡法和电化学腐蚀法研究了(Ni8Nb5)99.5Sb0.5非晶在1,6mol/LHCl,1mol/LH2SO4和3%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对相应的组分金属Ni,Nb和Sb的腐蚀行为进行了比较。钝化膜的稳定性使用恒电位法和XPS深度剖析进行了研究,电化学极化测试后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Ni-Nb-Sb合金在1mol/LHCl,1mol/LH2SO4和3%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在6mol/LHCl溶液中,非晶合金的抗腐蚀性较差。在含有氯的介质中,电化学腐蚀后非晶合金表面被晶化,且有过钝化溶解。对钝化膜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在低电压下,钝化膜的生长是由扩散控制的,而在高电压下,则主要呈活化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