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辽河油田修井作业过程中所应用磨铣类工具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磨铣作业工作量较大、施工周期增加、二次井下落物等施工困难,辽河油田内部针对磨铣类工具,开展了钻磨铣类工具试验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通过试验获取了辽河油田钻修行业钻速、钻压、扭矩、磨铣时间等修井开窗作业的试验数据,以此达到科学指导套管内侧钻工艺现场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田和致密油区块的增产,主要以大排量、大规模的体积压裂和缝网压裂为主,工具上采用电缆泵送桥塞套管压裂,压裂后需要钻除井内桥塞,实现套管全通径生产。钻磨桥塞是解决水平井分段压裂后续问题的关键技术,常规钻铣工艺通过普通油管加钻铣工具来实现,但存在工具下入困难、施工周期长等问题。为此,开展连续管磨钻工艺技术研究,该技术通过水力液压动力带动磨鞋高速旋转,对井内桥塞进行钻磨,磨铣成细小碎屑返出,使井筒畅通,以方便进一步的返排和生产作业。现场试验表明,连续油管连接钻磨工具易下入水平井段,可实现边钻磨边冲洗连续施工,具有带压作业,施工周期短及效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钻磨铣施工是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常用工艺,其目的是重新打开被封通道,畅通地层与地面。但是在灰、砂面上由于射孔生产会遗留大量的炮弹皮,这些残留的炮弹皮会严重影响钻磨铣施工时进尺,严重时更会发生卡钻事故。本文通过对已有方法的总结分析,改进工艺,解决了这一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为确保油水井的增产增注、调层改层等作业措施,磨铣井下可钻工具(封隔器类工具)的施工越来越多。以往的磨铣施工存在着磨铣质量差,且在磨铭施工过程中出现井下复杂情况或井下事故,从而导致井下磨铣施工速度慢。本文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分析了可能影响磨铣效率的原因,找出了主要因素,并从磨铣管柱、磨铣参数、磨鞋选用上提出了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有效提高井下封隔器磨铣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在牙哈凝析气田YH23-1-22井,YH2井打捞永久封隔器管柱的井下作业中,根据现场情况,不断积累经验,由第一口井用常规工具进行套铣、钻磨、打捞等方法,40天处理完井下永久封隔器;到引用高效领眼磨鞋进行钻磨、打捞,  相似文献   

6.
元坝XX井作为一口预探深井,所处区块地层复杂,同一裸眼内存在压力系数不同的地层,容易发生卡钻事故。该井在下钻施工过程中,扶正器发生卡钻,使钻井作业不能继续进行。钻井卡钻事故发生后,先后通过强力活动钻具、浸泡解卡剂、测量卡点、爆炸松扣、泡酸等工序的处理,顺利解除卡钻事故,由此避免了套铣等复杂工序,节约了成本,缩短了钻井周期。通过对该井的卡钻复杂情况分析,从而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今后的钻井生产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避免,可对现场技术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每年我厂都有一些试油井在投产前需要进行钻磨施工。但是,实际钻磨效率不高,一趟达到设计目的成功率也不高,给井下作业施工造成了一定难度。因此,分析了钻磨效率低及钻磨失败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提高磨铣施工的效率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锦州油田目前处于开发的中后期,大修换井底,磨铣施工井越来越多。修井泥浆是大修队伍在进行"磨铣"和"换井底"等上修井作业施工的必备之物。对锦州油田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确定了适合锦州油田侧钻所需的密度为1.15g/cm3,漏斗粘度为50s的聚合物泥浆配方,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开发的进行,采油井管杆疲劳及腐蚀情况日益严重,加上目前大斜度开发井的出现,造成了管杆偏磨,油管和抽油杆落井事故频繁发生。落井后的油管和抽油杆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造成弯曲,给井下作业带来很大困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抽油杆鱼顶弯曲成团。大大增加了修井打捞工作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原油生产。提高弯曲成团抽油杆打捞成功率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具有完善的打捞工艺、配套的打捞工具和合理的打捞方法。因此针对打捞弯曲成团抽油秆而研制成功的钻铣式螺旋外钩,在现场打捞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大修井施工过程中,对井下各种不同落物和较轻微变形的套管进行磨铣是大修施工的有效手段,为大修打捞提供必要的保障,选择合适的磨铣工具,使用正确的工艺参数以及各种技术措施相配合,既可以提高磨铣速度,又可以避免发生卡钻事故。  相似文献   

11.
卡钻是油井作业过程中最常见的井下作业事故,一旦发生卡钻事故就会对油田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常见卡钻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卡方法,以期能够为油井修井作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表明:卡钻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主要原因是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失误引起的,而客观原因主要与地质和工程因素有关,主观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而客观原因是无法避免的。目前,常用的解卡方法主要有砂卡管柱解卡、小物品卡管柱解卡、管锚类卡钻故障解卡、下杆砂卡故障解卡、倒扣套铣解卡、浴井解卡和爆炸、侧钻解卡等,卡钻事故发生的原因不同,使用的解卡方法也不同,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卡方法,缩短井下作业施工时间,提高井下作业施工效率,保证修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螺杆钻是油田常用的钻铣工具,本文总结了螺杆钻钻塞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影响钻塞施工的因素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了改进方法与对策,对今后的钻塞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侧平苏185井是在原苏185井的Ф139.7&9.17m套管内锻铣、侧钻而成;是由华东石油局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口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从进入裸眼井段到钻达完井井深共20天;完井作业时使用:中73油管送测井仪器入井、采用湿接头对接、下入中889尾管、固井、碰压均一次成功,井下情况正常,无任何阻卡现象。就本井施工的成功经验谈几个现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龙北360-斜28井在完井阶段通井过程中发生键槽卡钻事故,在处理卡钻过程中又发生卡套铣筒事故及复杂情况。本文分析了造成古龙北360-斜28井卡钻事故的原因;介绍了事故处理过程和技术措施;总结了施工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渤海油田探井作业过程中,针对钻遇异常压力系统地质情况较特殊的井,由于岩石力学复杂,易发生井下沉砂堵塞循环通道事故。X井泥岩段长井眼扩大率小,单位环空体积岩屑浓度高,钻进期间岩屑未能及时返出导致的砂卡,憋抬钻具导致卡钻。及时判断卡钻类型,制定处理方案保证作业顺利进行。该井在爆炸松扣、套铣、打捞等处理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对后续卡钻事故井的处理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井眼卡钻事故在钻井作业和井下试油作业过程中时有发生;这类事故发生后会严重地影响到钻井周期和夺油上产的步伐;尤其是在井下试油作业过程中,发生小井眼卡钻事故屡见不鲜,而且处理难度很大。因为小井眼卡钻后涉及的不利因素很多,比如入井管柱尺寸复杂、外径大、内径小,外受井眼环空限制、内受打捞工具尺寸限制,导致打捞工具不匹配只能采用常规的爆炸松扣技术、钻具倒扣技术;而这些技术远远不能达到彻底解除事故的效果;还需引进外国镁粉切割技术和高效钻磨技术。根据我油田深井多、井身结构复杂、小井眼卡钻几率较高等特点;2004、2005年相继引进了美国威德福公司的镁粉切割技术和高效钻磨技术;先后在文4井等进行了成功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磨铣工艺技术是井下作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对磨铣工艺技术的细节进行分析,包括对磨屑的辨认、钻压、转速、对井下不稳定落鱼的磨铣方法等进行认识,指出其中的注意事项,以求提高井下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针对转盘驱动和螺杆钻具驱动钻塞存在的问题,转盘安装时费时费力、不易操作、倒单根时间长,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安全系数低、易造成工程事故;螺杆钻具施工时,存在施工扭矩小,进度慢、周期长、费用高,易发生故障。在挤堵井应用S-85动力水龙头钻塞,实施挤堵井动力水龙头塞37口井,工艺成功率100%,平均单井钻塞时间21h,钻塞进尺20m/h,与其它钻塞工艺相比,单井减少钻塞时间21h。现场应用表明,动力水龙头操作简易,安全可靠,钻塞效率高,施工可靠性高,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效率,单井节省作业劳务3万元。  相似文献   

19.
对于水平井卡钻的处理,无特殊方法和工具,通常采用常规事故处理方法。在台H6-2井卡钻事故的处理中,采取泡油、泡解卡剂、震击、倒扣、套铣、打捞等措施,在倒扣过程中发生倒扣接头胀心套脱落、在套铣过程中发生套铣管断落、被卡,断钻铤和铣断钻杆等复杂情况。通过磨铣钻杆、磨铣套铣筒,打捞出剩余套铣筒,在接下来的套铣钻杆中,发生铣断钻杆的情况,导致鱼头无法找到,事故处理被迫停止。通过对事故处理总结和对工具的适应性和处理能力给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常规事故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水平井卡钻的处理,但在使用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制定严格的技术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事故处理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石油天然气行业,特别是其中的钻试修作业,具有高风险、高危害、多事故等显著特点,为了杜绝作业现场承包商的不安全行为,提高承包商的管理水平,需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属地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分析钻试修作业承包商的HSE管理难点,提出了以基层单位为主的属地监督模式,并且介绍了该模式在重庆气矿开县采输气作业区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监督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发现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类隐患问题,提高承包商的HSE管理水平,有利于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