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磷氧化物改性对ZSM—5沸石物化性质及择形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磷氧化物对ZSM-5沸石进行修饰改性,用XRD、NMR、IR、BET等物化手段对改性后沸石的物质性质变化情况进行了表征,并采用轻油微反和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对改性后的样品进行了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采用磷氧化物对ZSM-5沸石的修饰改性能够抑制它在水热条件下的骨架脱铝,并延缓沸石在水热过程中的晶系转变,保持结构的对称性不下降,从而显著改善ZSM-5沸石的水热活性稳定性,而沸石的晶体形貌及孔体积等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磷化物的修饰改性还改善了ZSM-5沸石的酸强度分布状况,少量加入FCC催化剂中可使裂化反应中的择形催化性能得到改善,较好地提高了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特别是马达法辛烷值。  相似文献   

2.
油藏大孔道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大港南部油田可持续开发。通过普通沥青调质改性、磺化、降温粉碎研制出了具有良好调剖性能的改性沥青颗粒。完善与优化了改性沥青的注入工艺,利用其颗粒的机械堵塞作用和地层温度条件下的粘结特性,封堵油藏大孔道,扩大波及体积,矿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传统颗粒型堵剂的不足,研究了一种由刚性内核及黏性覆膜组成的新型桥接颗粒的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和封堵机理。结果表明,桥接颗粒平均粒径为117.23μm,耐温耐盐性能较好,在150℃、矿化度为35g/L的条件下可稳定黏接;在注入速度1.0 m L/min、颗粒注入量0.05 PV、颗粒质量分数5.0%和胍胶悬浮剂质量分数0.2%的条件下,桥接颗粒的封堵效果最佳,高渗砂管模型水驱压力梯度由封堵前的约3 k Pa/m增至41.82~141.70 k Pa/m,渗透率由封堵前的9~12μm2降至0.24μm2左右,有效封堵率大于97%。微观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桥接颗粒调驱体系具有填充封堵、架桥-黏接封堵的功能。颗粒粒径大于孔喉直径时,颗粒发挥填充封堵功能;颗粒粒径为孔喉直径的1/3~2/3时,颗粒发挥架桥-黏接封堵功能。该桥接颗粒可用于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高渗窜流通道的封堵。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油水两维两相渗流基本方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改善亲油正韵律厚油层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油层顶部水平压裂、油层底部特高渗透层段封堵、生产井控制射孔和利用油层有利地质条件等。对这些措施提高无水采收率和后期采收率(注入2.5倍孔隙体积水时的采出程度)的程度作了数量上和力学上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这类油层开发效果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海上油田中高含水期非均质油层进行剖面调整,以丙烯酰胺(AM)为主剂,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合成了网状结构的高黏聚合物,经研磨控制技术处理后,制得分散共聚物颗粒体系。试验结果表明,在AM质量分数(5%)和AM/MBA质量比(250∶1)一定的条件下,研磨速率和研磨时间对粒径分布影响较大。封堵运移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分散共聚物颗粒体系具有良好注入性、深部运移能力及封堵性能,在等用量条件下,分散共聚物颗粒的封堵能力显著优于聚合物凝胶。研究表明,研制的分散共聚物颗粒粒径分布宽,纳米至微米级别可控,且可实现在线注入,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高温和环保等特点,对海上中高含水期油田剖面调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在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调堵剂的动态成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部封堵技术是改善窜流型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体系是新型的聚合物凝胶调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模拟了吉林扶余油田的基质和高渗透条带,研究了这种调堵剂在油藏运穆过程中的动态成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调堵剂在运移过程中仍能形成凝胶,其初始成胶时间与在静态条件下基本相同,但完全成胶时间比在静态条件下长;调堵剂完全成胶后,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封堵系数高达30000。  相似文献   

7.
喇萨杏油田厚油层顶部挖潜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0  
喇萨杏油田主力油层受非均质性的影响,注入水无效低效循环严重,开采效果差,厚油层顶部存在大量剩余油,目前技术水平下,缺乏有效的动用手段.针对不同的油层条件,从油层沉积类型入手,分析了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挖潜工艺技术.水平钻孔技术和改性氰凝封堵封窜技术,适用于挖潜层内有稳定夹层的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定位压裂人造隔板技术和层内相渗透改善剂控水挖潜技术,适用于挖潜无稳定夹层的厚油层顶部剩余油.这4项技术研发成功后,可为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挖潜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孔渗、压汞、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 6油层组储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等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长 6 油层组储层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储层呈现出低孔、低渗-特低渗特征。 长 6 储层砂岩总体处于晚成岩 A 期,其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 影响储层物性及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在早成岩期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可使粒间孔隙急剧减小,物性变差。 主要的胶结类型为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及黏土矿物胶结,它们均使得物性进一步变差,而长石、岩屑颗粒及浊沸石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改善了碎屑的孔喉结构,加大了次生孔隙空间,是物性得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油层大孔道调堵技术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对储层孔隙、骨架颗粒、胶结物和油藏流体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易在储层中形成大孔道。储层大孔道对油藏注采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油层大孔道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具有渗透率高、孔喉半径大等特点,要求堵剂具有相当的强度、适宜的固化时间、价格经济,为减少对中、低渗透层的污染还要求堵剂有合适的粒径。因此需要研制针对性强的大孔道封堵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油田进入了高含水、特高含水期,封堵大孔道和低成本、高效的调剖剂的研究和应用在各大专院校和胜利、大庆、大港等油田有了很大的进展,现已形成了以颗粒类调堵剂、聚合物凝胶堵剂、颗粒类与聚合物凝胶复合堵剂为主的大孔道调剖堵水技术。文中调研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对油层大孔道调堵技术进行了回顾,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油井高产聚层化学封口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聚驱采油的工业化推广应用,油田部分区块已进入了聚驱后期及后续水驱开采阶段。由于层内和层间渗透率的差异,部分油井厚油层内中、低渗透层的动用效果仍然很差,严重影响了聚驱开发效果。为此,提出利用复合高效封堵剂,封堵油井各高产聚、高产水层,改善产液剖面,从而提高中、低渗透层驱油能力的油井化学封口技术。概括了堵剂的室内实验评价结果,研究分析了化学封口工艺技术条件,认为应用这项技术可以使受物性夹层限制而无法机械封堵的厚油层层内产液剖面得到有效调整,对提高聚驱后期开发效果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对注聚井调剖与油井封堵相结合的整体区块挖潜具有指导作用,是油田高含水后期的挖潜方向。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Fly ash is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waste. Its main chemical ingredient is aluminum silicate and its exterior appearance is mainly agraphitic glass phase sphere with loose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size, characteristic of a wide source and low cost. In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Holler and Wirsching took the lead to use fly ash and alkaline (NaOH or KOH) in the synthesis of zeolite. Aimed at actual demand of improving the absorption water profile of flooding well, in regards to the blockage of reservoir por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ngredient constitution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part transformation of fly ash into the zeolit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ydrothermal condit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structural feature of the exterior appearance of the modified fly ash are studied, as are the blocking effect and profile control mechanism, all of which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to improve the blocking effect and increasing oil recovery.  相似文献   

12.
对某热电厂粉煤灰的粒度、化学成分、水化特性等性能进行了分析.据此研制了一种以粉煤灰为主剂的水井用调剖剂。经室内实验分析和现场应用.证明该类调剖剂的堵水调剖效果好.为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找出了一条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断块油田注水井调剖工艺技术的发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原油田“八五”以来,针对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特点而研制和开发的系列堵剂和配套工艺技术,并着重对纸浆废液堵剂,石灰泥堵剂,水泥复合堵剂,粉煤灰堵剂,F917树脂凝胶堵剂和配套井间示踪剂精细描述油藏技术,PI决策技术,多段塞封堵技术和分层调剖技术等应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断块油田注水井调剖下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通过浸渍法和循环污染法对Y型分子筛和FCC催化剂进行镍、钒污染,考察了在干燥和水热条件下镍、钒对分子筛结晶度的影响,采用高级催化裂化评价装置(ACE)评价了镍、钒污染的FCC催化剂及稀土改性FCC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只有在水蒸气存在条件下,钒会破坏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在REY分子筛中,镍的存在对分子筛结构的破坏略有影响。在FCC催化剂中,镍、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单独钒污染的催化剂相比,镍、钒同时污染的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微反活性略有提高,反应转化率由72.14%增至78.02%,重油收率由10.49%下降至7.62%。与相应的镍、钒污染FCC催化剂相比,镍、钒污染的稀土改性FCC催化剂所得转化率与总液收均明显增加,重油收率下降,稀土元素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抗镍、抗钒性能,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卫城油田深层油藏分层堵水作业中,油藏高压、低孔、低渗的特点对无机颗粒堵水剂性能要求较高,常规无机颗粒堵水剂与超细G级油井水泥易出现超压、强度低或有效期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超细水泥堵水的技术缺陷,开展了堵水剂体系技术研究。将超细G级油井水泥、超细粉煤灰、活性矿粉和硅粉按照不同的配方比例配制了一系列堵水剂,对堵水剂的流变性、抗缩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室内实验,确定最佳超微粉体堵水剂配方为87.5%超细水泥+7.0%超细粉煤灰+1.5%活性矿粉+2.5%超细硅粉+1.5%缓凝剂。在卫城油田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成功运用13口井,解决了此类油藏堵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机酸络合脱铝和磷改性的方法对Beta分子筛的孔结构、铝分布、酸性质进行了调变,对改性Beta分子筛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其水热稳定性及催化裂化增产异丁烯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Beta分子筛中非骨架铝减少,孔道通畅,B酸中心数量与L酸中心数量之比提高;水热稳定性提高,经800℃、100%水蒸气老化17h后,其轻油微反活性接近USY分子筛;将以改性Beta分子筛为活性组元的助剂添加到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可显著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过程的异丁烯收率。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改性Beta分子筛助剂后,液化气收率增加2.68百分点,其中丙烯收率增加1.01百分点,异丁烯收率增加0.54百分点,同时产品分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非均质性油藏条件下堵剂的成胶性能,室内使用自主研制的纵向非均质二维长岩心模型和常规的单管与并联填砂管对改性淀粉接枝共聚堵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堵剂配方为5%改性淀粉+5%丙烯酰胺+0.05%交联剂+0.1%引发剂时的注入性良好,对高渗、中渗和低渗填砂管的封堵能力良好,封堵率分别为99.2%、97.1%和91.0%;选择性较好,优先进入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并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注入选择性增强;对长岩心模型水驱形成的大孔道进行了有效的封堵,使得中低渗潜力储层得到充分的动用,高渗、中渗和低渗储层的水驱采收率分别增加2.2%、3.3%和5.6%,最终采收率提高11.1%;耐冲刷能力强。该堵剂成胶性能良好,适用于非均质性稠油油藏。  相似文献   

18.
改性聚醇(MPA)的评价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无荧光,对人、畜无毒害的抑制防塌剂MPA,MP划一种分子量约为1万的聚醇改性产品。室内对改性聚醇MPA的抑制性、封堵效果、加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以及抗盐膏污染能力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MPA能有效地抑制膨润土进一步分散,提高钻井液的抑制防塌能力,改善钻井液抗盐膏污染、抗高温的性能;MPA浊点物对泥饼、地层微裂缝具有封堵作用,使井眼稳定。经现场应用表明,经MPA处理的钻井液抑制性和封堵胶结能力强,流变性稳定周期长,滤失造壁性得到改善,起下钻畅通无阻,提高了钻井液的抗污染能力。MPA实际使用量为1%左右就能获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HydrothermalChemistryInvolvedinDevelopingPracticalYTypeZeoliteCatalystsHeMingyuan,ShuXingtian,MinEnze(ResearchInstituteofPe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