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利毅  李春忠 《功能材料》2000,31(6):622-624
在高温气相反应器中,利用TiCI4氧化反应制备纳米TiO2颗粒,研究了操作参数对颗粒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氧气预热温度,有利于促进成核,制备的TiO2粒径小、分布窄;TiO2粒度随着反应温度提高、停留时间延长或TiCI4起始浓度增加而增大;加入AICI3对TiO2颗粒形态有较大影响,TiO2平均晶粒尺寸随着掺铝量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TiCl4-O2体系高温反应制备超细TiO2光催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高温管式气溶胶反应器中,利用TiCl4气相氧化制备超细TiO2光催化材料,研究了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粒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粒度随停留时间延长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金红石相含量随停留时间延长而增加;当反当温度1300℃时,粒子中金红石含量出现最大值。以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为模拟废水,考察粒子光催化活性。光催化活性与粒径和晶型等形态指标有关。等效粒径36.4nm,金红石含量18.97%T  相似文献   

3.
TiCl4-O2体系高温反应制备超细TiO2光催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温管式气溶胶反应器中,利用TiCl气相氧化制备超细TiO光催化材料,研究了停留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粒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TiO粒度随停留时间延长和反应温度升高而增大;金红石相含量随停留时间延长而增加,当反应温度1300℃时,粒子中金红石含量出现最大值.以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为模拟废水;考察粒子光催化活性.光催化活性与粒径和晶型等形态指标有关,等效粒径36.4nm、金红石含量1897%TiO的活性高于商品P25和SH-1.  相似文献   

4.
对SHS/PHIP技术制备出的TIC-A12O3-Fe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TIC颗粒尺寸减小,Al2O3的分布趋于均匀.在TiC晶粒中发现少量颗粒相;在Fe粘结相中发现具有ε-AlFe3C0.69型结构的胞状相;TiC晶粒中存在大量位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掺杂 TiO2对C2A3S矿物的形成及水化性能的影响在1300℃保温1h, TiO2稳 定过渡产物CA的作用使C4A3S的形成速度降低;在1300℃保温3h,适量的 TiO2增加 C4A3S的 形成量;TiO2的含量过高,使C4A3S的形成量减少并出现 CT(CaTiO3).掺杂TiO2使C4A3S 以四方晶系的结构存在掺杂提高了C4A3S的水化反应活性,其原因是晶体结构的畸变  相似文献   

6.
纳米金红石型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利用ZnCO4包覆Ti(OH)4沉淀,500℃预焙解、使ZnCO3转变为ZnO,Ti(OH)4转变iO3然后溶去97wt%的包覆ZnO粉体,800℃焙烧,最终制得粒径约20 ̄60nm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利用TEM、XRD、ICP对粉体粒子的形貌、大小、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等离子体增强多弧镀膜装置上通过反应离子镀方法制备出了较纯净的纳米金红石相TiO2,其平均晶粒尺寸为8.5nm。通过对在20MPa下压制成形的纳米金红石相TiO2块材料介电频谱测试,发现在f〈0.1kHz的低频区,纳米金红石相TiO2的相对介电常数异常大,比传统粗晶材料提高了1-2个数量级;其介电损耗随频率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在1kHz左右出现最小值。  相似文献   

8.
用电化学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氧化物涂层成分对热分解法制备的IrO2(5)TiO2(60)Co3O4(x)RuO2(35—x)/Ti阳极材料析氯速率的影响.x值为0-13m/o时,氧化物涂层为单相金红石型固溶体,阳极析氯速率随x值增加,x值大于13m/o时,涂层中出现尖晶石Co3O4第二相,析氯速率随x值下降.  相似文献   

9.
偏钛酸作前驱体水热合成TiO2微粉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考察了偏钛酸作前驳体水热合成TiO2微粉过程中偏钛酸、正钛酸及水溶液中阴、阳离子,如PO4^3-、Ac^-、Zn^2+、NH4等与TiO2物相的关系,并探讨了阴、阳离子对TiO2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物相与前驱体偏钛酸的微结构有关,HN4、Zn^2+正钛酸及小的、低价阴离子能促进金红石物相的形成,而大的、高价阴离子则利于锐钛矿物相的形成,且影响TiO2颗粒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Ti-6Al-4V在NaAlO2溶液中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利用交流微弧氧化方法在NaAlO2溶液中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出氧化物陶瓷膜,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研究的陶瓷膜的形貌、组织和Ti、Al、O元素的分分布,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陶瓷膜的组成,所制备的陶瓷膜与基体办面结合良好,膜厚约50微米,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膜由大量TiA12O5相及少量金红石型TiO2相组成,内层膜的TiA12O5相含量显著降低,金红石则成为主体相,同时还发现少量TiO1.9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流态化CVD反应器中Ti(OC4H9)4水解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新工艺,借助于SEM、TEM、BET、XRF和EPMA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结构和包覆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流态化CVD反应器中Al2O3超细颗粒以团聚体形式存在,TiO2包覆量随Ti(OC4H9)4进料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反应温度影响不大;在包覆过程中,同时存在成核和成膜,成核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增加,成膜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12.
用电化学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氧化物涂层成分热分解法制备的IrO2(5)TiO2(60)Co3O4(x)RuO2(35-x)/Ti阳极材料析氯速率的影响.x值为0-13m/o时,氧化物涂层为单相金红石型固溶体,阳极析氯速率随x值增加,x值大于13m/o时,涂层中出现尖晶石Co3O4第二相,析氯速率随x值下降。  相似文献   

13.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金红石型TiO2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重视 。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将ZnCO3包覆在Ti(OH)4沉淀上,在500℃进预焙解,使ZnCO3转变为ZnO,Ti(OH)4转变为H2TiO3。  相似文献   

14.
流态化CVD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流态化CVD反应器中Ti(OC4H9)4水解制备TiO2-Al2O3复合粒子新工艺,借助于SEM、TEM、BET、XRF和EPMA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粒子结构和包覆过程特征。结果表明,在流态化CVD反应器中Al2O3超细颗粒以团聚体形式存在,TiO2包覆量随Ti(OC4H9)4进料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反应温度影响不大;在包覆过程中,同时存在成核和成膜,成核包覆使复合粒子比表面积增加,成  相似文献   

15.
利用Al-Ti-TiO体系放热反应,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TiAl基体和Al颗粒,成功制备出TiAl/Al复合材料.结合差热分析,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反应产物相组成分析;对Al-Ti-TiO体系燃烧反应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铝热还原反应是一个分步过程,先期发生的Al-Ti、Ti-TiO反应降低了Al-TiO还原反应的起始温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反应烧结方法,利用TiO2,Al和B粉末间的放热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Al2O3-TiB2复相陶瓷和原位生长Al2O3和TiB2弥散粒子增强Al复合材料Al2O3-TiB2复相陶瓷是密度ρ~0.8的多孔体,由尺寸约10μm的生长单元构成晶粒,在陶瓷中还含有少量的Al3Ti.Al基复合材料中原位形成的Al2O3和TiB2粒子尺寸小于2μm,在基体中呈现均匀分布,没有发现Al3Ti生成.这种原位Al基复合材料具有优于SiCw/Al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气相燃烧合成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建立了CO气相燃烧合成纳米颗粒材料技术 ,利用TiCl4 气相氧化合成粒度小于 10 0nm纯金红石或锐钛和金红石混合相的TiO2 颗粒。混合温度升高、TiCl4 进料量减小、停留时间缩短时 ,二氧化钛颗粒粒度减小。随混合温度升高、TiCl4 进料增大以及停留时间延长 ,TiO2 颗粒中金红石含量增大。在反应物中加入AlCl3 作为晶型调节剂时 ,金红石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18.
晶内型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工艺过程,利用Al2O3从γ相到α相的蠕虫状生长过程,使大部分纳米SiC颗粒位于Al2O3晶粒内,用沉淀法制得的、含有5vol%SiC的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其强度为467MPa,韧性为4.7MPa.m^1/2,与一般的Al2O3陶瓷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显示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复合电沉积法制备的α-Al2O3/Cu复合材料的性能和磨损特征,测定了Al2O3粒径在0.5~5μm,含量在4~16%时Al2O3/Cu复合镀层的硬度和磨损率,用扫描电镜对磨损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磨损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镀层中硬度随Al2O3含量增加呈线性增长,且含大颗粒Al2O3镀层的硬度略高于小颗粒镀层,Al2O3颗粒含量和粒径大小对磨损率和磨损机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原位生长Al_4C_3与外加SiC颗粒混杂增强Al(Al_4C_3·SiC/Al)和原位生长Al_2O_3、TiB_2颗粒混杂增强Al(Al_2O_3·TiB_2/Al)两种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原位生长陶瓷相在基体中呈均匀分布。Al_2O_3和TIB_2为尺寸10nm~2μm的颗粒,Al_4C_3为长度0.2μm,直径0.02μm的棒状单晶体。原位陶瓷相和Al基体之间的界面是清洁的,不存在中间过渡层。Al_4C_3和Al之间可存在的取向关系.Al_2O_3和TiB_2粒子与Al之间不存在取向关系。两种复合材料都表现出优于SiC_w/Al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