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赞敏  姚金波  刘建勇 《纺织教育》2013,28(4):296-297,312
介绍天津工业大学轻化工程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进行本科生"讲座"平台课程建设与导师团队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是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和特色课程。该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差、课时有限、思政内容引入少、教学方式单调等教学问题。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探索轻化工程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改革的教学实践,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提高学生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有助于复合型轻化工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轻化工程专业导论是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初入大学最先接触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文章结合专业导论课程特点,通过深入梳理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开展学科知识交流,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多元化的方式对轻化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专业导论课程思政建设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培养轻化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江南大学在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中,选择性地将轻化工程与生物技术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了基于纺织生物技术为导向的轻化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策略;从导师队伍建设、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与平台建设、基于企业需求的论文选题优化及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推进了与生物技术交叉的应用型轻化工程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改革,以满足倡导纺织品生态染整加工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课题。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轻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实践实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白刚  刘艳春  钱红飞 《纺织教育》2011,26(6):497-499
立足于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以项目为中心的“综合实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国内外现状与趋势鉴于现代纺织工业多技术交叉渗透发展,国内外纺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从培养模式、知识结构、培养目标上对传统纺织工程专业进行了改造,主要体现在:1.从培养传统的技术应用型专门化人才转变为创新复合型科技开发和管理经营型通用人才。2.将纺织与材料、轻化工、信息技术、服装、管理与商贸等学科进行融合,拓宽知识面,增强通用性。3.密切跟踪国际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培养与科技发展同步。4.充分体现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及学生创新能  相似文献   

8.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文章提出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从本科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改革、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论文)创新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从纤维化学与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结合我院“展训赛创”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探讨了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理念与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以提高纤维化学与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轻化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以轻化工程专业质量认证为契机,针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实施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结合印染企业实际,制定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专业实验比例,开设自主性实践课程,有效落实各实习环节,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从而为企业输送真正具有专业技术和工程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轻化工程专业领域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需求、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轻化工程专业学生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在长期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对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及创新能力为目的轻化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在实验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构建了实验实践能力培养的“554”协同培养体系“、5+N”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及“3链融合”的实验项目体系,为提高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安徽工程大学办学目标定位和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结合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以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教学的构建以及综合素质培养为研究内容,完善轻化工程专业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校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一项新探索,本文立足于轻化工程专业特色,就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明确双语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合理定位;依托原版书籍,拓宽选材渠道,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教学模式,并结合专业实际,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以纺织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非织造学》为例,在明确该课程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机制和开展论坛交流等措施,加强《非织造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提高《非织造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多学科知识的引入,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与就业能力,为其他课程开展学科交叉融合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新工科建设指南》指导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轻化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产业学院建设、虚拟仿真教学、教师队伍多元化、教材知识体系优化、科研成果导入和案例引导等多种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前皮革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和对轻化工程专业(皮革模块)的实践课程《生产实习》的传统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的分析,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报告内容、考核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和实践。结果表明,该项改革激发与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其将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有机地融合并用之于实践,强化其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轻化工程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与创新能力不强问题,提出教学改革要以专业实验和生产实习为基础,强化仿色实训环节,增加综合性及自主创新型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实验及实践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改进,建立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凝  刘峥 《广西轻工业》2010,26(11):123-124,13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成为通用的工程专业,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和高新技术的密切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对化工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加快课程重组,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化学工程常规教学改革,进行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尝试,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东北电力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介绍了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措施,并针对工科院校学生实习难度增加的现状,提出了在轻化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适应知识型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效途径。基于陕西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需求,针对轻化工程专业目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提出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团队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以解决在该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机制不完善、培养过程系统性和科学性有限、科研-教学资源平台和科研团队师资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显著提升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为形成具有科研团队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