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解决不同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问题,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综合效益,研究了面向不同投资主体的分布式光伏运营策略。首先建立了分布式光伏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然后选取用户和能源投资商两种典型的投资主体,分别建立了业主运营、委外运营和合作运营3种模式下的经济性评估模型,重点研究投资主体、用户和第三方运营公司等利益主体的经济效益,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分布式光伏的最优运营策略,并给出了最低电价补贴。算例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在不同运营模式下均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能源投资商为投资主体时,分布式光伏整体效益更大,利益相关者更多,最低电价补贴更小。  相似文献   

2.
李蕊 《电网技术》2017,(6):1748-1758
鉴于近年来光伏的迅速发展,以及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项目面临的成本及运营问题,建立基于不同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方式和不同商业运营模式的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分布式发电/微电网项目的综合效益分析流程图,并进行实际工程的算例分析。该方法弥补了分布式发电经济性分析较为粗犷的缺点,考虑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的收益和成本,综合考虑复杂电价体系下采用不同运营主体的收益,以及初始投资、运行维护、投资回收期等成本因素对分布式发电项目经济性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优的运营模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布式发电项目经济性评价中是有效的且准确的。结果表明采用由分布式发电商进行电源投资,由电网企业负责用户配电网或微电网的运行、维护和售电的运营模式是盈利水平最高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分布式电源规划仅考虑单一利益主体,且未考虑需求响应,无法兼顾各市场主体的利益需求且忽略了负荷的调节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多主体利益和需求响应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首先,结合电源侧的环境成本和用户侧的需求响应,分别以分布式电源发电企业、配电公司、电力用户的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各自的优化配置模型。其次,根据三者的利益关系,构建可同时兼顾三者净收益的综合优化目标,并采用二阶锥规划方法进行求解。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作为算例,结合某地区电网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配置模型可有效提升各主体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且可保证主体间的利益均衡,有助于提升电力市场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鉴于近年来光伏的迅速发展,以及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项目面临的成本及运营问题,建立基于不同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方式和不同商业运营模式的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提出分布式发电/微电网项目的综合效益分析流程图,并进行实际工程的算例分析。该方法弥补了分布式发电经济性分析较为粗犷的缺点,考虑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的收益和成本,综合考虑复杂电价体系下采用不同运营主体的收益,以及初始投资、运行维护、投资回收期等成本因素对分布式发电项目经济性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优的运营模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布式发电项目经济性评价中是有效的且准确的。结果表明采用由分布式发电商进行电源投资,由电网企业负责用户配电网或微电网的运行、维护和售电的运营模式是盈利水平最高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配电网中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由用户或新能源供应商建设,改变了分布式电源所有权归电网所有的供电模式。在电网运行中,分布式电源拥有者以自身收益最大为目标,发用电不受电网统一调度,形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以电网收益最大为目标的传统调度方式将不再适应于含多利益主体的电网运行新环境。该文以独立利益主体与配电网的联合运行效益最优为目标,提出了虚拟微网的概念,通过构建主动配电网联合优化调度平台,建立了独立利益主体与配电网的双层优化模型;下层进行各利益主体的独立优化,上层协调优化各利益主体与配电网的功率冲突;提出了细胞膜–粒子群优化算法(cell membrane-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PSO)新型并行混合算法,基于改进的IEEE 14节点配电网,展示了算法的有效性与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闫湖  黄碧斌  洪博文  李琼慧  孙充勃 《中国电力》2020,53(5):122-127,134
新电改下园区成为电力改革重要实验区,在增量配电分开、多元源荷广泛接入情景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投资界面出现了分化,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投资效益分析变得错综复杂。首先分析了新电改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运营的影响,基于不同投资分界面提出了4种运营模式,包括分布式电源发配售一体、分布式电源发售一体、配售一体和配网单营;其次构建了面向多主体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投资收益量化模型;最后根据实例案证,对比分析了四种运营模式下多主体投资收益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应用分布式能源的大力支持,以及放开增量配电网投资业务的稳步推进,增量配电网的运营管理及规划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基于非合作完全信息博弈理论,构建分布式能源运营商、电网公司与电力用户的友好互动关系,兼顾系统经济性与用户用电满意度,对用户制定用电策略进行正向引导,并视为用电需求,进而优化分布式能源出力,制定电网公司售电定价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可以在有效提高用户舒适度的同时,实现增量配电网各主体经济利益趋于最优,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间算术的含分布式电源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负荷波动性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含分布式电源电网无功优化方法。介绍区间数和区间算术的概念并建立区间潮流模型;建立含分布式电源电网区间无功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给出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区间无功优化模型的步骤;最后通过Matlab对一个修改后的IEEE14节点系统进行区间无功优化仿真计算,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单一潮流断面进行无功优化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区间算术的无功优化方法能够在计及电网不确定性因素情况下,使得电网趋优运行。  相似文献   

9.
面对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化石燃料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技术政策驱使下,大规模的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接入配电网。但是,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增加了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和市场交易难度,同时,对配电网保护、运行机制和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经济性、环境效益和可靠性等方面分析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经济型运行特性,对于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参与电网电价机制和需求侧响应,提出了响应模型,进而更好地服务电力用户。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陕西省部分区域既存在众多分布式能源企业,又聚集了大量工业用户的现状,结合虚拟电厂与能效电厂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实践,提出将高载能企业与附近分布式电源集合而成为能效聚合体的新思路。首先系统地介绍了能效聚合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并依据电力供需关系详细分析了能效聚合体在陕西电网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对陕南、陕北的2个典型区域进行了能效聚合体的方案设计和效益评估,证明了其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市场环境下,随着分布式电源(DG)的广泛接入,DG运营商成为配电网中新增的利益主体。当DG运营商在进行DG规划时,如何根据配电公司可能的投资行为采取最优的决策方案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个考虑DG运营商和配电公司不同利益需求的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的上层为DG运营商的DG选址定容规划,下层是对配电公司无功电容器选址定容规划和购电策略制定的预测,并研究了DG规划与无功电容器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文中还提出了主动管理费用(AMF)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对DG和无功电容器的规划结果以及各个利益主体的目标所产生的影响。通过Levy飞行杜鹃搜索(LFCS)算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述模型可以反映双方的利益博弈关系,合理制定AMF可以促进DG的消纳。  相似文献   

12.
综合能源服务作为电网企业增值服务重点开发的领域,研究其在计及不确定性因素情况下的投资决策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的投资效益。从综合能源投资者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区间线性规划和可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园区型综合能源系统投资决策方法。首先,采用区间数的方式对负荷和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构建基于区间数的综合能源系统不确定性规划模型,求解得到年综合成本和年碳排放成本;然后,综合考虑园区的经济性指标和环保性指标,选取TOPSIS法对多个投资规划方案进行排序,统筹筛选出综合经济性和环保性的最优方案。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辅助综合能源公司做出合理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潮流的含电动汽车配电网内分布式电源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分布式电源(DG)和电动汽车的大量发展,对接入配电网的电动汽车与DG进行协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协调配电公司、DG投资商和公共社会三者之间利益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了配电公司的运行费用、DG投资商的投资费用,以及DG的环境效益和电动汽车入网(V2G)所节省的电网投资等社会效益,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含V2G配电网中DG优化规划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混合编码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在优化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负荷预测值的不确定性、风电源的输出功率的随机性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的不确定性,提出了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系统最大功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基于半不变量法的随机潮流算法对规划模型中的约束条件进行了检验。最后,以某实际配电网系统为仿真算例,在不同置信水平约束下对该系统内DG分别进行了优化规划,验证了文中所建数学模型及相应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配电网中可入网电动汽车(V2G)、负荷和分布式电源(DG)输出功率的波动性,进行配电网优化规划。以协调配电公司和分布式电源投资商(包括V2G)两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引入V2G和DG的发电环境效益作为协调因子;以配电公司和投资商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计及V2G和DG的配电网随机潮流计算结果进行约束条件的检验,建立了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含V2G和DG的配电网随机规划数学模型。应用基于混合编码的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算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模型所建的配电网网架,能更好地接纳V2G的前提下取得最优经济性,并且协调配电公司与V2G和DG投资商之间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综合能源系统(IES)潜在的可靠性价值,延缓电网投资,降低供能成本,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配电网-多IES协调规划模型。确立配电网投资运营商(DSO)与IES投资运营商在供需互动下的主从博弈关系;利用奖惩协议提出考虑可靠性差异的DSO电价定价模型,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建立主从博弈规划模型,上层领导者DSO以利润最大为目标同时优化电价制定和扩展规划策略,下层跟随者各IES投资运营商以成本最小为目标同时优化规划和运行策略;通过算例验证了主从博弈规划方法能够提高各主体的经济效益,降低整体供能成本,同时分析了用户可靠性需求变化对各主体投资规划以及整体供能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力增值服务是指根据用电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标准化服务范围的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价值增长为目标,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和真诚规范的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给电网公司带来短期或长期的利益,从而实现用电客户和电网公司的双赢的局面。阐述了电力公司五大服务的定义和特征,对比分析了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的价值影响,并就增值服务的范围进行了分析,从而给电力公司以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其并网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发电因其投资省、发电方式灵活、与环境兼容等特点,日益普遍地与大电网联合运行,给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带来巨大的变化。大力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将是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研究分布式发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概述了国内外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简要介绍了分布式发电的概念及几种新型分布式发电技术,分析了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及分布式发电并网对电力系统规划、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对分布式发电的未来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船舶在靠港期间采用辅机发电产生的巨大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使得沿海港口的节能减排工作日益紧迫,利用岸电进行电能替代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在大量调研收集数据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岸电系统,分析了整套岸电系统的建设、改造、运营成本并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使用岸电后电网公司、港口、船舶和政府四方的成本效益并计算最优岸电电价使得四方或其中三方利润最大。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分析政府补贴率、岸电利用小时数、最优岸电电价与各方利润之间的关系。从最优岸电电价、岸电系统投资额、各方年利润、投资回收期和环境效益的角度,比较了海港岸电、长江岸电、湖泊内河岸电的特点。理清了岸电建设运营中各方的成本、效益关系,为政府、电力公司、港口、船舶的岸电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电地区电网建设不仅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还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针对以电网延伸与可再生能源发电2种建设方式为主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问题,在深入分析其建设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无电地区电网投资在项目与政策方面存在的风险.分别针对电网延伸、可再生能源发电2种建设方式提出相应的、可行的投资模式,分析各模式所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及各主体权责,对比模式间的优势与挑战,以期拓宽无电地区电网建设的融资渠道,协调主体间的利益,取得相关政策的扶持,为无电地区电网建设提供投资决策依据,推进无电地区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电源发电商与配电网公司利益共赢是促进能源战略落地的重要保障.文中提出了一种计及配电网停电损失的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方法.上层模型以DG发电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基于网损灵敏度方法确定DG候选安装位置,对DG的选址和定容进行优化;下层模型以配电网公司净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孤岛划分方法动态优化分段开关安装位置,减少配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