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冶建明  宋娟  兰甜 《当代建筑》2021,(11):122-124
基于推进兵团城镇化发展战略,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居住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主体原动力、环境和自组织演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兵团第一师城市居住形态的发展动力与演变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居住形态的发展轨迹是随着兵团建设而发生演变的,大致分为初创垦区戍边、农场徘徊停滞、城镇改革与创新三个阶段;居住形态的演变特征体现在居住功能逐渐健全、住房形式日渐多变等方面,城市空间体系与居住形态呈网格化的布局特征,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绿地斑块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转型时期,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面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重构的问题。本文对六盘水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归纳不同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然后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对城市空间发展趋势进行探完,并对六盘水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目前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郑州市20世纪初以来的城市演变过程,归纳出四个阶段,即停滞、起步、扩张和加速阶段;总结了城市演变过程和发展方向的规律性,并从市场、交通、规划、自然和区域协作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演变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郑州市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冒亚龙 《华中建筑》2006,24(8):97-99
正确预测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加以合理的引导,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课题。该文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机理进行了科学分析,认为聚集经济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内在动力,技术是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变异一个最活跃的因素。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必将带来城市聚集效应总量、内容和分布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重整,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朝着“大分散、小集中的环形树状网络结构”模式嬗变,以重庆为例,阐述了这种演变趋势,对于把握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阮晨 《四川建筑》2009,(Z1):86-89
以城市地理学的视角对西昌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从明清时期开始,对民国时期、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后及新世纪等几个阶段的西昌城市功能结构的演变及城市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各历史阶段的发展条件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外部原因及内部动力。最后尝试总结了西昌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是全球范围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而且对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用地布局,居住模式,交通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带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时期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预测了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可能趋势,并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辰溪县县城各版规划的考察,将辰溪县城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揭示辰溪县城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得出城市县城空间结构由沿江的方格式到孔雀开屏的开放式是其必然趋势。并找出经济发展、交通诱导以及政策向导等因素与县城空间结构演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活动分布的视角,并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划分方法,从首位度和集中度这两个维度提出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4种类型。以发明专利申请数据表征城市创新活动分布,构建基于DBSCAN空间聚类分析与发明专利电子地图集的城市创新活动集聚区识别方法与创新空间结构测度方法,并基于此分析全国94个城市的创新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的创新空间结构整体呈现出向低首位度和高集中度演变的趋势,但创新能力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又表现出不同的创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这主要与城市创新活动集聚与扩散过程的阶段性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
滇中城市群地区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核心区,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与航空交通枢纽站,云南省已经初步确定滇中地区将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四极、五通道"的空间结构。从自然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三个因素分析了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自然生长力是滇中城市群自身扩展的原动力,市场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根本原因,政府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结构演变的方向,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滇中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10.
陆致 《福建建筑》2002,(3):22-24
在世纪转折的今天 ,城市居住综合体作为城市住宅的一种 ,在改变着城市面貌的同时 ,也在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居住综合体这一特殊的居住建筑模式 ,进而对城市居住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认识的回顾与展望 ,指出城市需要更加开放、复杂、连续的空间结构。文章还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现状 ,特别是住宅建设对其的影响作了分析 ,认为城市居住综合体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大有可为 ,而这也正是城市居住综合体作为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合理性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杨宇振 《华中建筑》2004,22(3):87-89
十年同重庆近代城市住宅群的三种不同演变类型,“完全覆盖”、“传统建筑式样模仿+现代功能”、“街区渐进更+旧建筑再利用”代表了现代城市空间演化的3种典型模式。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当前城市更新中缺乏实际可行的技术方法。文中同时检讨了当代乡村地区的民间建筑演化,指出缺乏对民间建筑的关注是文化策略上的严重失误。  相似文献   

12.
彭锐 《中外建筑》2007,(5):26-28
本文以苏州边缘住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发展历程梳理三代边缘住区的发展演变,分析每一代边缘住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使边缘住区建设的完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民彦 《山西建筑》2009,35(13):52-53
从使用者和家庭的构成、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地产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代居住建筑形式的内在原因,指出建筑师应站在整座城市发展的角度,从住户的真正需求出发,从而设计真正适合现代生活、适合不同人群以及不同家庭模式的现代居住建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时间为序将北京高层商品住宅平面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住宅平面的典型特征,分析了政策导引、生活模式和居住需求对住宅平面的影响,并预测未来住宅平面的演变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旅游市场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按照中西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的演变过程,依据时间进程分别将其归纳为不同的主题阶段,同时采用对照的方式进行综述与分析,以厘清中西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区别,找到真正适合中国文化特殊性的保护动机,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姚达康 《山西建筑》2007,33(18):39-40
介绍了玉环县滨江小区2号地块基地,从现代城市生活反思、现代院落的概念、总体规划结构和建筑单体设计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玉环滨江2号地块的规划设计,以促进中国式城市居住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许林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4):120-121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在欧洲确立的重要奠基人,他的城市规划设计对现在新建城市还在产生深远影响;反对只为富裕阶层设计住宅,主张为广大民众设计住宅使他和其他设计师显得尤为不同。  相似文献   

18.
陈莉  徐苏宁  谢略 《华中建筑》2011,29(2):134-137
人口的迁徙聚居形成城市.近代东北地区人口大量流动,人的聚居使得东北地区迅速实现城市化,城市形态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该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从中国传统的居住形式转向现代居住形式的过程中,居住模式变化对传统城市道路结构、空间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解析现代城市入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的发展赋予了现代城市人口新的内涵与特征,对其做出新的解析与认识显得尤为必要。现代城市入口不但具有界定标志作用的一面。而且扮演着城市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渡区的角色。现代城市入口具有与古代城市入口完全不同的功能特征、意向特征以及组成要素的关系特征等。在现代城市这个类分形结构体的自组织演进过程中,城市入口始终扮演着一系列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许拓  管晓萍 《山西建筑》2012,38(2):28-29
针对现代城市集合住宅外部空间缺乏以及空间质量不佳等普遍问题,初步探讨了问题的基本成因,并介绍外廊这一空间形态在城市集合住宅外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和优势,以期指导现代集合住宅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