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十分重视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建设,提出要"支持天然气贸易机制创新"和"研究建立国家级天然气交易市场"。在建设天然气交易市场的过程中,有必要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欧洲国家在天然气行业体制方面与我国有相似性,并且其天然气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为此,重点梳理了欧洲天然气交易市场发展历程和思路,并分析了欧洲天然气交易市场的主要特点:①政府管理机构和民间组织各司其职;②搭建了多个虚拟型欧洲天然气交易中心;③建立了由天然气商品交易和天然气容量交易构成的天然气交易市场体系。最后,从欧洲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建设经验中总结出了对我国建设天然气交易市场有益的启示:①注意发挥各市场参与和管理主体在建设天然气交易市场中的作用;②统一、透明、公平的市场秩序极为重要;③鼓励参与和提高交易中心的流动性是建设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关键;④需要重视天然气容量市场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然气现货交易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奥林  秦园  陈雪峰 《天然气工业》2011,31(10):101-104
中国传统的天然气交易方式已难以适应供需双方因资源、市场和季节等条件变化而引发的天然气供需形势变化。为此,根据天然气现货交易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从保障天然气供需、发现天然气市场价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节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进展、市场供应与用户需求、天然气价格改革趋势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开展天然气现货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当前中国天然气市场实际和发展趋势,在中石油首次研究并提出了中国天然气现货交易的4步发展构思:①在国内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或区域天然气市场进行供需双方协商的天然气现货交易试点;②在主要天然气产区推广双边协商的天然气现货交易;③建立天然气交易市场或中心,实行跨地区的天然气现货交易和气量交接;④建立国家级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实行标准、规范的天然气现货交易。根据最初开展的双边协商天然气现货交易,提出了实施办法,包括基本原则、交易要点、交易程序和合同形式等。该研究结果对中国开展天然气现货交易和建立中国天然气交易市场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天然气产业中游管道业务将实现独立运营,势必给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改变天然气发展的格局。为此,在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各部委出台的有关油气体制改革的政策,判断了未来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管网、市场格局和价格改革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以下变化:①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上游"三大、一中、众新"的天然气生产主体格局更加明显,就近供应成为主要的供应方式,四气集中是必然趋势;②未来管道企业呈现的"一大、N区、众小"格局或将成为过渡阶段,国家管网与省级管网公司将独立运营并处于竞合关系,而"最后一公里"管道会成为建设的重点;③地下储气库的价格套利功能将会日益显现,LNG接收站是各类资本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活跃的投资项目;④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发展期,但消费模式会发生转变;⑤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区域性燃气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管输费仍将由政府定价,下游天然气终端价格将逐步放开。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天然气流通机制和价格管理方式与天然气工业及市场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价格水平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市场机制在天然气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未能充分显现,天然气与其他多个气源的协调互补机制仍未到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天然气市场的巨大容量,决定了中国可以对亚太乃至全球天然气市场产生影响。在目前全球定价规则和交易体系尚未完全确定之时,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参与国际天然气博弈,提高天然气交易市场的知情权、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全球天然气市场变化与中国天然气发展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中国天然气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系统研究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世界天然气市场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大衰退和其后强劲的复苏过程,全面、深入分析了全球天然气市场变化的趋势、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基于全球天然气长期向好的发展总趋势未改但增长速度也受到了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的判断,对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结论认为:得益于以下因素的推动,中国正迎来一波“天然气浪潮”:①国家政策要求,市场需求旺盛;②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储量和产量增长潜力大;③天然气进口能力快速增长;④天然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供应保障程度提高。最后,对如何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提出了4条建议:①坚持以国内资源为主、国外资源为辅的天然气供应策略;②建立天然气储备体系,稳定天然气供应;③继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及其形成机制改革;④开展天然气现货交易试点,规划建立天然气市场中心(交易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建勋 《天然气工业》2014,34(9):130-134
天然气是近期内唯一可能大规模替代煤炭和石油的清洁能源。中国的天然气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价格则是影响其发展的核心因素。为此,通过研究天然气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期货市场定价的特点,认识到了中国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的必要性:1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最接近理想的均衡价格;2期货市场可以发现连续的远期价格;3在合约到期日(交割日)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收敛趋同。基于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建立中国自己的天然气期货市场是可行的:1我国天然气现货市场参与者已经达到一定数量,进行期货交易的需求潜力巨大;2我国天然气管输和储备系统基本完善,交割条件已经具备;3国内期货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管理经验和人才保障;4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有望成为东亚天然气定价和交割中心。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发现天然气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7.
施训鹏 《天然气工业》2017,37(8):108-117
我国一直在推进天然气中国价格的建立,先后设立了两个天然气交易所,同时不断开放天然气市场。为了给中国天然气交易枢纽建设提供借鉴和参照,研究并总结了欧洲天然气交易枢纽发展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①欧洲天然气交易枢纽建设成功的经验包括市场自由化、竞争性的市场、管网的无歧视第三方接入、对居于主导地位企业行为的改革和管制等方面;②另外一些影响因素也非常重要,如国内天然气生产能力、贸易传统、多元化的供应以及市场供应过剩等;③政府推动政策法规变革、监管市场、改革自身的管理模式,在欧洲天然气枢纽的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论认为:①相对于欧洲而言,中国面临着既有利也有弊的条件,多源供应、国内生产能力、需求量增长等都是有利的因素,而市场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薄弱、长协合同为主、一体化经营以及供应紧张等则是不利因素;②今后中国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推进市场自由化、解绑行业以及推动第三方接入;③从微观方面来说,要通过建立交易枢纽、加强管网建设以及统筹发展期货现货市场等措施,在形成交易、期现货市场、价格报告机构和长期合同定价机制转型等方面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外近期天然气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资源及其供应潜力、市场需求预测与展望、天然气工业数据统计与分析、天然气价格分析与预测、LNG的经济问题、市场改革与重组、天然气供应安全等方面。我国天然气经济研究除了继续关注国内天然气工业动态,研究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市场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外,还应加强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潜力和供需远景、市场管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口天然气资源(包括LNG)的经济问题、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国外天然气价格变化与形成机制对我国天然气价格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基础、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天然气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对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国天然气资源、管网、天然气市场与消费结构等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虽然尚待完善,但天然气产业链具备协调快速发展的基础;从天然气供应、管网建设、市场等角度,论证了我国天然气产业链具有协调发展的广阔前景。提出了6条具有可操作性与政策前瞻性的保持协调发展的策略:①促进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制订国家层面的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划,培育以城市燃气、天然气汽车、工业用气为主导的天然气市场体系;②构建全方位的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体系;③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天然气行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抓住当前调价的良好时机,尽快建立天然气产业链各环节合理化的价格机制;⑤促进天然气消费,促使能源各子行业协调发展;⑥建立健全法规与政策体系,促进天然气产业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肖建忠  王璇 《天然气工业》2019,39(11):117-125
近年来,我国LNG现货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势头,LNG现货市场成为我国补充气源的重要渠道和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研究我国LNG现货价格的传导机制,进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定价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基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LNG现货交易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LNG现货价格与国际天然气价格、中国原油现货价格、中国宏观经济之间的传导关系及动态响应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国际天然气价格指数波动对我国LNG现货价格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传导关系,该价格指数对我国LNG现货价格的影响可达40%;②我国LNG现货价格不能直接对国际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也不能通过宏观经济运行间接传导作用于国际天然气价格;③我国LNG现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不存在价格传导关系,国内LNG现货市场与原油现货市场形成分割局面。进而提出建议:①短期合同应当基于LNG现货价格建立定价机制;②利用交易中心平台产生的现货交易价格编制和发布中国的天然气价格指数、LNG价格指数、LNG运输价格指数等一系列指数产品,争取亚太地区LNG定价权,提升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话语权;③推动LNG接收站公平有序开放,提高LNG接收站产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周璇  董秀成  周淼  麻林和 《天然气工业》2018,38(10):135-142
英国国家平衡点(NBP)开创了以虚拟交易枢纽为核心的市场运行和定价机制,并为欧盟构建一体化的自由天然气市场提供了区域市场的范本,研究英国天然气市场的运行机制,有可能为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和交易枢纽的构建提供启示和借鉴。为此,分析了英国国家平衡点、天然气市场和容量市场的运行机制,重点剖析了容量市场的监管和定价模型,并得出英国经验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启示:(1)立法先行,管网独立,分拆纵向一体化在位者,强制让出市场份额和培养新的市场主体等改革措施值得借鉴;(2)建议将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与行业内相关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3)深入研究规制经济学理论及其模型在英国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我国政府对输配气管网的监管水平;(4)我国一些省内天然气管网适合发展为以虚拟交易枢纽为基础的区域市场定价中心。结论认为:(1)虚拟交易枢纽在更大地理范围内实现了天然气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透明度、流动性和公平性;(2)虚拟交易枢纽的运行和交易较为简单,但输气管网容量市场的定价理论相对复杂,监管难度较大;(3)虚拟交易枢纽的价格仅能反映区域市场内的供需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天然气供需矛盾较突出,供暖季天然气调峰保供压力较大。为此,在分析中国天然气储运设施调峰保供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市场需求及国家能源改革政策等方面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综合调峰保供体系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天然气储运设施受制于地下储气库建库地质条件复杂、气田放大压差式调峰影响气田开采寿命、LNG调峰成本和安全风险较高、进口管道气存在着中断风险等影响因素,天然气调峰设施建设进度落后于市场发展速度,难以满足天然气调峰需求量的快速增长;(2)多种类型储气设施并存、多渠道资源供气是未来中国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常态,需要建立天然气需求淡季重储存、旺季强优化的调峰保供体系,以满足北方供暖区天然气需求量季节性峰谷差巨大的市场。进而提出了中国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应对策略与建议:(1)加快推进全国天然气输配管线建设,实现互联互通;(2)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天然气调峰设施;(3)大力发展地下储气库,使其成为天然气调峰的首要方式;(4)充分发挥LNG的调峰优势,适度发展LNG调峰设施,提升海陆四大能源通道的综合利用水平;(5)加大天然气供给侧保障力度,确保国产天然气的供应主体地位;(6)积极利用经济杠杆,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确保供气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施训鹏 《天然气工业》2017,37(4):143-149
由于和油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不能反映中国以及东亚地区其他国家天然气市场的基本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东亚地区的国家都在考虑建立自己的天然气基准价格。为此,分析了建立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应有的动力,厘清了交易枢纽的基本概念,并提出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的基本条件,即:①具备供买卖双方交易合同的交易所;②具备明确交割地的交易枢纽;③具有标准化的交易产品;④具备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包括足够数量的市场参与者。基于上述条件,分析了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的现状:①中国目前仅仅建立了功能不全的现货交易所,仍缺乏明确定义的交易枢纽,不具备形成天然气中国价格的必要条件;②多个重要骨干管网的交汇地,或者管输能力充足的主要市场,都有望在未来成为基准枢纽。最后针对形成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提出建议: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形成竞争性的天然气市场是形成基准价格的前提,在当前改革仍旧不到位的环境下,有关部门可以从理顺现货和期货交易平台的关系、建立交易枢纽着手,先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慧  周璇  杨义  刘晓娟  刘勇 《天然气工业》2013,33(3):107-112
以北京市为典型代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市场之一,以采暖和发电为主,天然气消费量大且用气峰谷波动大,是每年冬季用气高峰时期供气的保障重点。为此,在梳理其天然气消费和用气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供需平衡分析法和不均匀性分析法对2015年和2020年华北地区的年量和日量供求进行评价,以期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在考虑已知气源和新增气源的情况下,上游气源可保障华北地区的年需求量,2015年可满足高月均日用气量,但高月高日保障程度低;2020年无论高月均日用量,还是高月高日用量均无法满足。因此建议:加快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扩建或新建LNG接收站、新建输入型管线;上、下游通力合作,上游供气方承担季节调峰,可考虑加快储气库建设、不均匀采购LNG、发展可中断用户等;下游承担日调峰和小时调峰,可建设CNG、LNG等多种调峰方式,发展可中断用户等。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0年以来,亚太天然气市场的进口溢价不断走高,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迫切需要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争夺定价机制的话语权,并优先形成地区基准价格。通过对内部优劣势和外部竞争力的对比分析,结果认为,我国现阶段天然气产业政策密集推出、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开始起步、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同时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相对于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已经基本具备构建区域性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时机和条件。通过SWOT(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分析和市场化演进进程分析,提出了"依托供给格局,逐步推进天然气交易中心构建;顺应政策预期,大力推进储备体系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性利益共同体;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市场化改革与监管体系设立"的发展战略。该成果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阶段性战略路径,可为推进我国天然气交易中心的构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天然气市场面临的一次洗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天然气市场表现为:市场的开发培育加快并向国际成熟市场方向有序迈进,消费量快速增长,市场开发与管道建设交互促进,跨地区天然气管道销售量增长更快,形成了比较集中的几大天然气消费区域跨省管道,下游用户以民用、工业和发电为主,气田周边用气价格偏低并以化工项目为主;中国石油以奉献能源、创造和谐为宗旨,加强战略和供应保障研究部署,加大勘探生产力度,产量连年净增100亿立方米,积极引进境外清洁资源,努力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目前天然气的短期供需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源自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差异很大,反映天然气实际价格与价值背离;利用方向处于引导阶段,消费结构中城市燃气占有较大比例,北方冬季高峰取暖用气调峰压力很大,用户自己的调峰手段薄弱。截至2005年底,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达2.8×104km,管径在426 mm以上的输气管道76条,总长1.8412×104km。对中国天然气未来市场发展的分析结果表明:①科学与和谐发展是天然气需求继续快速增长的助推力;②资源供应趋于多源化,在一定时间内小于需求;③引进国际市场化价格将推进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并推动其价格与替代资源挂钩;④利用政策和价格机制将对用户结构产生调整作用,向城市用户和高价值的工业用户集中;⑤行业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⑥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局部市场高价值客户的竞争逐步加剧;⑦中长期天然气行业逐步市场化。进而指出了天然气市场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进口天然气价格没有与替代能源挂钩;天然气价格机制没有到位是与国际成熟市场的最大差异;天然气发电利用政策滞后;未来天然气利用增长最快区域在我国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