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掌握铁矿粉的烧结制粒性是进行制粒工艺参数优化以保证混匀矿优良制粒效果的基础,确定铁矿粉颗粒特性对其制粒性的影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工艺理论问题。通过微型圆筒制粒法研究铁矿粉的圆形度[(Ψw)]、气孔率[(P)]、润湿性[(cosθ)]以及粒度分布对其制粒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方法预测混匀矿的制粒性。结果表明,铁矿粉的圆形度和气孔率对其制粒性有负面影响,而提高润湿性则有利于铁矿粉制粒;铁矿粉粗颗粒群的制粒性与其等效表面积呈反比,细颗粒群的制粒性与其黏附粉与中间粒级的比值[(R<0.25 mm/0.25~1.00 mm)]呈正比;混匀矿的制粒性可以根据各组元的配比和颗粒特性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3.
镜铁矿粉在铁矿烧结混合料中的制粒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镜铁矿粉在铁矿烧结混合料中的制粒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对制粒效果有显著的影响,随着镜铁矿粉配比增加,适宜制粒水分逐渐降低。不同配比镜铁矿粉的制粒动力学研究表明:制粒时间小于3 min时,镜铁矿黏附率快速增长;制粒时间大于3 min时,镜铁矿黏附率趋于稳定。随着镜铁矿粉配比增加,达到黏附平衡所需时间延长。因此,延长制粒时间是改善高配比镜铁矿粉制粒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准颗粒黏附层微观结构研究表明:镜铁矿颗粒呈散点状分布于黏附层中,微细粒级褐铁矿粉颗粒作为黏结剂使黏附层具有一定的强度,促进镜铁矿粉的黏附。镜铁矿粉与制粒性能优良的褐铁矿粉合理搭配使用,有利于改善制粒效果,提高镜铁矿粉配比。 相似文献
4.
将部分乃至全部精矿粉经圆盘遗球机预制成3~7mm的小球后,再与其他原、燃料及返矿配合混匀进行烧结,可有效地提高全精粉烧结的产质量。本文阐述了该工艺的实验室研究结果,井结合马钢二烧3号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该工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介绍了重钢铁矿粉混匀工艺特点及初步效果,研究了有关问题,提出了加强一次料场管理,完善工艺设施和工艺制度,可进一步提高混匀效果。 相似文献
7.
8.
针对镜铁矿精粉成球性及可烧性差的特点,采用分流预成型强化制粒工艺对进口镜铁矿精粉制粒及烧结性能开展研究.与常规制粒工艺烧结指标相比,采用分流造球强化制粒烧结工艺,焦粉配比从4.85%降至4.20%,利用系数从1.44 t·m-2·h-1提高至1.71 t·m-2·h-1,转鼓强度从57.60%提高至63.80%,固体燃耗从76.46 kg·t-1降至65.24 kg·t-1;采用分流辊压预成型强化制粒烧结工艺,焦粉配加量从4.85%降至4.70%,利用系数从1.44 t·m-2·h-1提高至1.64 t·m-2·h-1,转鼓强度及固体燃耗基本不变.因此,分流预成型强化制粒工艺较常规制粒工艺能显著改善镜铁矿烧结性能.其作用机理为:镜铁精矿经分流预成型后能改善混合料的透气性,降低焦粉配比,提高烧结料层氧位,生成更多的铁酸钙及赤铁矿,所得成品烧结矿结晶完善,矿物之间胶结紧密,内部气孔由不规则大孔变为总体分布较为均匀且大小适中的规则球形,改善了烧结矿的强度和还原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根据鞍钢原料条件采用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烧结配加含中等程度结晶水的铁矿粉烧结实验,研究了该粉矿配比对烧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中等程度结晶水的进口铁矿粉配比为10%~30%时,通过调整配碳量,可以得到满足高炉要求的烧结矿.经过优化,该进口粉矿的最佳配比为15%,燃料配比为5.4%~5.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摘要:烧结原料需经过制粒处理以确保高效低耗的烧结生产,即在水或其他粘结剂的参与下混合料颗粒在相互运动、碰撞中形成粒度更大且粒度分布更窄的聚团颗粒体。制粒效果受制粒设备参数和铁矿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因而合适的制粒工艺和铁矿粉优化配置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阐述了制粒现象的基本理论,综述了制粒过程中颗粒聚结长大的作用力以及颗粒的长大机制,制粒工艺参数如加水量、搅拌动能、制粒时间等和铁矿石的粒度组成、表面性质、颗粒形貌等性质对制粒效果的影响规律。相关结果为系统深入理解铁矿粉制粒过程以及高效生产优质准颗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徐爱民 《工程设计与研究(长沙)》1995,(1):32-39
本文提出了一种铁矿粉烧结造块新工艺,即改现有带式烧结机的抽风式烧结为鼓风式烧结,详细论述了该新工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并举例对两种工艺进行了综合性比较:新工艺在风机节能、余热利用、延长台车寿命等方面优于现有技术,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