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郭础 《激光杂志》1983,4(2):75-75
本文叙述了激光在光谱学中的应用,叙述了利用激光和物质分子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效应,进而研究物质分子的结构、状态及其运动变化的微观图景和动力学规律。并予期利用散光有可能将相当大量的各种物质粒子激发到指定的量子状态,也可阻根据物质粒子本身在其原于组成、同位素成份、定向结构和核激发捩态方面的微小差异,而将混合物中某些特定的分子有选择地进行激发。  相似文献   

2.
研究存在时间短暂的物质分子结构、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基本实验技术之一是基于闪光光谱原理而建立的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法。目前所用的毫微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方法中,~般均采用调 Q 激光脉冲作为激发光源,而被激发分子体系的结构、状态及其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则采用脉冲放电产生光脉冲进行监测。此时,存在的技术困难是:激发和探测光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难以精确控制,此外,在  相似文献   

3.
广义的说,激光化学是研究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它与传统光化学的差别的一个主要点是以前所用的是汞灯等各种非相干光源所引发的化学反应,而激光化学的独到之处在于利用激光的高强度、短脉冲。它不仅可以研究高激发电子态物质的特性(包括里德堡态原子的化学特性),而且可利用强红外激光作用下实现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多光子离解。这是过去传统光化学无法实现的。激光化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激光分离同位素,特别是以激光分离铀同位素为主要课题,大约发展了近十种激光化学的分离方法并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空气激光因在大气传感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空气激光通常是指强激光诱导大气组分粒子布居数反转,进而产生的远场无腔光放大的激射现象。氮气和氧气作为两种主要的大气组分,均可在强激光激发下产生激射行为。光增益介质可以是氧原子、氮原子、氮分子和氮分子离子。本文以飞秒光丝诱导氮分子和氮分子离子激光为例,讨论了空气激光的现象观测、机理探索和应用前景,并着重介绍了光场偏振效应对氮分子离子激射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激光工作物质激发到什么程度,才能使激光器有激光输出;以及激光器可以看作具有特征频率的共振结构,这对各种类型的激光器而言是共同的。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产生激光的条件以及激光模式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气溶胶粒子、雾、雨等将对激光产生后向散射,以激光雷达系统利用大气的后向散射实现其气体分子、气溶胶粒子的测量为背景,给出了激光雷达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和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说明。结合实际的试验数据和器件的性能参数,分析了系统的信噪比随探测距离的变化,系统的激光发射机发射的能量与作用距离的关系,并对影响激光雷达探测性能的目标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具体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激光导数光谱技术测量了C_2H_4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其分辨率远高于常规的红外光谱仪所得到的结果;利用这一技术司以有效地监视和控制红外调谐的OPO激光输出频率,使之处在CH_4分子的激发振动模以上(~3.3μm),从而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CH_4分子时间分辨的红外荧光信号。  相似文献   

8.
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激光辐照下通常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可能涉及材料热分解、烧蚀、汽化和比较复杂的界面问题。鉴于无网格粒子法在处理大变形、网格畸变和材料烧蚀等问题时有优势,利用改进的光滑粒子方法对激光辐照下复合材料树脂基热解时的三维温度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考察了改进的光滑粒子方法对所考虑问题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进的光滑粒子方法适合于模拟激光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辐照效应,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领域,该方法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种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9.
1引言材料的结构、电子和化学特性主要决定于凝聚物所处的状态和它本身的尺寸。团簇是包含2~104个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有限的凝聚物。它靠物理的或化学的结合力组合在一起,已显示出奇特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团簇研究为探索物质从分子到凝聚态物质的逐渐过渡或演变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并且由于团簇具有大的表面体积比,因而有利于人们研究微观表面现象。团簇在分子、表面和凝聚态化学物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团簇科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是当代科学基础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团簇研究除涉及到许多未知的过程和新奇的现象之外,也是…  相似文献   

10.
用常态下稳定的气体分子和稀有气体卤化物准分子作为激光工作物质已被广泛和深入地研究,其中有一些已成为实用的商品器件。对在特殊状态下产生的不稳定二原子、三原子以及多原子体系的探索工作一直在开展着。虽然在自由基家族中已有OH、CN、CO实现了激光输出,然而,真正实用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Diegelman等人偶然发现了CLF交叉卤素激光以来,曾有一度对三原子准分子体系在卤素及惰性气体之间进行了探索。从目前所发现的激光工作物质来看,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一种双原子分子都有可能实现激光输出,因此对双原子自由基的探索工作将是有意义而富有成果的。  相似文献   

11.
李万荣  孟广君 《激光技术》1993,17(5):297-300
本文叙述了YAG激光印章雕刻机的研制工作,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整机结构、光学系统、工作台和激光印章制作排版系统,着重论述了用激光雕刻印章的可行性和制作工艺技术.研究表明,将激光用于印章雕刻具有明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激光在化学中的应用,已为研究一些以前难以解决的化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机会:不仅为化学科研提供了光谱上、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具有高度分辨率的实验手段,使人们有可能在更为微观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分子的结构、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过程;同时,也为发展化学科学理论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此外,人们也预期能为化工生产工艺革新创建一些新的科学基础;为开辟新能源、揭示某些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的奥秘,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激光医学是应用光生物学理论进行诊断、了解并治疗人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门学科、是研究生物分子的非电离电磁辐射作用以及随后所产生的效应的一门学科。本文评述了激光在医学上部分应用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激光医学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王涛  陈清明 《中国激光》2000,27(12):1067-1071
建立了磁约束放电 CO激光的模型。在该模型下分析、计算了 CO气体放电系统电子的能量分布函数 ;CO分子的电子碰撞激发速率 ,CO分子各振动态的布居数分布和对应的小信号激光增益系数。研究表明 ,由于磁场的加入 ,在对应 CO分子振动态电子碰撞激发截面的能量范围内电子数有较大的增加。CO分子的电子碰撞激发速率提高。CO分子各振动能级均获得更大的布居数和激光小信号增益。  相似文献   

15.
金属纳米粒子以其尺寸相关的独特的光电子、化学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制备尺寸可控的金属纳米粒子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溶液中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或团簇,有可能控制纳米粒子的形态和尺寸分布,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大小和结构的功能分子。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制备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化学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激光烧蚀制备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特点、动力学形成机制和国外最新发展状况。另外,展望了激光烧蚀技术用于制备液相金属纳米粒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欧洲科学家利用一种绿色激光,成功地在常温下实现了在分子级载体上存储和删除信息,这一新技术将有助于设计未来的分子计算机。法国、西班牙和爱尔兰的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在合适的条件下,一种分子化合物可以从低自旋状态向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激光对液体贮箱的辐照效应时,需测量贮箱内液体的流动状态.当壳体温度不超过液体的饱和温度时,贮箱内液体为自然对流形态.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搭建了二维数字PIV系统,实现了液体平面内的速度场测量.采用粒径1~5 μm、密度1.05 g/cm3的空心玻璃微珠微粒做为示踪粒子;利用532 nm连续波激光器和三个平凸柱透镜构建了片光系统;采用装有微透镜阵列的CCD相机记录粒子图像;利用互相关算法处理粒子图像计算速度场.将此技术应用于激光辐照液体贮箱实验之中,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符较好.  相似文献   

18.
民主德国科学院光学-光谱学中央研究所在仅一年的时间内研制成首台准分子激光器。这台器件的部件完全由经互会提供,其特色是机械结构简单、电闸流管控制新颖。工作物质为氯化氙,发射波长为308 nm。鉴于其波长短、功率高,很适用于激发分子与泵浦染料激光器。  相似文献   

19.
郭钦朋  赵尚弘  石磊  侯睿  李田 《激光与红外》2008,38(12):1188-1191
基于大气分层理论,分析了临近空间环境的特性,同时利用Beer定律和Markov模型分别对激光在临近空间中传输的衰减效应和湍流效应进行了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O3分子的吸收、气溶胶粒子的散射和高空大气分子的散射是造成激光衰减的主要因素,30km高空以上激光已很少受到湍流效应的影响,并且常用的1.06μm激光比10.6μm激光的光强闪烁小,更适于在临近空间中进行传输。  相似文献   

20.
增大超微粒子的粒径使分子法激光浓缩铀走向实用日本理化研究所叩开分子法激光浓缩铀技术实用化的大门,在照射盒内,把生成的超微粒子(钠米量级)生长为粒径大的粒子的实验获得成功,从原理上证实分子法的有效性(见图)。今后将进行定量研究。天然铀中混合着能核裂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