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辣椒红色素(PRP)微胶囊。以谷氨酰胺转氨酶(TG)作为固化剂,研究了酶用量、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对微胶囊中的PRP在150℃条件下保留率的影响,并以戊二醛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酶用量为3.75UTG/g SPI,在p H 6.0、45℃下固化3h,此时微胶囊可以被充分的固化,其耐热性明显增强,可以达到与戊二醛相近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辣椒红色素复凝聚微囊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壳聚糖(chitosan,CH)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辣椒红色素(paprika red pigment,PRP)微胶囊。方法以微胶囊的包埋产率和包埋效率为指标,研究搅拌转速、复凝聚p H、温度、时间及SPI/CH比对微囊化效果的影响。结果 SPI/CH复凝聚法制备PRP微胶囊的最佳工艺为:将均匀的PRP乳状液冷却至室温,按SPI:CH=4:1(m:m)加入0.6%的CH溶液,此时固形物浓度为1.5%,用10%Na OH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 H至6.3,25℃、300 r/min条件下搅拌15 min得到微胶囊悬浮液,此时微胶囊的包埋产率为90.05%,效率为95.08%。所得微胶囊大小不均一,多以球形形式存在。结论 SPI/CH复凝聚体系可用于PRP的微囊化。  相似文献   

3.
辣椒红色素微胶囊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明胶为壁材对辣椒红色素微胶囊化处理。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60℃,包埋时间90min,芯材比1∶5,此时微胶囊中的辣椒红色素含量可达34.19mg/g;并且微胶囊化辣椒红色素对热、酸、光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4.
辣椒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多孔淀粉为吸附剂,明胶为壁材,对辣椒红色素包埋后喷雾干燥,制成辣椒红色紊微胶囊。通过对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和芯:壁材比例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包埋温度为80℃,包埋时间1h,芯壁材比例1:20时,色素包埋率达97%。微胶囊化辣椒红色素的水溶性大大提高,且对光、热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和壳聚糖为复合壁材,以大蒜油为芯材,探讨了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大蒜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大蒜油与复合壁材按质量比1∶2混合,在45℃,6000r/min下乳化5min后,调节乳状液的pH值至6.5,于100r/min搅拌反应10min,再经18.75U/g SPI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固化1h,大蒜油微胶囊的包埋效率和产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9.20%和64.77%。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大蒜油微胶囊具有典型的蒜香味,且大蒜油的刺激性气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盖旭  李荣  姜子涛 《中国调味品》2012,37(2):51-54,64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3%,大豆分离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比例3∶1,芯壁比1∶1;复凝聚反应pH 3.0,温度40℃,时间20 min,转速400 r/min,戊二醛的添加量3 mL.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7.28%.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氧化剂(H2O2和Fe2+)、NaCl离子强度等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茶多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VE、植酸四种常用抗氧化剂对提高色素稳定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对温度敏感,光照、氧化剂和pH5的酸性环境都会促进其褪色,而NaCl离子强度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四种抗氧化剂中,茶多酚和VE能有效提高色素的稳定性,且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025%和0.01%。  相似文献   

9.
陈菁  黄明 《食品工业科技》2014,(04):287-290
研究了温度、光照、pH、氧化剂(H2O2和Fe2+)、NaCl离子强度等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茶多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VE、植酸四种常用抗氧化剂对提高色素稳定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对温度敏感,光照、氧化剂和pH<5的酸性环境都会促进其褪色,而NaCl离子强度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没有影响。四种抗氧化剂中,茶多酚和VE能有效提高色素的稳定性,且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025%和0.01%。   相似文献   

10.
复凝聚法麻油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验以明胶与壳聚糖为壁材,小磨麻油为芯材,用复凝聚法制备明胶-壳聚糖微胶囊。并考察系统浓度、pH值、乳化速度、交联时间等因素对微胶囊成囊的影响,确定了较为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成囊条件为:明胶与壳聚糖的比例为4:1、乳化速度为6000r/min、系统浓度为1%~2%、复凝聚的pH值为6.0~6.4、交联时间为60~90min。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和壳聚糖为壁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维生素E(Vitamin E,VE)微胶囊,研究了VE/SPI质量比对VE包埋产率和包埋效率的影响,比较了戊二醛、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对VE复凝聚微胶囊释放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的VE复凝聚微胶囊在不同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VE与SPI的质量比为1:2时,微胶囊包埋效果最好,包埋产率和效率分别达到了91.48%和86.45%。戊二醛和谷氨酰氨转氨酶交联显著提高了微胶囊中VE的缓释能力,在无水乙醇中浸泡5 h后,VE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47%和42%。稳定性研究表明,与游离VE相比,微囊化显著提高了VE在不同温度、光照及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因此,利用SPI-壳聚糖复凝聚体系制备的VE微胶囊在食品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明胶/壳聚糖复凝聚法制备八角茴香油微胶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吴彩娥 《中国粮油学报》2007,22(3):122-125,130
以八角茴香油为心材,明胶和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八角茴香油微胶囊,并对影响微胶囊形成的主要因素如壳聚糖脱乙酰度、系统浓度、壁材与心材的比例、pH值、乳化剂浓度等进行了试验,确定了比较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复凝聚法制备松籽油微胶囊工艺优化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阳  包怡红  赵楠 《食品科学》2017,38(18):229-236
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包埋松籽油制备松籽油微胶囊。考察壁材比(明胶与阿拉伯胶体积比)、芯壁比、壁材质量分数、复凝聚时间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微胶囊理化特性及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松籽油微胶囊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壁材比2∶1、芯壁比2∶3、壁材质量分数2%、复凝聚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达到87.23%。制备的松籽油微胶囊含水率为5.1%,溶解度为98.09%,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证明了微胶囊的形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显示,微胶囊热溶解温度较高,在室温下热稳定性良好。包埋后的松籽油经加速贮藏实验表明微胶囊化可以提高松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延长松籽油贮藏期。  相似文献   

14.
黑豆皮红色素提取及影响其稳定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研究了黑豆皮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光、pH值、温度、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糖类、氨基酸等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豆皮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是:95%乙醇与0.1%HCl按1:2混合作提取剂,物料与提取剂比为1:40(g:mL),温度70℃,浸提时间100min。Ca^2 、Cu^2 、Zn^2 对此色素有增色作用;Fe^3 对其有破坏作用;该色素对光、氧化剂、还原剂不稳定;低温下相对稳定;氨基酸对它的破坏作用很大;糖、酸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草莓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54  
研究了草莓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pH值对草莓红色素的影响明显 ,在酸性条件下 ,该色素较稳定 ;金属离子Na+、Ca2 +、Zn2 +、Cu2 +对色素有增色作用 ,Al3+对草莓红色素的影响不大 ,而Fe3+则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食品中常用的葡萄糖、蔗糖对草莓红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而Vc、H2 O2 、Na2 SO3则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低浓度的 ( <1 % )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草莓红色素有增色作用 ,高浓度 ( >1 % )的则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玫瑰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主要研究玫瑰红色素的稳定性,考察了几种金属离子、防腐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弘  房桂干  郑华  陈军  唐莉英  甘瑾 《食品科学》2009,30(23):65-69
研究紫胶红色素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胶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室外阳光下28d 保存率高于95%;在4℃低温至100℃高温范围内均有较好的稳定性,8h 保存率均超过93%;紫胶红色素的抗氧化性较高,而在一定的还原剂条件下保存率略有降低;常用食品添加剂对紫胶红色素有增色及护色作用;Fe3+、Fe2+、Ca2+、Sn2+ 离子可破坏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而其他金属离子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紫胶红色素在酸性环境下保存率较高,当pH 值增大至碱性范围会使其显著失稳。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通过复合凝聚法制备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并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微胶囊耐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芯壁比低于2:1、壁材浓度为1%、pH4.0 的条件下,能够制备耐热性能较好的球状多核微胶囊,此种微胶囊的耐热性随固化剂甲醛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转谷氨酰胺酶能够很好地替代甲醛,且能制备出耐热性更好的、可食用的复合凝聚微胶囊。  相似文献   

19.
20.
粘红酵母发酵生产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pH、无机离子等对红色素的产生量及粘红酵母生长的影响,获得较佳粘红酵母发酵生产天然红色素的工艺条件。并研究了光、热、山梨酸钾、Vc对产生的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粘红酵母生产红色素稳定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