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高温煤沥青和浸渍剂沥青在不同压力下炭化,在2500℃下对所得沥青炭进行石墨化处理;测试了所得沥青炭的体积密度、开孔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所得沥青炭的显微结构;利用XRD检测了不同炭化压力所得沥青炭石墨化处理后的石墨化度。结果表明:随着炭化压力的增大.沥青炭的体积密度增大而开孔率减小;随着炭化压力的增大沥青炭显微结构有从流线型向镶嵌型和域型转变的趋势:流线型结构沥青炭石墨化度较高;沥青中QI组分也会影响沥青炭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曹梅  肖春  嵇阿琳  徐凡平  白涛  白杨 《炭素》2014,(3):39-43
通过浸渍/高压炭化工艺在不同炭化压力下制备了高温煤沥青炭块及沥青基炭/炭(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炭化压力环境下对其密度和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化压力增大,沥青炭体积密度明显增加,孔隙填充效果明显改善;在编织C/C材料的致密过程中,压力越大其孔隙越小,分布越均匀,故产品致密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发泡条件对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石油系中间相沥青为原料,在不同发泡时间和压力、温度为440℃时发泡制得生料泡沫炭,经过氧化、炭化等处理得到了具有均一孔结构的泡沫炭。利用SEM观察孔结构并测定体积密度和真密度的方法计算出不同制备条件下所得到的泡沫炭的孔隙率的数据,发现泡沫炭的孔隙率与孔径主要受发泡压力的影响,可利用改变发泡压力的方法控制泡沫炭的孔结构。通过对泡沫炭生料进行氧化、炭化等后处理可有效地提高产物泡沫炭的密度、孔隙率和强度等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煤沥青基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制备泡沫炭生料,经850℃和2300℃热处理分别得到炭化和石墨化泡沫炭,研究了发泡工艺参数和热处理温度对泡沫炭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快的升温速率使泡沫炭易形成开孔型结构;随着压力的增大,泡沫炭的孔径减小、密度增大、孔隙率降低;经炭化和石墨化后泡沫炭孔径有所收缩,孔间的连通性增强;泡沫炭石墨化后孔壁及其韧带大部分转化成为高取向度的石墨晶体结构,微晶层间距和石墨化度分别为0.3376nm和0.733。  相似文献   

5.
低温处理中间相沥青炭微球的充放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500-1000℃下停留不同时间低温炭化处理的中间相沥青炭微球(MCMBs)的充放电性能,并与其XRD结构相关联。研究表明:在500-1000℃停留4h炭化处理的中间相炭微球中,700℃炭化处理的MCMBs充放电性能最好,充放电容量最高,不可逆容量损失最小;在700℃炭化温度下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MCMBs循环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结合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前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分别以丙烯、糠酮树脂和煤沥青为前驱体制备了密度在1.85g/cm3以上的三维炭/炭(C/C)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沥青炭、热解炭+沥青炭以及热解炭+树脂炭结构(分别为A、B、C组)的等三种不同炭基体C/C复合材料的增密效率与力学性能,采用排水法表征C/C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及密度,利用扫描电镜进行炭基体的微观结构表征,采用万用电子力学试验机进行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热解炭质量含量相同的前提下,树脂浸渍裂解增密速率低于沥青浸渍裂解工艺,树脂炭基体孔隙率低于沥青炭基体。不同炭基体结构的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次序为:热解炭+树脂炭双元炭基体最高,纯沥青炭基体次之,热解炭+沥青炭双元炭基体最低,分析原因为热解炭与树脂炭双元炭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高,而沥青炭为混乱无序碳结构,热解炭和沥青炭双元炭基体界面结合强度弱,因此力学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偏光显微镜对不同结构基体炭,包括热解炭、沥青炭、树脂炭进行形貌表征和分析。通过试验观察到热解炭的微观结构主要分为粗糙层结构、光滑层结构、过渡层结构和各向同性结构,热解炭表面为球冠形结构;沥青炭的主要形貌结构主要有镶嵌型结构,区域与镶嵌并存结构,区域与流线型并存结构,流线型结构;树脂碳的结构主要为表面光滑的块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炭化条件对多孔炭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石油沥青为原料,采用无粘结剂成型制备多孔炭膜,考察了炭化条件对炭膜的H2和N2气体渗透率和理想分离系数的影响,并用压汞法表征了炭膜的孔径分布,结果表明:炭化温度是影响炭膜性能的关键因素,制备的炭膜具有均匀性孔径分布,平均孔径为153nm。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在生产炭石墨制品用煤沥青粘结剂中添加树脂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沥青粘结剂中树脂的不同添加量与其本身及制取的炭石墨制品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并就其试验结果分进行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高温模压工艺是由模压成型工艺演绎而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但在制备沥青基炭复合材料时,该工艺明显存在着装备投资大、模压压力低和工艺实用性差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即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简称MSCT工艺) .为了验证MSCT工艺的突出优点,分别利用MSCT工艺和模压工艺制备了沥青基炭复合材料,并就其组织结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CT工艺制备的沥青基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比模压工艺制备的要致密的多,从而使前者的体积密度( 1 .77g/cm3 )和抗压强度( 32 .5 MPa)分别比后者提高了2 8.3%和1 44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