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脱铬皮屑发酵液用作苜蓿和小麦的浸种剂以及小麦水培营养液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和水培应用试验。浸种实验结果表明,脱铬皮屑发酵液质量浓度越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就越高,且最佳催芽质量浓度为80 mg/L,但对于小麦这种自身营养比较丰富的大种子,催芽效果并不明显。小麦苗水培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适量质量浓度的脱铬皮屑发酵液对小麦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可显著增加麦苗植株的高度和干湿重及水分含量、叶片的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且最佳施肥质量浓度为100 mg/L。  相似文献   

2.
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发酵鱿鱼碎肉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鱿鱼碎肉的利用价值,本实验以鱿鱼碎肉作为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基质,研究料液比、葡萄糖添加量、发酵pH值、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鱿鱼碎肉发酵效果的影响。在以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时间72 h和发酵温度37 ℃的条件后,再对料液比、发酵pH值和加糖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以发酵液的氨基态氮含量为响应值,得到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鱿鱼碎肉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2(m/V)、发酵pH 8.8和加糖量3.13%。在最优发酵条件下,鱿鱼碎肉发酵液的氨基态氮实际含量达到2.457 mg/mL。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鱿鱼碎肉发酵液富含具有鲜味和甜味特征的谷氨酸(84.141 mg/g)、天冬氨酸(49.480 mg/g)和甘氨酸(49.425 mg/g),达到氨基酸总量的39.05%。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49.320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1.86%。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显示鱿鱼碎肉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由多肽、小肽及游离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3.
利用米曲霉3.042对火麻仁粕进行液体发酵研究.探索液体发酵法分解麻仁蛋白质的影响因素,包括培养基成分、初始发酵pH、发酵温度、转速、底物浓度等.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碳源为红糖粉添加量1 %,发酵初始pH 7.5,发酵温度30 ℃,转速180 r/min以及底物浓度7 %,发酵48 h时多肽含量达到38.96 mg/g,当发酵时间持续到72 h 可得到较多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344%发酵48 h发酵液的香味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鱿鱼墨为发酵底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来提高鱿鱼墨的抗氧化性。在研究菌种接种量、鱿鱼墨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量、装液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基础上,选择装液量(40,55,70 mL/100 mL)、摇床转速(120,160,200 r/min)和发酵时间(48,72,96 h)做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枯草芽孢杆菌的接种量2.0%,鱿鱼墨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量2.0%及发酵温度37℃条件下,装液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的最佳组合为装液量40 mL/100 mL,摇床转速121.1 r/min,发酵时间49.2 h。稍加调整最优发酵条件,鱿鱼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6.12%,接近响应面模型预测值90.33%。由发酵液的凝胶过滤层析及肽类物质阳性反应可知,该抗氧化型发酵液由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 500的肽类或游离氨基酸类组成。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茶浸提液为发酵基质,接种植物乳杆菌种子液进行发酵制备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对其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蔗糖、茶多酚含量进行分析,采用分光光度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及风味物质,并比较红茶浸提液发酵前后二者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pH值由4.97降至3.16,总酸由0.15 g/L升至2.38 g/L,蔗糖含量由0.90 g/L降至0.34 g/L;茶多酚含量由15.1 g/L减少至10.6 g/L,游离氨基酸含量由0.921 g/100 g提升至1.175 g/100 g,发酵前后分别检出88和9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乳酸菌发酵红茶饮料较红茶浸提液营养成分更加丰富,酸甜适宜,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对脱淀粉小麦中蛋白质的水解效果,采用前发酵和后发酵获得发酵液,比较两种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性蛋白酶活力和发酵液的pH值、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组成,并对其发酵液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最适前发酵工艺的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1 060.82 U/g和908.02 U/g;两种微生物最终发酵液pH值为7.08和5.37,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为15.60%和18.98%,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3 g/100 mL和0.75 g/100 mL,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35 mg/mL和9.04 mg/mL,蛋白质水解度为55.99%和59.71%。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更符合氨基酸模式谱,必需氨基酸与总游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的比值也高于米曲霉。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米曲霉发酵液好于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鸡肉蛋白的酶解工艺条件,采用复合酶解的方法,研究了酶种类及酶解工艺条件对水解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鸡肉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pH为7.0,料液比为1:2,酶解温度为58℃,复合蛋白酶(添加量0.33%)酶解2 h后,不灭酶,加入风味蛋白酶(添加量0.67%)再酶解2 h;并在此酶解条件下,研究测定了鸡肉蛋白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成分和含量,以及酶解液中肽分子量分布的情况。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丰富;酶解液的肽相对分子质量都集中在1000u以下,酶解过程中多肽不断减少,寡肽不断增加;酶解3.5 h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 u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含量可达99.85%。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开发鸡骨的利用价值,该研究以鸡骨泥酶解基料为原料,使用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对其进行发酵处理,分析不同菌种配比、发酵温度、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氨基酸态氮含量、多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发酵过程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发酵剂接种量,最后是发酵时间,优化后最佳发酵温度为33℃,发酵剂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49 h。经过验证实验,得到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222 1 g/100 g,多肽含量为2.784 g/100 g,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67.79 mg/100 g。该研究建立的发酵工艺可为酶解发酵工艺提供技术参考,为肉制品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红薯为原料,感官评分和产酸量为评价指标,经发酵制备麻糖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麻糖水料液比、酒曲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初始pH等工艺条件,比较优化麻糖水与市售麻糖水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麻糖水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g/mL),红薯浆糖度23 °Brix,60 ℃糖液化3 h,酒曲0.19%,pH=4.5,30 ℃发酵9 d。发酵后麻糖水感官综合评分为90分,还原糖含量6.85 g/100 g,总糖7.20 g/100 g,粗蛋白6.65 g/100 g,黄酮0.92 mg/100 g,总游离氨基酸0.27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率64.60%,总抗氧化力365.47 mmol/L,羟自由基清除率89.99%;市售麻糖水还原糖含量7.84 g/100 g,总糖8.00 g/100 g,粗蛋白1.43 g/100 g,黄酮0.41 mg/100 g,总游离氨基酸0.18 mg/100 g,DPPH清除率80.25%,总抗氧化力446.80 mmol/L,羟自由基清除率41.25%。实验优化麻糖水还原糖、总糖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力较市售麻糖水低,而粗蛋白、黄酮、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均较市售麻糖水高。综合分析,麻糖水经最佳发酵工艺优化后羟自由基清除率、黄酮含量及总游离氨基酸均高于市售麻糖水,符合中老年人对低糖、高营养产品的选择,因此,选择优化麻糖水更适宜饮用。  相似文献   

10.
用绿豆酸浆制成的浆面条是洛阳的传统特色小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绿豆酸浆的最佳加工工艺,并对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有机酸等物质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5,微生物接种量3.2×105 CFU/mL,25℃发酵24 h的条件下,得到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36.7 g/L和1.21%,感官评分为83.9的绿豆酸浆产品。在发酵过程中,淀粉含量在发酵9 h后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先上升后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发酵24 h时,绿豆酸浆pH下降到4.3,总酸含量为13.62 g/L,乳酸是绿豆酸浆中主要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至1 718.56 mg/100 mL,甘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含量较高。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富马酸、琥珀酸和酒石酸3种有机酸,谷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等氨基酸对绿豆酸浆品质影响较大,发酵24 h时游离氨基酸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1.
在豆酱发酵及储存过程中,表面会出现酪氨酸结晶形成的白点物质,对白点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是由40.96%游离氨基酸及37.94%富含酪氨酸的短肽组成。为找到合适的发酵条件来控制酪氨酸含量,设计酱醅模拟培养基并接种米曲霉3.042进行发酵,并对酪氨酸含量及蛋白分解程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在模拟发酵70 h,30℃和100 g/L(盐的质量浓度)下,发酵液中酪氨酸含量较少而蛋白分解程度较大,这对于豆酱生产过程中白点物质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GIM3.439紫红曲菌发酵广式腊肠,研究红曲菌发酵对广式腊肠的色泽、p H、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运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广式腊肠中蛋白质、肽、游离氨基酸进行检测,分析红曲菌发酵过程中广式腊肠蛋白质的降解,初步研究了红曲菌发酵对广式腊肠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曲菌发酵能够加深广式腊肠的红色;在发酵6 h时,发酵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0.14%;电泳结果表明,红曲菌发酵对水溶性和盐溶性大分子蛋白降解均有促进作用,能够增加产品中小分子肽及游离氨基酸的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由580 mg/100 g增加到930 mg/100 g。红曲菌发酵不仅使产品色泽更加诱人,而且使发酵后腊肠滋味更加丰富、浓郁,提高了腊肠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QY-1发酵过程中的OD600 nm值、pH值、葡萄糖消耗量、乙醇生成量、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种类及生成量进行监控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的pH值与OD600 nm值呈负向耦合;乙醇的生成量与葡萄糖消耗量呈负向耦合,发酵36 h时,乙醇含量最高,为(26.87±2.76) g/L;有机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最高达(3.242±0.213) g/L,其中乙酸含量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高达(5.57±0.08) mg/L,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S. cerevisiae QY-1具有较强的产酸和氨基酸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pH和恒pH培养条件下,研究乳链茵肽发酵培养基中的KH2PO4和复合氨基酸对细胞生长和乳链茵肽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H2PO4在发酵液中主要起缓冲作用,最佳用量为由23 g/L降到15 g/L;原发酵培养剂中的氮源添加量减少50%,再添加10 g/L的复合氨基酸粉,发酵液的效价由4200IU/mL提高到6946 IU/mL,固含量由6.312g/L降到3.334g/L,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黄色.  相似文献   

15.
刘艳  薛正莲  魏明 《食品科学》2007,28(12):282-286
通过单因素和 L9(34)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碱性蛋白酶水解黑麦草叶蛋白的水解最佳工艺。确定出该酶水解黑麦草叶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是温度为 45℃,pH10.5,E/S=1750U/g,反应时间为 10h。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水解液中共有7个部分的肽段,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02~14502之间,其中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249 的肽含量最多,约占 21.13%。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图谱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酶解液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 3.233%,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 30.776%,鲜味氨基酸占 38.324%,药效氨基酸占 75.286%。  相似文献   

16.
在利用罗非鱼下脚料发酵生产脂肽的基础上,采用内源酶对发酵基质进一步酶解,以期提高蛋白水解度,增加活性肽的含量。以罗非鱼下脚料为主要发酵基质,接种抗菌脂肽高产菌株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 NT-6进行固态发酵,48 h为终点,之后以蛋白水解度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最佳酶解条件,并对终产物中其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温度为48℃,时间8 h,pH为7.5,水料比为1∶1时,罗非鱼下脚料的水解度最高达到37.56%,较第一阶段提高了44.46%,且酶解对脂肽的含量影响不显著。酶解产物中粗蛋白含量达32.13 g/100 g(干重),寡肽含量为12.09%,益生菌纳豆菌数量为9.0×10_8cfu/g(干重),此外,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蛋白溶解度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明显升高,且游离氨基酸含量也显著(p0.05)提高,达4.21%,产品品质得到提升。本实验得到的工艺参数可以为利用罗非鱼下脚料生产抗菌营养复合型饲用活性肽生产工艺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脱脂后的紫苏炼油副产物紫苏粕为原料,选取酵母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探究紫苏粕发酵工艺对饼粕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发酵液pH3.4、液料比5.0∶1(mL/g)、接菌量为8.5%(质量分数)、发酵时间24 h,此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为0.679 mg/g。以最优条件下发酵后的紫苏粕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研究酶种类与酶用量对发酵后紫苏粕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紫苏粕蛋白经碱性蛋白酶水解后,其抗氧化能力强于胰蛋白酶水解后的酶解液,且当碱性蛋白酶的用量在5.0%(800 U/g)时,酶解液对DPPH 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鲜牡蛎肉不同前处理方式对所得牡蛎肽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前处理方式,对所得牡蛎肽的基本成分、氨基酸、牛磺酸、锌、硒、多肽的含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鲜牡蛎肉直接酶解得到的牡蛎肽A牛磺酸的含量为96.79 g/kg,而蒸煮弃去汤液后酶解所得的牡蛎肽B的含量为49.50 g/kg;牡蛎肽B锌和硒的含量明显低于牡蛎肽A中的含量(P0.05);牡蛎肽A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是牡蛎肽B的3.13倍,但牡蛎肽B中多肽的含量是牡蛎肽A中的1.55倍;对于分子量180~1000 u组分,牡蛎肽A和牡蛎肽B中的含量分别占39.00%和69.39%。结论新鲜牡蛎肉经过微沸蒸煮弃去汤液后再制备牡蛎肽,将损失大量的游离氨基酸、牛磺酸和锌、硒等可溶性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纳豆菌发酵水飞蓟粕过程,对发酵液pH、活茵数、酶活力、多肽转化率、抗氧化能力等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发酵液pH、活茵数、酶活力、多肽转化率、抗氧化能力先增加后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升高;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肽段;可以采用30h作为优化培养基过程中的发酵时间,多肽转化率为优化发酵进程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3):257-261
研究淡豆豉和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为其工艺优化和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以伞枝梨头霉为发酵菌株制备淡豆豉和豆豉,分别于0、6、12、24、48、72、120、168 h取样,采用AccQ·Tag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由原来的3. 885、0. 836 mg/g降低至0. 209、0. 337 mg/g,脯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升高2~5倍,其余氨基酸未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明确了淡豆豉和豆豉纯种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为后续药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