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RFID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使用RFID技术进行定位的系统模型。首先我们分析了在此系统模型中使用的一种定位算法,基于粒子滤波器的低复杂度的SLAM——FastSLAM,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如何使用将RFID标签实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FastSLAM算法结合,建立一个定位的模型,并分析在此模型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应用》2016,(3):98-101
RFID网络是物联网中物体身份识别的重要方案,RFID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物联网的安全性。已有的RFID隐私保护算法均需要线性地搜索后端的数据库从而识别某个标签,因此后端数据库的计算复杂度与延迟较高。对此基于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提出一种无需数据库搜索操作的低计算复杂度隐私保护算法。首先,采用PUF安全地保存标签的秘密信息以抵御妥协攻击;然后,数据库端仅需要3个哈希运算与两个异或运算,计算复杂度为O(1)。最终,基于Vaudenay的RFID隐私安全模型分析本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其具有最高的隐私等级,同时计算复杂度最低。  相似文献   

3.
夏秀峰  赵龙 《计算机应用》2012,32(3):625-628
针对物联网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海量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三层数据存储压缩模型。该模型将数据分为当前数据层、临时数据层和历史数据层,利用每一层中数据的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数据汇总算法,最终实现RFID数据的压缩存储。在该模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针对路径的编码算法,用于对路径进行压缩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三层存储模型可以有效地压缩存储RFID数据,同时数据汇总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与较高的数据压缩比。  相似文献   

4.
有源RFID技术在远距离、高传输速度、穿透能力强和高可靠性等应用方面比无源RFID技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源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个核心和关键技术就是标签的防碰撞问题。在对比现阶段主要有源RFID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算法有效的解决了有源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在2.45G有源RFID硬件平台上对该算法进行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算法具有识别速度高、速度快和准确率高的特点。解决了有源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中,标签的防碰撞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现有RFID系统中动态二进制树搜索算法识别效率较低、通信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二进制树防碰撞算法,在标签内设置一个计数器记录匹配位置信息,阅读器根据碰撞信息的高位与次高位产生下一级搜索前缀,并通过堆栈保存各搜索深度的前缀,从而减少搜索次数并降低数据通信量。经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在识别效率和通信复杂度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讨论研究了基于RFID的LANDMARC室内定位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原LANDMARC系统的不足,并针对LANDMARC系统中的算法复杂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分区算法来减小系统算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系统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在提高系统定位精度和定位性能的前提下,减小了算法总体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RFID系统中最常见的反碰撞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定界的动态树形搜索反碰撞算法,算法采用分支定界的树形搜索机理,动态调整指令发送长度和发送值,并对一位碰撞进行智能识别.最后利用树的遍历思想予以实现,该算法能高效地识别所有标签,时间复杂度低,在RFID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RFID标签的超轻量级流密码算法Willow。根据正差集性质选取函数抽头,以增加猜测确定攻击的复杂度。采用动态初始化方式并使用位数较小的计数器进行密钥索引和初始化,从而降低算法的电路面积和功耗。在Design Compiler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Grain-v1、Plantlet等算法相比,Willow算法的延迟和功耗均较低,其在硬件性能和安全性上取得了较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9.
目前RFID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集中式的处理。集中式RFID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对于海量RFID数据的处理具有很多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网络通讯代价高和处理效率低。针对集中式RFID复杂事件处理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分布式环境下RFID复杂事件处理的关键算法,采用一种Pull(抽取)类型的数据通讯模型来降低通讯代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分布式的RFID复杂事件处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RFID复杂事件处理算法比集中式复杂事件处理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RFID技术虽然可以带来高效、低成本服务,但在识别程中也伴随着一些安全威胁和隐私泄露等问题。通过对RFID攻击模型和安全技术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的ID协议变化认证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RFID系统中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认证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容易被攻击的安全缺陷。  相似文献   

11.
王亚奇  顾亦然  蒋国平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877-2879
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碰撞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RFID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跳跃式动态树形反碰撞算法在内的二进制搜索反碰撞算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碰撞问题的算法,但是这一算法有一个缺点就是标签的识别码的识别速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反碰撞算法。和其他现存的算法相比,能够大大减少阅读器问询的次数,同时信息吞吐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算法模拟结果表明,当标签数目为100时,其吞吐量提高幅度为29.85%。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RFID传感系统的防碰撞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签碰撞是射频识别RFID传感系统中常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自适应Q值算法.非线性自适应Q值算法是在一次识别标签过程中非线性自适应改变参数Q值大小来解决标签数目不固定,且变化范围很大情况下的防碰撞问题.文章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流程,并通过ReaderSim程序来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标签碰撞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它使得系统效率降低。ALOHA算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ALOHA的改进防碰撞算法,并分别给出了应用该方法处理碰撞时,阅读器和标签各自需要执行的程序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尤其在标签数量较大时相比动态帧时隙算法(DFSA)消耗时隙更少。  相似文献   

14.
RFID系统中标签碰撞是一个常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基于Gen-2协议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考虑到阅读器对碰撞时隙和空闲时隙的响应时间不同,运用两个不同的C值动态调整Q值,并在碰撞的情况下对时隙进行局部调整,减少了标签的识别通信次数,提高了系统吞吐率,并通过仿真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将RFID技术应用到集装箱堆场管理中,可以解决识别率和准确率问题。但是,随着RFID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产生数据碰撞。本文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应用返回式二进制算法,设计并实现一个数据碰撞处理模块,以解决数据碰撞,提高集装箱堆场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6.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systems is the collision concern. When an interrogator send a request, it has several tags to answer to in its transmission range, and a tag collision has occurred. The interrogator must be able to recognize tags as rapidly as possible. A collision problem is a power‐consuming occurrence that diminishes the operation of RFID structur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ag anti‐collision power‐clustering RFID algorithm for all tag identification. The tags are boundaries into the several power level clusters based on distances of the reader. Specifically, i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ags and readers use of balanced incomplete blocks design (BIBD) to reach a fast identification. In a BIBD matrix, any two columns intersect exactly in one component that makes it possible for easy transmission of any two tags via the tag's identification in their read cycle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pose a joint organization that while decreases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es the working lifetime of RFID structure. The reader can get each tag ID by distinguishing each unit of BIBD symbols, one by one. The use of proposed algorithm brings about a great improvement in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ime.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出现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自调整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新算法采用自调整防碰撞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特点,发送锁位指令确定碰撞位信息并提取碰撞位,在随后的标签识别中不再传输非碰撞位信息,结合自动识别思想,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同时,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新算法充分考虑了总时隙数、吞吐率、通信复杂度这三个重要的性能参数。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新算法具有更高的吞吐率和搜索效率,能够进一步改善RFID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射频识别)已在煤矿进下定位里得到了应用。由于频率资源有限,读卡器间往往存在频率干扰,将导致RFID定位系统出现读卡器碰撞的问题。分析了读卡器碰撞的两种情形,提出了基于Q学习的仿碰撞算法,并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读卡器碰状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也说明提出的防碰撞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器冲突问题严重影响了RFID系统的性能,降低了识别率。使用图着色方法将频率或时隙等资源合理分配,可以防止阅读器冲突的发生。但是图着色问题是一个NP难题,利用神经网络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提出基于神经网络图着色的阅读器防冲突算法。分析了阅读器冲突类型及解决方法,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步骤、公式推导和能量函数,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苏俊  王忠  陈和恒 《测控技术》2015,34(2):111-114
在RFID系统的通信过程中,多个标签同时与同一阅读器交换数据而发生碰撞,致使标签无法被识别.为解决此问题,在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结合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多叉树的思想,通过锁定碰撞位,进行双碰撞位查询,从而加快搜索速率.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在搜索次数、吞吐率以及数据通信量等性能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