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温下,通过酸诱导液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出了二氧化锗(GeO2)颗粒。制得的GeO2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向前驱液中加入酸,可以诱导锗酸根离子转化成立方体型的GeO2颗粒析出。而向反应液中再加入少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后,会析出纺锤体型的GeO2晶体颗粒。  相似文献   

2.
以酸活化海泡石为缓释载体,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溶液为吸附液,通过液相吸附法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海泡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EDS能谱分析表明,酸活化不但可以除去海泡石中大部分杂质,而且还提高了吸附性能。探讨了制备工艺对海泡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溶液浓度、循环次数对海泡石吸附有效碘有较大的影响;其最佳的工艺参数为pH值5.5,溶液浓度为0.05mol/L,循环次数为6次。  相似文献   

3.
以乙酸铜为铜源,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简单的液相反应制备不同形貌的Cu2O微晶,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反应物浓度、表面活性剂种类等条件对Cu2O微晶粒径及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Cu2O微晶的生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可以选择性地制备出不同形貌的Cu2O微晶。以PVP为表面活性剂时制备的是直径约为1μm的Cu2O微球,以PEG为表面活性剂时制备的是边长约为700 nm的Cu2O立方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UV-vis光谱法,在pH=7.00环境中用摩尔比法确定了鲱鱼精DNA与镱(Yb)的结合比nDNA:nYb=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52×10^3L·mol^-1·cm^-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鲱鱼精DNA-镱(Ⅲ)配合物(DNA(Yb)3)的结合比nPVP:nDNA(Yb)3=4: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68×10^5·mol^-1·cm^-1。用双倒数法求得结合常数K^θ12℃=0.965×10^2L·mol^-1和K^θ22℃=0.218×10^2L·mol^-1,△H^θ,22℃=-1.04×10^5J·mol^-1,△rS^θm22℃=-3.27×10^2J·mol^-1·K^-1,△rG^θm22℃=-0.76×10^4J·mol^-1,该过程为焓驱动。确定了PVP—Yb(Ⅲ)与hsDNA之间为沟区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铜-乳酸体系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法制备Cu2O,分别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CuSO4浓度、溶液pH值、沉积电压、温度、添加剂等工艺参数对Cu2O形貌结构和尺寸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对Cu2O进行表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CTA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起到抑制晶体(200)面生长而促进(111)面择优生长的作用;随着CuSO4浓度的增大,Cu2O晶型由锥型向方型过渡;随着溶液pH值(8、10、12)的增大,Cu2O晶型由缺角立方晶型经过立方晶型向棱锥型转变;沉积电压的改变对Cu2O的择优生长晶面有影响,在2.0 V时晶体尺寸最大;随着溶液温度的提高,晶体尺寸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温度为60℃时,晶体粒径最大;加入浓度为2.000 mol/L的NaCl添加剂,Cu2O呈现出二十四面体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6.
α-Al2O3颗粒形貌对其坯体烧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α-Al2O3颗粒形貌及其烧结体断面显微结构的分析,以及坯体的线收缩率、密度和吸水率的测定,研究了α-Al2O3颗粒形貌对坯体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坯体在高温下产生的膨胀,对坯体的烧结致密和均匀显微结构的形成,产生了持续的不利影响。α-Al2O3颗粒形貌对坯体烧结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硫酸铜-乳酸体系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法制备Cu2 O,分别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CuSO4浓度、溶液pH值、沉积电压、温度、添加剂等工艺参数对Cu2 O形貌结构和尺寸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对Cu2 O进行表征测试。试验结果表明:CTA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起到抑制晶体(200)面生长而促进(111)面择优生长的作用;随着CuSO4浓度的增大,Cu2 O晶型由锥型向方型过渡;随着溶液pH值(8、10、12)的增大,Cu2 O晶型由缺角立方晶型经过立方晶型向棱锥型转变;沉积电压的改变对Cu2 O的择优生长晶面有影响,在2.0 V时晶体尺寸最大;随着溶液温度的提高,晶体尺寸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温度为60℃时,晶体粒径最大;加入浓度为2.000 mol/L的NaCl添加剂,Cu2 O呈现出二十四面体晶型结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Sol-Gel法制备钛酸钡粉的过程中,不同的加热温度和不同的Ti^4+与水的摩尔比例对溶胶-凝胶的形成速率以及最终制备出来的钛酸钡粉体粒径大小的影响。并在50℃的加热温度和水-Ti^4+摩尔比为1∶10,烧结温度为800℃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44.2093 nm的钛酸钡纳米粉。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采用焙烧拟薄水铝石制备高质量的γ-Al2O3的方法,并且分析了制备γ-Al2O3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干燥、成型及煅烧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煅烧条件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最终得出了制备γ-Al2O3较佳煅烧工艺条件,温度为450℃,时间为10h,升温速度为100℃/h.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来制备高质量的光学薄膜,以直流磁过滤电弧源(УВНИПА?1-001型等离子体镀膜机)技术作为制备方法镀制TiO2光学薄膜,通过在不同氧分压的条件下制备TiO2光学薄膜.利用椭圆偏振光谱仪研究TiO2薄膜的光学性能,TayloyHobson轮廓仪研究TiO2薄膜的厚度和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TiO2薄膜随着氧分压的不断提高,在400~1 000nm的波长范围内折射率变化较大,在1 000~1 600nm的波长范围内折射率变化较为平稳;其消光系数在10-3数量级上;TiO2薄膜的吸收较小;TiO2薄膜的厚度和粗糙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氧分压为1.0Pa时,薄膜的表面未观察到明显的孔洞、裂纹等缺陷,所制备的薄膜致密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细胞膜中不同脂质成分对γ-Fe2O3纳米颗粒物(nanoparticles,NPs)与膜相互作用的影响,参考真实细胞膜的脂质类型合成13种脂质成分不同的模型细胞膜,并测定γ-Fe2O3 NPs诱导的模型细胞膜完整性及膜流动性变化。结果表明,γ-Fe2O3 NPs能够吸附在膜上(甚至造成膜破碎)并诱导膜流动的增加。NPs与不同的模型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强度不同,特别是鞘磷脂和胆固醇在膜中的共存(模拟脂筏的存在)会减弱NPs与膜的相互作用,而膜中正电位点的存在增强了NPs与膜的相互作用。脂质成分的不同会造成模型细胞膜表面电荷、活性基团和脂质分子堆积强度等膜性质的差异,进而影响NPs与膜相互作用的强度。本研究为探索γ-Fe2O3 NPs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制备工艺对LiMn2O4纯度的影响机理,同时对LiMn2O4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衰减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以硝酸锂和硝酸锰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纳米LiMn2O4粉体时,前驱体的分解温度区间小,分解速度快,在焙烧过程中容易产生缺氧,使有机物发生炭化,不利于Li、Mn原子的直接结合,因而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LiMn2O4的纯度呈下降趋势,300℃预处理可提高纯度;在放电过程中,LiMn2O4颗粒表面发生立方相向四方相(a=0.576 0nm,c=0.945 9nm,轴比c/a=1.642)的相变,导致容量衰减.  相似文献   

13.
Ti-Al-TiO2体系外加不同含量的Al2O3颗粒获得了Al2O3/Ti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产物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结果表明:Al2O3颗粒多分布在基体晶界处。随外加Al2O3含量的增大,晶粒变小,但增强相颗粒团聚严重。外加Al2O3量存在一个临界值。含量过高,易造成结构疏松,不致密,形成大的气孔,且由于TiO2的活化作用,会造成外加的Al2O3颗粒烧结呈板状联结分布;含量较低,颗粒与界面的结合不够紧凑,但颗粒的结晶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Ru/ZrO2.xH2O催化剂对丙酸甲酯进行加氢反应研究,并用XRD和XPS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时机械搅拌速度、沉淀剂的种类、沉淀时溶液PH值、催化剂灼烧温度及金属担载量等因素对Ru/ZrO2.xH2O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搅拌速度、选择合适的沉淀剂以及Ru担载量能够明显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而加大沉淀时溶液PH和升高催化剂灼烧温度则对催化剂性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金属材料耐磨性与韧性之间的矛盾,以ZG35CrMo为基体,以自蔓延高温合成TiC颗粒为增强体,采用真空消失模铸造工艺制备出表面质量优良的TiC颗粒增强表面耐磨钢基复合材料,对不同C加入量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表面复合材料分为基体与合金层.当碳粉的加入量为化学计量比4∶1时,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较好,加入量过量3∶1时会造成合金层及结合面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负载量的Fe/Al2O3催化剂分别以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得,对比评价了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样品以CO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SO2的活性。研究表明,铁催化剂有较高的去除SO2的活性,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最高活性分别可以达到95%和85%左右;而浸渍法样品的活性较差,最高转化率不到60%。3种不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在低温时并不明显,在高温时明显地显示出高的负载量具有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在Si基体上制备Ta2O5薄膜,研究了退火前、500℃氧气氛退火半小时之后、800℃氧气氛退火半小时之后的Ta2O5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学性能.退火前和500℃退火的薄膜均为非晶薄膜,但500℃退火之后能使非晶薄膜结构更加致密,表面更加平整,并且给薄膜进行了补氧,提高了薄膜的绝缘性能.800℃退火之后的薄膜出现了结晶颗粒,晶界引起了大的漏电流,使薄膜的绝缘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Fe2O3为活性组分,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2O3/Al2O3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降解模拟聚丙烯酰胺(PAM)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Fe(NO3)3水溶液为浸渍液、活性组分负载量20%、焙烧时间3h、焙烧温度500℃在温度为60℃、pH=7.0、催化剂加入量为2g/L,H2O2的质量浓度为0.6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400mg/L聚丙烯酰胺废水进行降解,反应90min后废水中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降解率最高可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达86%,显示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Fe2O3/Al2O3催化剂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催化活性基本没有降低,使用寿命长.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利用废弃物高钛高炉渣,本文以高钛高炉渣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硼砂Na2B4O7•5H2O为助熔剂,AlN为发泡剂,通过 “一步法”,即同步实现发泡和析晶,在1000 ℃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通过对微晶泡沫玻璃进行XRD、SEM检测分析,及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助熔剂添加量(4~7wt.%)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物相、微观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助熔剂添加量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物相影响不大,仅为不同辉石类间转变,即由透辉石、钙铁辉石和绿辉石向普通辉石转变;随助熔剂添加量增加,体系软化程度显著增加,孔壁更密实,气孔显著增大,有连通孔形成;微晶泡沫玻璃的气孔率增大,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减小。当助熔剂添加量为5wt.%时,微晶泡沫玻璃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常压干燥技术,以钛酸丁酯和甲酰胺分别为钛源和化学干燥添加剂,在不同温度进行热处理制得了TiO2-SiO2复合气凝胶;利用XRD、SEM、EDS、BET、红外、TG-DTA分析等表征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在紫外光照射下测试了样品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