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油降粘剂SL的合成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正交实验法以降粘率为考核指标 ,对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型油溶性降粘剂SL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得到较佳的条件为 :以丙烯酸十二酯为大单体 ,丙烯酸十二酯与其他不饱和酸酐及不饱和酸酯的摩尔比 4∶1∶1,引发剂用量 5 % ,链转移剂用量 5 %。加入 2 g/LSL 5的辽河冷东 2号油 ,5 0℃的降粘率为 38.1%。  相似文献   

2.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稠油油溶性降粘荆被认为是解决稠油开采和输送问题最有前途的方法。本文讨论了捌油高粘的内在根本原因,并通过加荆前后对稠油粘温曲线的对比、透射电镜图像的对比以及DSC曲线的对比,分析稠油加荆前后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进一步提出了油溶性降粘荆的降粘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辽河油田洼82块3929井特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法测定了该井特稠油乳化 最佳HLB值,优选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元醇醚和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最优复配比例,研制开发出适用于该油品特性的特稠油水基降粘剂优化配方.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降牯剂对于洼B2块特稠油不仅具有良好的降粘性能(降粘率99%以上),而且与联合站破乳剂相配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油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机理,介绍了降粘剂的种类及合成降粘剂的典型单体;综述了稠油油溶性降粘剂国内外研究应用的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国外降粘剂在国内油田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溶性降粘剂研制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油溶性降粘剂的发展方向.分析认为,降粘剂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原来酯性分子骨架上引入具有极性基团或表面活性的侧链等.  相似文献   

5.
稠油由于粘度高,流动阻力大,给生产造成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分别用降粘剂JDV-2、JDV-3对4口油井进行降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降粘剂JDV-3的降粘率高于JDV-2的降粘率,即降粘剂JDV-3效果好。通过现场试验,降粘剂JDV-3满足了含水在10%~70%的稠油井使用,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很好的降低原油的粘度和油井生产最大载荷,满足生产的需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用磺化稠油降低稠油粘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健辉  赵常青  张灯  王克  江波 《油田化学》2003,20(3):208-209,241
在低温下 (15~ 2 0℃ )用 5 0 %~ 6 0 %的硫酸将辽河稠油磺化 ,得到了一系列磺化稠油 ,在 5 0℃粘度为 115 3mPa·s的辽河稠油中按质量比 2 g/kg加入磺化稠油 ,使 5 0℃粘度降至 786~ 914mPa·s ,降粘率为 19.8%~31.8%。将磺化反应进行优化 ,得到磺化稠油的最好制备条件 :5 5 %硫酸 ,用量为稠油的 1.5 % ,在 15℃反应 2h。得到的磺化稠油在加剂量为 2 g/kg时使稠油 5 0℃粘度下降 30 .8%。稠油降粘率与加剂量的关系曲线很复杂 ,经过一个明显的极大值和一个极小值 ,极大值对应的加剂量为 2 g/kg ,即最佳加剂量。讨论了稠油降粘机理。图 1表 1参 2。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存在的选择性强和降粘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该降粘剂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基团和烷基。极性基团可以降低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氢键作用,烷基可以增加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的溶解能力,从而提高其降粘效果。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通过2步法合成得到,通过对其合成条件的讨论发现,该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乙二醇、环氧氯丙烷和十八酰氯的摩尔分数之比为4∶4∶1.5;第1步主链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8h,促进剂N的质量分数为1.4%;第2步接枝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4h。研制的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降粘率可达49%;红外光谱对其结构的表征结果显示,其结构与设计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稠油开采现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CYJJ降粘剂的研究目的。根据稠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提出了以烯类酰胺、羧酸酐、高碳醇共聚,合成了一种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CYJJ。文章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降粘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降粘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降粘剂性能评价表明,合成的CYJJ降粘剂具有高效降粘、抗盐性能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CYJJ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太亮  龚科  闵敏  李建波  钟水清 《钻采工艺》2007,30(2):115-116,119
介绍了稠油开采现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该降粘剂的目的。根据稠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子结构设计,以烯类酰胺、羧酸酐、高碳醇共聚合成的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对合成的CYJJ降粘剂的降粘机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同时对降粘剂的降粘剂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常规的水溶性降粘剂进行了降粘效果对比分析研究。通过评价表明,合成的CYJJ降粘剂具有高效降粘性,抗盐、抗矿化度性能优良的特点。其降粘率达87.2%,抗盐浓度达到30000mg/L,抗矿化度10000mg/L,比水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的稠油蜡含量较低,胶质、沥青含量较高,因此密度高,凝点低,粘度大,并且具有随油温的升高粘度变化小的特点。针对辽河油田稠油的物性特点,研制了LJ─212型高效乳化降粘剂。将该药剂稀释成一定的浓度注入地下油层中,在输送温度下(50~80℃)渗透到稠油中。在注水压力的作用下,可形成粘度较低的油水混合乳化液。试验结果表明,LJ-212型高效乳化降粘剂具有明显的乳化降粘效果。1.试验条件和仪器试验油样为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和曙光首站的油样。稠油的乳化阵粘试验为条件性试验,因此其试验效果受话多因素影响。根据辽河…  相似文献   

11.
稠油乳化降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制开发了稠油抗高盐含量的HFB型乳化降粘剂,讨论了影响乳化降粘的主要因素。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HFB型乳化降粘剂对塔河3口稠油井开采的稠油具有明显的降粘效果,降粘率均大于93%。  相似文献   

12.
稠油降粘剂的室内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稠油的天然高粘度高凝性能使其在生产、运输、储存等方面比常规原油困难得多。根据稠油的特点,采用两步合成法,在室内先用苯乙烯(S)、甲基丙烯酸甲酯(MAME)、丙烯酰胺(AA)在一定温度、溶剂条件下进行聚合,然后与十八醇进行酯交换,得到三元共聚酯化物-梳状聚合物降粘剂。经在稠油中的降粘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此降粘剂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当用量达到400mg/I时,降粘率可70%.,同时,还讨论了三元共聚中间物的合成条件如温度、合成时间、原料配比、引发剂用量以及三元共聚中间物的酯化条件等对产品降粘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多乙烯多胺、1,2-二氯乙烷、十八酰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稠油油溶性降黏剂,并找出了降黏剂的最佳合成条件:n(二乙烯三胺)∶n(1,2-二氯乙烷)∶n(十八酰氯)=3∶1∶1,第一步主链反应的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h,单体浓度为55%;第二步接枝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4h,单体浓度为80%,滴加十八酰氯与甲苯的混合液,时间为120min。室内研究表明:在温度为50℃时,降黏剂的加入量为稠油质量的1%,对塔河32#稠油具有43%的降黏率。  相似文献   

14.
双丙酮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稠油降黏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降黏率为考核指标,对四元共聚物型油溶性降黏剂(DMSM)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条件为:n(双丙酮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酸甲酯):n(苯乙烯):n(马来酸酐)=0.07:0.10:0.05:0.15,以甲苯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共聚得到双丙酮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四元共聚物;再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与十八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了油溶性降黏剂 DMSM。实验表明,在胜利油田生产的脱水稠油中,当 DMSM 用量(质量分数)达到0.1%时,50℃降黏率为95.3%,净降黏率为56.7%。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港油田采油八区稠油凝点高,粘度较大,开采、集输的困难,对添加HG-D型多效降粘剂(由含长链乙烯基的聚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种石油馏分类有机溶剂及加重剂等组成,不含氯和硫)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多效降粘剂具有较好的降凝、降粘和清蜡防蜡的多种效果,降粘幅度平均达到50%左右,凝点可降至0℃左右;清蜡速率大于3mg/(mL·min)。该剂有一定的防蜡效果,可以代替单纯的清蜡剂。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大港官109-1断块稠油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藏高温、高矿化度及水驱采出程度低的特点,研制出一种降粘剂。在含水量大于30%及降粘剂加入量大于1 000 mg/L(占油水总质量)的条件下,能使油水体系形成稳定的O/W乳液,降粘率大于97%,且降粘剂的存在对采出液的破乳脱水没有负面影响。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降粘剂驱油体系比水驱体系稠油采收率提高22%以上,说明使用降粘剂可降低油藏稠油粘度,改善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明显改善水驱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天然混合羧酸盐在三次采油和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由天然油脂下脚料制成的天然混合羧酸盐的性能,重点叙述了它作为表面活性剂与碱和聚合物组成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在三次采油时,对不同酸值和不同水质的原油,采用不同配方的驱油体系和现场试验增产原油的情况,同时介绍了天然混合羧酸盐可以降低高稠油粘度,用于稠油的开采。  相似文献   

18.
将自制聚合物型降黏剂加入辽河超稠油中,在小型环道输送试验装置上进行减阻性能测试研究,并测定了流体流型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黏剂具有独特的与超稠油较为相似的结构组成,使得大基团溶解而沉积难以形成,显示出其对超稠油独特的降黏、减阻效果,减阻率达到40%左右;不同的流动状态之下,雷诺数有最佳范围,只有流体在合适的流动状态之下流动时,流体的减阻率较高,降黏剂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复配型高粘原油降粘降凝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粘原油降粘剂是由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一定的质量比复配成的产物。讨论了聚合物中的各组分的用量比 ,共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并测试了在 50℃ ,剪切速率 1 0 0 s- 1 条件时粘度为 550 0 MPa·s的高粘原油 ,加剂量为 0 .4 %时 ,原油凝点下降 1 4℃ ,粘度下降了 63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