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简便高效的制备出壳寡糖,采用过氧化氢(质量分数1.0%)来降解稀醋酸溶液(质量分数1.0%)中含量为3.5%的壳聚糖,60℃下摇床反应4.5h后得到壳寡糖水溶液,检测溶液中还原性端基数并估算降解物平均聚合度来表征降解程度。降解液浓缩到25%,调pH7.0,用体积分数95%乙醇分级沉淀分离壳寡糖可以除掉部分单糖,总的回收率达93.0%。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分析,3倍醇沉出的产物为2-4糖为主的壳寡糖产品。实验说明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壳聚糖可制取聚合度为2-4的壳寡糖。  相似文献   

2.
深钻(DD)终孔深度以下的构造、岩石性质及各种地质作用是目前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窥视钻头前面的东西)。本文讨论了如何获得放射性热源的分布、主要的传热机制、温度场及评价正在争论的地壳范围(这里指深钻孔底至莫霍面)内的岩石学性质。得出这些问题的结论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其中大部分可在确定深钻场地特征和/或深钻实施过程中获得,文中介绍的方法导致深钻的选址必须要有特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有关大陆演化过程可以通过测定不同年龄的地壳岩石中钕同位素丰度来解决。对来自早期地幔火山岩的Nd 同位素值测量表明,产生低 Sm/Nd 比值大陆壳的地幔源具有高 Sm/Nd 值。通过研究由地幔熔融产生的火山岩,重建亏损地幔的早期状态。澳大利亚西部2.7Ga 岩区的玄武岩 Nb/U 比值与现代地幔岩石的 Nb/U 比值非常接近,这说明2.7Ga 前大陆地壳的数量与现今相同。  相似文献   

4.
以板栗壳为原料,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棕色素的纯化工艺,并与传统的酸沉、醇沉等方法做了简单的比较。单因素实验确定了1%的Nao H为提取溶剂。比较lx-28、xda-6、lsa-10、xad-6、tx-108、tx-503、ls-300b、ls-305等十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棕色素的静态吸附能力与静态解吸能力,确定了xda-6、ls-305两份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经过对动态吸附提取液p H、吸附流速、解吸剂等条件的研究,确定xda-6为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xda-6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板栗壳棕色素工艺如下:提取液p H为5.5左右,以流速0.5BV进行吸附,以35%的乙醇解吸,减压浓缩后喷雾干燥,即得到纯化后的板栗壳棕色素。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后的板栗壳棕色素得率可达95.3%,色价可达52.3,在得率和色价上均高于传统的酸沉法和醇沉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利用膜分离技术处理并综合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虾、蟹壳生产甲壳素产生的废碱液的效果,本文对海虾壳及海蟹壳碱两种原料经烧碱脱蛋白工艺产生的高碱废水进行了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现有生产工艺生产甲壳素,废碱液中残留烧碱的浓度很高,约在3%~4·5%。蟹壳废碱液中钙含量平均高达20·5mg/g,蛋白质及其水解物含量达4·72%,虾青素含量390μg/L,化学需氧量(COD)高达11·28g/L,蟹壳废碱液中各成分指标都远高于虾壳。虾壳废碱液中蛋白水解物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1000Da范围内,蟹壳的则分布在10000~20000Da范围内;两种原料的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氨基酸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利用膜分离技术处理并综合利用水产品加工下脚料虾、蟹壳生产甲壳素产生的废碱液的效果,本文对海虾壳及海蟹壳碱两种原料经烧碱脱蛋白工艺产生的高碱废水进行了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用现有生产工艺生产甲壳素,废碱液中残留烧碱的浓度很高,约在3%~4.5%.蟹壳废碱液中钙含量平均高迭20.5mg/g,蛋白质及其水解物含量达4.72%,虾青素含量390μg/L,化学需氧量(COD)高达11.28g/L,蟹壳废碱液中各成分指标都远高于虾壳.虾壳废碱液中蛋白水解物分子量主要分布在200-1000Da范围内,蟹壳的则分布在10000~20000Da范围内;两种原料的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都明显高于其他氨基酸成分.  相似文献   

7.
橡子壳作为橡子的加工副产物,资源丰富。研究表明橡子壳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重要功能作用,同时橡子壳提取物已经被列入食品添加剂GB2760名录中,在食品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橡子壳的基础研究报道较多,但是关于橡子壳主要成分及其生理功能以及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详细综述了橡子壳中多酚类、黄酮类、纤维素类、单宁类等主要成分的制备及分析、生理功能以及橡子壳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情况,以期为橡子壳的深入研究及相关产品的精深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壳寡糖是一种2~10个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碱性天然寡糖,通常由壳聚糖经化学、物理或酶法水解制备.壳寡糖具备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如防治与代谢相关的糖尿病、高血脂症,抗肿瘤,缓解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病、骨关节炎,提高免疫力等.已有许多研究者对其功能特性进行前期探索,获取大量有效数据,因此壳寡糖具备广阔的开...  相似文献   

9.
三种菱壳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种菱壳进行乙醇提取并分级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分析其多酚、黄酮和皂苷含量,并利用DPPH和Fe3+还原力体系评价抗氧化能力,MTF法考察体外抑癌活性 不同极性部位对比表明,乙酸乙酯相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氯仿相的皂苷含量最高;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具有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力;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均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前者优于后者.不同菱壳对比发现,四角菱壳的多酚含量最高,无角菱壳的黄酮和皂苷含量最高;四角菱壳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无角菱壳的抑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了壳寡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灌胃受试物(壳寡糖)30 d后给予12 mL/kg mb的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后处死,对小鼠进行了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定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以及肝脏系数、肝脏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显示,与酒精模型组相比,壳寡糖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有所减轻,阳性对照组和壳寡糖组血清ALT、AST和T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GSH含量和SOD活力均显著增加,而肝脏系数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壳寡糖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加全面评价壳寡糖作为抑菌剂对病原菌生长和毒素合成之间的内在相关性,采用液体培养的方式,通过静止培养和摇床培养实验,探究了壳寡糖在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对扩展青霉菌体生长和展青霉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止培养中5,10 g/L壳寡糖可明显促进菌体生长,但抑制了毒素的分泌;静止培养和摇床培养实验中,相同浓度的壳寡糖在4,16,25℃培养条件下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不同,但是均抑制了毒素分泌;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扩展青霉单位菌体产毒量的大小按培养温度排序为16,4,25℃。因此将壳寡糖用于果蔬采后病害控制时,需要注意贮藏的温度,同时需要考虑其对毒素分泌的影响,以期达到抑菌效果和食用安全性。该研究可为壳寡糖在果蔬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彭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12):201-204
将油茶壳总黄酮粗提物以0.03%、0.06%、0.2%、0.5%、1%的比例加入到猪油与大豆油中,70 ℃恒温保藏,定期取样用Na2S2O3-Ⅰ2滴定法测定过滤化值(POV),并与BHT、VC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油茶壳总黄酮粗提物的抗氧化性作用,结果表明油茶壳总黄酮粗提物对食用油脂具有一定的氧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麻粒岩作为一种高压、高温岩石,传统上认为其形成源于在大陆碰撞带和岩浆弧深处的变质作用。而近来,许多注意力都集中在大陆裂谷期间形成麻粒岩的可能性,特别是目前麻粒岩是否正在北美贝森和兰奇省之下形成。报道的新西兰菲奥德兰与上述情形相似,但它具有更深的剥蚀伸展区中的温压资料和单锆石U-Pb年龄。在新西兰菲奥德兰,早白垩的麻粒岩在岩浆增厚的大陆伸展滑塌之后已位于地壳浅层次中,它们再一次经历了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资料表明,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可以出现在大陆伸展期间,并指出在新西兰西部,在高构造层次中,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常伴随有一个或多个变质核杂岩的就位,这与在贝森和兰奇省提出的模式一致。  相似文献   

1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2):139-142
对三种菱壳进行乙醇提取并分级分离获得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分析其多酚、黄酮和皂苷含量,并利用DPPH和Fe3+还原力体系评价抗氧化能力,MTT法考察体外抑癌活性。不同极性部位对比表明,乙酸乙酯相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氯仿相的皂苷含量最高;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具有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力;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均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前者优于后者。不同菱壳对比发现,四角菱壳的多酚含量最高,无角菱壳的黄酮和皂苷含量最高;四角菱壳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无角菱壳的抑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壳寡糖的制备及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过氧化氢氧化法制备水溶性壳寡糖,采用Q TRAP LC/MS/MS System测定壳寡糖的平均分子量,观察其对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609水溶性壳寡糖在浓度为0.05%时,对于双歧杆菌具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螺旋压榨过程中含壳率对油茶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论文考察了含壳率对螺旋压榨油茶籽油的出油率、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脂肪酸组成、氧化诱导时间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压榨出油率随着含壳率的增加而提高,到20%时趋于稳定,最高出油率为26.29%。且当含壳率为20%时,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均最低,分别为0.82 mg/g、0.37 mmol/kg和0.07%,氧化诱导时间最长,为22.62 h,同时其色度值和磷脂含量均处较低水平。当含壳率为30%~40%时,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最高,为67.48 mg/kg,且油茶籽油的色泽相对较深。含壳率对油茶籽油的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通过电子鼻和GC-IMS对不同含壳率油茶籽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中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醛类、醇类、酯类、酮类和杂环类物质等,且含壳率较高的油茶籽油和含壳率较低的油茶籽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当含壳率低于20%时,油茶籽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较多,其香味较为浓郁,随着含壳率的增加,油茶籽油中挥发性物质含量也随之减少。综合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成分含量,螺旋压榨油茶籽油时的物料理想含壳率为20%。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比了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于益生菌中的长双歧杆菌的生理影响,找到了合适的食用添加浓度的壳寡糖对于长双歧杆菌的明显促生长作用,为其作为具有减肥和保健双重功能的新兴食品添加物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壳寡糖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将其用于化妆品有一些独特的功效。文章概述了壳寡糖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保湿、抗氧化、抑菌、通透促透等功效,并展望了壳寡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油茶壳高品位资源化利用的Py-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y-GC/MS联机技术研究油茶壳高品位资源化的利用.新鲜油茶壳经冷冻干燥除水后,于590 ℃的He气流中进行热解,然后对热解产物进行GC/MS联机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鉴定出46个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壳热解产物富含名贵生物医药、名贵香料成分,副产物不仅可用于高档化妆品和护肤品,还可用于生物能源以及食品、染料、工业溶剂等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蔡俊 《中国酿造》2005,(6):13-15
对不同分子量的壳低聚糖在酿造酱油中的抗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壳低聚糖能有效抑制酿造酱油中的腐败菌,其抑菌率为CLP-2最高,CLP-4最低,在36h内CLP-2对酿造酱油的抑菌率都超过90%,最低用量的CLP-4比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好:采用比浊法和平板菌落记数法测定酿造酱油中细菌的变化,壳低聚糖的加入在短时间内能使酿造酱油中的细菌总数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可加入0.1%用量的CLP-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