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深层水平井徐深903-平1井地质特点及施工难点,针对该井钻井液携岩能力要求高、润滑性要求高、抗温性要求高、易发生井漏等技术难题,尤其是水平段易发生严重漏失的难题,室内优选了新型抗高温降滤失剂及稳定剂,进一步改善了体系的高温流变性;优选了抗高温乳化石蜡与渣油复配替代原体系中的白油,大幅提高了体系的润滑防卡能力,确保了深井长期施工的安全,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润滑材料用量,降低了钻井液成本。该井的顺利施工,对以后该区块这一类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深层水平井徐深23-平1井地质特点及施工难点,针对该井钻井液携岩能力要求高、润滑性要求高、抗温性要求高、易发生井漏等技术难题,尤其是水平段易发生严重漏失的难题,室内优选了新型抗高温降滤失剂及稳定剂,进一步改善了体系的高温流变性;优选了抗高温乳化石蜡与渣油复配替代原体系中的白油,大幅提高了体系的润滑防卡能力,确保了深井长期施工的安全,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润滑材料用量,降低了钻井液成本。该井突破水平井水基钻井液施工5000米井深大关,并创造了目前完钻井深最深5048m、水平段最长972m、垂深最深3933.6m三项新纪录。该井的顺利施工,对这一类井具有指导意义,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苏斜22井为西部探区的一口预探井,设计井型:定向井,设计井深:4525. 98 m。该井地质结构复杂,三开井段钻遇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三开地层泥岩微裂隙发育且夹杂煤层,井壁稳定难度大;此外,该井稳斜段超过3100 m,润滑和携岩问题突出。优选复合盐强抑制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解决了微裂缝发育泥岩的井壁稳定问题;加入聚醚多元醇润滑剂进一步提高了润滑能力。现场施工顺利,三开井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4. 98%。  相似文献   

4.
滨435-1HF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在低孔超低渗滩坝砂区块实施长水平段分段压裂改造以期获得较高产能的重点试验井。该井完钻井深5007m,水平位移1652m,水平段长1161m。该井上部地层岩性胶结疏松,易发生坍塌,钻井液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地层粘土造浆;水平段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砂岩与泥岩、灰岩呈互层,泥岩夹层易水化膨胀,造成井壁失稳;水平段井眼尺寸小、循环压耗大,泵压高,排量低,携岩困难,对钻井液润滑、携砂、防塌性能要求较高。因此试验使用了有机盐(甲酸钾)高混油比水基钻井液体系,充分利用该体系的强抑制等特性,较好地完成了该井的钻探工作。  相似文献   

5.
桩斜452井是胜利油田部署在济阳坳陷的一口重点评价井,完钻井深3900米。该井为长裸眼定向井,二开裸眼段长度接近3300米.水平位移接近900米;针对井壁稳定、井眼清洁和润滑防卡等技术难点,优选出聚磺润滑防塌钻井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流变性较好,抑制能力及抗温能力较强。应用该钻井液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长裸眼井段的润滑防卡和井壁稳定问题,保证了钻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樊154-平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也是胜利油田第一口在低孔低渗区块实施长水平段分段压裂改造以期获得较高产能的局重点试验井。该井完钻井深4066m,水平位移1517.30m,水平段长1230.00m。该井上部地层岩性胶结疏松,易发生坍塌,钻井液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地层粘土造浆;水平段岩性主要为泥页岩,钻井液应增强抑制性,防止发生严重的井壁垮塌掉块。因此,针对钻井液要满足润滑、携岩、井壁稳定和油气层保护以及低钻井成本等多项因素,三开水平段采用铝胺高性能钻井液,该钻井液防塌、抑制和润滑防卡能力强,保证了钻井施工的正常进行,该井安全钻至井深4066m。  相似文献   

7.
随着胜利油田滩海地区海油陆采的勘探与开发,大斜度定向井在海油陆采钻井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大斜度定向井钻井施工,具有造斜点高、斜度大、裸眼井段长等特点,存在着井壁稳定、润滑防卡、洗井携岩、固相控制等技术难题。针对钻井液处理剂的优选及配方实验,研制抑制性防塌润滑钻井液体系,确定合理的钻井液维护处理措施等,满足海油陆采大斜度、长裸眼定向井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胜利油田滩海地区海油陆采的勘探与开发,大斜度定向井在海油陆采钻井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大斜度定向井钻井施工,具有造斜点高、斜度大、裸眼井段长等特点,存在着井壁稳定、润滑防卡、洗井携岩、固相控制等技术难题。针对钻井液处理剂的优选及配方实验,研制抑制性防塌润滑钻井液体系,确定合理的钻井液维护处理措施等,满足海油陆采大斜度、长裸眼定向井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吴晓文 《山东化工》2013,(7):100-102
桩129-支平1井是中石化在陆上布置的第一口分支水平井。由于上部地层胶结性差,钻进中井壁易坍塌;斜井段易形成岩屑床,导致定向中传压不畅;造斜率高,钻具和井壁接触面积大,润滑难度大。通过使用天然高分子双保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施工中控制膨润土含量,优化泥饼质量,合理调整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优选润滑剂配方,保证了各分支水平井井眼井壁稳定,井眼净化良好,润滑防卡效果好,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大斜度井、水平井固井普遍存在的技术难点,并详细介绍了大牛地气田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固井中采取的一些针对性工艺技术措施及其效果,如为确保套管的顺利下入,强化井眼准备、在斜井段及水平段内加塑料微珠、调整钻井液性能加强润滑性,为提高顶替效率、确保套管居中,选用螺旋刚性扶正器及采用套管漂浮技术、优选了水泥浆体系,为现场顺利施工取得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评价哈浅1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1砂组储层产能状况,根据地质要求,结合哈山地区浅层油藏特点,设计施工了哈浅1-平1井.该井为浅层大位移四靶点双阶梯水平井,也是春晖油田第一口水平井.钻进地层埋深浅,欠压实程度高,地层不稳定,上部地层松软,地层造斜能力差.通过优化井眼轨迹设计、井身结构设计、钻具组合与钻井参数,保证了井眼轨迹平滑;采用低固相强润滑自适应钻井液技术,满足了全井井壁稳定、携岩和润滑的要求.克服了难造斜、轨迹控制难、摩阻大钻具轻等问题,顺利钻至井深854米完钻.本文分析了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完井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详细介绍了哈1-平1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评价哈浅1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1砂组储层产能状况,根据地质要求,结合哈山地区浅层油藏特点,设计施工了哈浅1-平1井。该井为浅层大位移四靶点双阶梯水平井,也是春晖油田第一口水平井。钻进地层埋深浅,欠压实程度高,地层不稳定,上部地层松软,地层造斜能力差。通过优化井眼轨迹设计、井身结构设计、钻具组合与钻井参数,保证了井眼轨迹平滑;采用低固相强润滑自适应钻井液技术,满足了全井井壁稳定、携岩和润滑的要求。克服了难造斜、轨迹控制难、摩阻大钻具轻等问题,顺利钻至井深854米完钻。本文分析了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完井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详细介绍了哈1-平1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庆深层气藏储层特点及深层水平井施工难点,在室内实验与现场应用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套适合大庆深层水平井的水基钻井液体系,解决了水基钻井液携岩能力低、润滑性差、抗温性差等技术难题。该体系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良好的井壁稳定性;能包被钻屑,有利于井眼清洁;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及抗温性,在大庆深层天然气徐深21-平1井应用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桩129-1HF井是胜利油田首口海油陆采非常规水平井,是一口高难度大位移水平井,设计井深5539.66m、水平位移3396.6m、最大井斜91.84°。在对桩129-1HF井地质特征、井身结构、井眼轨道剖面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井存在着水平段长、水平位移大、井身轨迹难以控制、摩阻扭矩大、携岩难度高、井壁易失稳等诸多难题,对此,该井通过井眼轨道优化设计、强抑制防塌润滑钻井液体系等技术应用,不断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头类型和钻井参数,最终实现了安全高效优质钻井,钻井周期仅用108.06d,平均机械钻速达到6.60m/h,储层井径扩大率3.85%,高指标完成了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南气田施工井定向井段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井壁失稳、起下钻遇阻、携岩带砂困难等问题,分析得到了该区块钻井液施工难点;通过钻井液体系构建及钻井液配方优化实验,形成了一套适于该区块定向井段地层的钾盐聚磺防塌钻井液优化配方,可抗140℃高温,具有较好的抗土、抗钻屑污染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固相容量限,对山西组和本溪组的岩屑均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其中山西组岩屑的一次回收率98.3%,相对回收率99.9%,本溪组岩屑的一次回收率89.4%,相对回收率99.4%,泥饼粘滞系数为0.114,极压润滑系数为0.098,表现出较好的润滑效果;同时对润滑防卡、井壁稳定、清砂携岩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配套技术;在长南区块靖南68-9H井、靖南70-9H1井两口井成功应用,为后续该区块其它井的安全、快速、高效钻进提供了较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仔细分析了MPE3油田水平井三开的地质特性及长水平段水平井特点,明确在此类型水平段三开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要求钻井液具有合理的钻井液密度,较强的封堵防塌能力,良好的流变性及润滑性。统计分析了目前MPE3所使用的钻井液体系及性能,并对钻井液性能进行优化。减少API失水;提高YP/PV值;降低泥饼摩阻系数;加强钻井液性能维护,降低固相含量。通过优化钻井液性能,能更有利于储层保护,有效提高钻井液的携岩能力,提高井眼清洁度,从而降低井下复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伊朗YD油田开发早期中,由于钻遇地层复杂,且水平段较长,导致多口水平井出现不同程度的卡钻。通过分析卡钻原因,调整钻井液体系并优化钻井液配方。采用KCl聚磺钻井液体系,钻井液流变性能得以改善,润滑性能较好,具有较强抑制能力,能够有效避免Sarvak地层低压高渗造成的携岩和卡钻问题。另外针对造斜段和水平段不同的地质及工程特性,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配套的施工现场技术及管理措施,卡钻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项目后期的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很少再出现卡钻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辽宁化工》2021,50(5)
延长地区陆相页岩气岩性多为沥青质或富含有机质的暗色的高炭泥页岩,且其成藏具有隐蔽性特点,而页岩气开发又以浅层大位移井、丛式水平井为主,给现场钻井施工带来了挑战。由于页岩地层裂缝发育、水敏性强,在长水平段钻井中容易发生井漏、垮塌、携岩困难等问题,增大了井下产生复杂情况可能性。高性能水基钻井液PYW-2是在原体系PYW-1基础上提出的改进型,对抑制剂和封堵剂进行了优化,经现场应用证明,改进型高性能水基钻井液PYW-2能够有效稳定长炭质泥岩、煤岩井段,且具有携砂能力强、润滑性好、强封堵和强抑制、低成本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台子111区块钻井井壁极易坍塌问题,优选出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钾铵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钻井液体系具备良好的抑制性能、携岩性能、防塌性能、造壁性能和润滑性能等。经过对极易坍塌地层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优化钻井液体系、开钻加膨润土、提高钻井液密度、控制钻井液粘度和失水等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井壁垮塌问题。  相似文献   

20.
烷基糖苷(APG)及其衍生物在钻井液中具有良好的井壁稳定、润滑防卡和携岩带砂效果,环保性能优异。介绍了烷基糖苷及其衍生物的润滑作用机理,即通过降低钻具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降低重晶石颗粒间的内摩擦、改善泥饼质量等3个方面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进行了烷基糖苷及其衍生物润滑性能及抗磨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烷基糖苷及其衍生物在黏土、重晶石表面吸附稳定性强,润滑性能受时间、温度和负荷影响较小,具有优异的减磨抗磨性能,可满足高密度下的润滑要求,从本质上解决了水基钻井液的润滑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