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阴帅可  杜雁 《中国园林》2012,28(1):85-87
“计无否之变化,从心不从法”,《园冶》书中较少论及其体的造园技术和方法,而是在深刻理解意境的基础上运用以境启心、以境论景的写作方法向读者阐明了因境成景,景境互融的基础设计思维,即在合理顾及地宜、人宜的前提下,发挥设计师的能力,创造出优美之景致,感人之意境,通过与其他园林古籍理论和园记历史实景的类比分析可以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2.
蔡军 《建筑师》2018,(2):51-56
《园冶》是我国乃至世界一部关于造园技术与艺术的奠基式专著。建筑是造园四大要素之一,该文献也不乏关于建筑的精彩论述,但目前学界对于其中建筑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作为《园冶》建筑研究的关键一环,通过分析《园冶》中关于建筑类型的记载内容,结合吴文化地域内古典园林建筑的调研,并与我国其他古典建筑文献进行比较,挖掘明代吴文化地域内园林建筑所着重表达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古典建筑发展脉络,特别是厘清吴文化地域传统建筑的源流及变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肇钊  陈艳  吴迪 《风景园林》2011,(6):98-100
《园冶》为世界最早记述造园的不朽著作,具有学术理论、实际运用、国际交流的重大价值,但不少内容令人似懂非懂,对造园实践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用江南园林实景的手绘图画来图释造园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法之一;而谈艺术创作的"园说""借景"二篇则用传统山水画释义,总计例图超千幅;结尾增加的"海外交流篇",附219幅传统园林设计的...  相似文献   

4.
<园冶>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造园名著.1981年陈植先生的<同冶注释>使<园冶>能够广泛流传,但由于其专业性,多少令人半懂不懂.笔者认为图释是读懂<园冶>的最佳方式,现选择7页已完成的<园冶图释>精粹掇山篇公示,敬请学界评议指教.  相似文献   

5.
对《园冶》叙述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冶》的叙述方式曾招来一些学者的批评,文章从造园的性质着眼,在探讨这种叙述方式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其对于丰满地把握"园林",有效地传达造园的"智巧"是必要的和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知应时间是藉以与自然节律同步,创造“天人合一”理想境域的必要途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梳理《园冶》中的气象、物候、风物等时间性要素;借助当代气象、物候资料,结合古代医学、民俗、文学类文献对其进行甄别,验证其科学性;凝练古代造园活动和园居生活中的遵时智慧,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园冶》是我国17世纪杰出的造园家计成所著,成书于明末崇祯四年,迄今已有360余年的历史。该书总结了我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造园规则,是中国明代典籍中最早记叙造园的文字。紫禁城始建于明代,历经清代持续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时间上看,紫禁城内的园林建筑设计应该与此书有关联;从紫禁城内园林的现状看,此书中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已经渗透入皇家园林之中。  相似文献   

8.
知应时间是藉以与自然节律同步,创造“天人合一”理想境域的必要途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梳理《园冶》中的气象、物候、风物等时间性要素;借助当代气象、物候资料,结合古代医学、民俗、文学类文献对其进行甄别,验证其科学性;凝练古代造园活动和园居生活中的遵时智慧,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园冶》在我国古典园林的理论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全书涉及造园事宜事无巨细,娓娓道来。共三篇11章专论,虽然理水的内容在文章中频繁出现,但没有一个"理水"的专门章节。因此,文章主要对《园冶》中水景的设计与处理进行一个有序的梳理。  相似文献   

10.
贾珺 《中国园林》2015,(2):106-109
明代计成的造园理论名著《园冶》中包含大量的历史典故,语句深奥,难以全盘索解。其中《兴造论》中有陆云精艺一句,存在疑义,各家注释未臻完善。通过仔细审读原文3处相关记载,针对《〈园冶〉陆云精艺句疑义试析》一文所论证的陆云精艺应为陵云精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此处的陆云实为人名而非建筑之名,并对陆云代表作《登台赋》的写作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解读,以供参证。  相似文献   

11.
张薇 《中国园林》2004,20(6):11-11
中国被称之"世界园林之母",其琳琅满目的植物及璀璨的造园艺术,被列为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之一.在中国古代众多的造园家和造园文献中,晚明·计成及其所著<园冶>,是杰出的代表.计成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造园家,而且是卓越的造园理论家.他所撰著的<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是我国造园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名著.<园冶>的写作背景扑朔迷离,内容丰富多彩,风格仪态万千,而其刊行、流传、湮没、重现的曲折经历,更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2.
李桓 《中国园林》2013,29(1):65-69
考察了《园冶》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并再考了《园冶》对现代造园学的启示。考察范围具体为:1)《园冶》在日本的传播;2)《园冶》的现代版和诸版本的比较;3)日本造园学最近的趋势;4)再探《园冶》之精华。结论为:《园冶》在历史上对日本的造园学、文学和美术等领域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营造学社的版本面世之后又对日本有过新的影响,但在与原版的对照与校正方面尚存疑点;传统的造园学在向现代接轨中尚存的问题,但《园冶》中的基本概念在现代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园冶》的“入境式”设计、写作与解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绍增 《中国园林》2012,28(12):48-50
物我混一的入境式与主客分离的图面式,是传统中西园林设计和思维方法的根本区别。《园冶》作者计成的园林营建工作方法是入境的,《园冶》一书的写作方法也是入境的,正确理解《园冶》的读书方法同样应该是入境的。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看,入境式的环境设计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园冶》与《作庭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劲韬 《中国园林》2010,26(3):94-96
日本园林的基本山水框架是由中国直接继承过去的,但意境、风格却与中国园林有很大不同。《作庭记》作为东方园林史上最早的专著,反映了早期日本园林的基本风格;而《园冶》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造园专著,则更多地反映了明代以前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通过比较2部著作在理石、理水手法和园林意境等方面的差别,得出中国园林重品赏和文学化表达,视造园如作地上文章;日本园林则更重视具体技术手法和自然风格。  相似文献   

15.
陈动 《上海建设科技》2014,(2):52-54,69
从规划、设计和施工三方面探讨了《园冶》对上海园林绿化建设的影响,以及上海园林绿化建设实践对《园冶》的继承。认为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部分指导思想和原则与《园冶》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上海的园林绿化建设在设计思路、植物和园林小品应用上借鉴了《园冶》表现手法;在园林建筑和小品、假山施工方面,仍有《园冶》影响的痕迹[1]。  相似文献   

16.
查前舟 《四川建筑》2004,24(6):27-28,30
《园冶》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影响远及海外,但目前我们对她的认识尚停留在其窠臼的浅层次上,国内学者大多将其作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资本,很少有人用现代景观规划理念将其加以发展、引申,这显然无益于我国景观规划理论的发展。文中旨在对其造园思想加以提炼.在现状认识加以总结的基础上作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园冶》中的水景理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曦  孙晓春 《中国园林》2009,25(11):20-23
<园冶>是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全书共三卷11篇专论,书中多篇虽涉及"理水"的内容,但是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理水"专篇.主要对<园冶>各篇中与"理水"有关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与水关联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寄托、意境的追求、水体形态与结构布局和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因借关系4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结合江南古典园林中的部分实例进行说明,力求<园冶>水景理法能有相对完整、清晰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顾孟潮 《风景园林》2011,(6):155-155
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集诗人、画家与园林设计师于一身的计成,完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园林学理论专著《园冶》。  相似文献   

19.
张大鹏  张薇 《中国园林》2013,29(1):70-75
《园冶》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名著,内涵丰富,极具研究价值。通过在主要搜索网站和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发现近代以来,《园冶》研究文献包括17本著作和155篇论文。首先梳理分析研究成果,总结出《园冶》研究历经起步奠基、渐进发展和纵深发展3个阶段;继而从《园冶》注释及商榷、园林美学、造园理论、技艺和实践以及《园冶》文化等方面归纳主要学术观点,理清《园冶》研究发展脉络,洞悉研究态势;最后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以期明确《园冶》更为丰富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夏丽森 《中国园林》2012,28(12):43-47
计成的《园冶》在欧美的传播与西方学者和园林爱好者对中国园林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20世纪上半叶,童寯于1936年首次以英文文章提到《园冶》,直接影响到瑞典学者喜龙仁将部分英译文于1949年发表。玫萁.凯瑟克1978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园林的著作也让更多读者认识了计成,此后,西方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迅速发展。1988年出版了《园冶》英译本,1997年出版了法译本,受到学术界内外读者的欢迎。《园冶》设计原理亦体现于西方一些中式庭园。目前欧美学术界有关中国园林历史、文化的研究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