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二乙胺为例研究了胺对Ni(naph)2-Al(-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ROH)和Ni(naph)2-Al(i-Bu)3-BF3·OEt2+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聚合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对比.考察了通常条件下肢的允许含量,讨论了有胺存在时Ni/Bd、Al/Ni、Al/B摩尔比的变化对聚合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胺的含量高于20ppm时将使聚合活性和分子量降低,提高催化剂用量可以抑制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2-羟基吡啶(HL)、Tb(ClO_4)_3·6H_2O和Co(CH_3COO)_2·4H_2O在乙腈中反应,制备了[Co(HL)_4(H2O)_2](ClO_4)_2,并且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Co(HL)_4(H_2O)_2](ClO_4)_2的晶体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0.9313(3)nmb=1.1586(1)nm,c=1.2984(2)nm,β=97.24(2)°。[Co(HL)_4(H_2O)_2] ̄(2+)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2-羟基吡啶的氧原子同钴配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原硅酸四乙酯Si(OC2H5)4,五水硝酸锆Zr(NO3)4·5H2O为基础原料,以无水乙醇(C2H5OH)为溶剂,以盐酸水溶液为催化剂,利用Si(OC2H5)4的水解和硝酸锆的溶解制备SiO2和7ZrO2·93SiO2纤维凝胶,并将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得到SiO2和7ZrO2·93SiO2玻璃纤维。测定了SiO2和7ZrO2·93SiO2溶液的粘度变化,并将热处理后的凝胶纤维与玻璃纤  相似文献   

4.
复合电镀(Ni—P)—SiC的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复合电镀(Ni-P)-SiC过程,发现随镀液中SiC浓度增加,阴极极化随之增加,分散能力下降,镀液中加入混合稀土后,镀层硬度由574HV提高到602HV,相对磨损量由4.54×10^-2g/cm^2下降到3.5×10^-2g/cm^2与A3钢相对耐磨性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5.
复合电镀(Ni-P)-SiC的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复合电镀(Ni-P)-SiC过程,发现随镀液中SiC浓度增加,阴极极化随之增加,分散能力下降。镀液中加入混合稀土后,镀层硬度由574HV提高到602HV,相对磨损量由4.54×10-2g/cm2下降到3.5×102g/cm2,与A3钢相比耐磨性提高4.1倍。  相似文献   

6.
镍铁合金镀液故障处理郭绍湘(山东红旗机械厂,261031)1简介双层镍铁合金/装饰铬生产线,Ni-Fe槽液成份及工艺规范如下:NiSO4·7H2O300~350g/L,H3BO340~45g/L,NaCl15~18g/L,Fe总1~2.5g/L,Na...  相似文献   

7.
一次低烧SrTiO3基晶界层电容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Li2CO3为助烧结剂、Sr(Li1/4Nb3/4)O3为施主掺杂剂、Bi2O3和SiO2为晶界绝缘剂的SrTiO3基晶界层电容器的一次低温烧成技术。初步探索了Ti/Sr比值、施主掺杂剂、绝缘剂对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在1150℃烧成温度下,获得了εapp〉3.5×10^4;p〉1.0×10^11Ω·cm;tgδ〈1.0%;ΔC/C〈±5.0%(-25 ̄+85℃)的SrTiO3基晶界层  相似文献   

8.
实验发现稀土氧化物(Pr_6O_(11)、Nd_2O_3、Sm_2O_3)能增加Ni/SiO_2催化剂甲烷化性能。通过程序升温还原(TPR)、X-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实验手段对催化剂结构、物理化学性质、载体-助剂-金属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RE~(3+)与硅胶表面Si-OH基反应,减少了镍与硅胶间的相互作用,使NiO晶粒变小。  相似文献   

9.
用DTA法和XRD法研究了粒度为63~74μm的硫钨酸铵在氢气中的热分解机理,用Kissinger法、Freeman-Carol法和Coast-Redfern法测得硫钨酸铵热分解反应三个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53±0.5),(127±0.5),(300±0.8)kJ/mol,反应级数分别为0.8,0.6,1.5.硫钨酸铵在氢气中的热分解分四步进行,即(NH4)2WS4·H2Os→(NH4)2WO4(s)+H2O(g)→WS2(s)+2NH3(g)+H2(g)+2S(1)+H2O(g)→WS2(s)+2NH3(g)+2H2S(g)+H2O(g)→WS2(s)+W(s)+2NH3(g)+2H2S(g)+H2  相似文献   

10.
钨酸钠在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镀液中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探讨了Na_2WO_4·2H_2O对化学镀镍液的影响。局部阳极和局部阴极极化曲线说明,Na_2WO_4·2H_2O的加入对H_2PO_2~-的氧化反应和Ni~(2+)的还原反应都有促进作用,这与实际中获得的Na_2WO_4·2H_2O对化学镀Ni-W-P合金镀液具有活化作用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曲雅焕  李晓莉 《化学与粘合》1994,(4):202-204,F004
合成了含-CH2SH和-CH2SOCH3功能团的高分子载体氯化稀土配合物P—CH2SHNdCl3和P-CH2SOCH3·NDCl3.P-CH2SH·NDCl3对丁二烯聚合没有催化活性,P-CH2SOCH3·NdCl3对丁二烯聚合有催化活性.其催化体系有很高的定向效应,聚丁二烯顺-1,4结构含量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溶胶-凝胶方法制备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工艺流程为基础,利用XRD,IR及固体核磁共振(^29Si,^31P-NM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溶胶的形成及溶胶-凝胶转变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在多组分溶胶的形成过程,由Ca(NO3)2.4H2O和H3PO4反应生成Ca2O2O7和Ca10(PO4)6(OH)2(羟基磷灰石,简写为OHAp,下同),两者  相似文献   

13.
无机盐对染料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高月英  景燕 《精细化工》1999,16(2):7-10
用光度法研究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有盐溶、盐析作用的两种无机电解质(Na_2 SO_4和KSCN)对离子染料(漂蓝6B)与TX-100相互作用的影响,得到了3种体系的相互作用常数 K及临界胶团浓度 CMC。对于 ECAB+ TX- 100, ECAB+ TX- 100+ Na_2 SO_4和 ECAN+ TX- 100+ KSCN 3种体系,其 K值分别为 2550, 7532和2400dm_3· mol~(-1); CMC值分别为 2. 5 × 10~(-4),1.87×10~(-4)和1.83×10~(-4)mol·dm~(-3)。对所得结果作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4.
Ni-W/F-Al_2O_3-SiO_2催化剂的表面吸附维朱建军,林西平(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常州,213016)关键词表面吸附,分形维,Ni-W/F-Al_2O_3-SiO_2催化剂1引言催化现象与多相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催化剂表面形状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紫外光谱法测定杂多酸的酸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文华  叶兴凯 《化学世界》1996,37(9):490-492
本文系统考察了以紫外光谱配合Hammett指示剂测定杂多酸酸强度的测定条件,选择出合适的指示剂和溶剂,并测定了H_4SiMonW_(12-n)O_(40)·xH_2O、H_3PMonW_(12-n)O_(40)·xH_2O(n=0、2、4、6、8、10、12,x=16~25)两系列杂多酸在乙腈溶液中的酸强度,测定结果表明,改变杂多酸中钼和钨的配比,对其酸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固体酸催化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正丁酯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李秀瑜 《精细化工》1999,16(2):42-44
研究了柠檬酸(2-羟基丙烷三羧酸)与丁醇在固体酸催化作用下合成柠檬酸三正丁酯(2-羟 基丙烷三羧酸三正丁酯)的工艺条件,找到了一种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酯化率高的合成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4种固体酸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活性大小依次为HPW(磷钨酸)>FeCl_3·6H_2O> NH_4Fe(SO_4)_2 12H_2O>SO_4~(2-)/ZrO_2;HPW催化合成柠檬酸三正丁酯的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 尔比50:1,HPW用量3%(以酸质量为基准),反应温度110~160℃,反应时间4~5h,转化率达 98%以上,产品纯度>99%。  相似文献   

17.
4氨基吡啶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勇  刘静 《化学试剂》1998,20(4):240-241
4-氨基吡啶(Ⅰ)是有机合成和医药合成的中间体,也是合成新型降压药吡那地尔(Pinacidil)的重要原料。Ⅰ作为分析试剂,其合成路线[1]如下:NCOCOO,H2O2→NOH+·COO-COOHHCl→NOH+·Cl-KNO3,H2SO4→N(Ⅱ)...  相似文献   

18.
涂敷型铬酸盐钝化膜的结构与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D,EDXA,GDS等方法研究了镀锌钢板表面涂敷型CrO3-H3PO4-SiO2系钝化膜的成分与结构。该钝化膜是一种由CrO3,Cr(OH)3,CrOOH,ZnCrO4,ZnSiO3,Zn3(PO4)2,CrPO4和SiO2组成的凝胶网络状结构的涂敷型复合转化膜。探讨了其耐蚀机理,中性盐雾试验表明:该钝化膜的耐蚀性大大优于CrO3-SiO2系钝化膜。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镀液组成对镀层成份、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的W,P和SiC含量随着Na2WO4·2H2O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H3C6H5O7·H2O浓度的升高而降低;Na2WO4·2H2O和H3C6H5O7·H2O浓度对复合镀层的结构影响不大,但对镀层表面形貌影响较大,当Na2WO4·2H2O的浓度为90~150g/L,H3C6H5O7·H2O的浓度为150~170g/L时,可得到颗粒较细的镀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XRD,IR,SEM及29Si,31PNM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干凝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及物相间发生的化学反应。认为凝胶在烧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1)673~773K:由Ca2P2O7和Ca(NO3)2·4H2O反应生成了OHAp;(2)773~873K:由Ca2P2O7和CaO反应生成了βC3P;(3)873~973K:由CaO和SiO2反应生成βC2S。因此粉末材料的主要晶相有:OHAp,βC3P和βC2S,其中Si和P之间有相互固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