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佛山市禅城区的惠景城和华材职中两个大气环境监测站PM10和PM2.5颗粒物浓度和监测站点周边的道路交通流量,以交通源的角度论述造成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值高低的差异性。通过研究表明,周边道路货车流量出行量高的华材职中监测站所测的颗粒物浓度比周边道路货车流量出行量低的惠景城监测点要高,表明货车出行量对颗粒物浓度具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空气中的大气颗粒物被称为人类的重要杀手之一,而PM2.5由于体积更小、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如何高效、便捷监测PM2.5浓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文献调研等方式了解PM2.5基本知识及其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聚焦PM2.5的实时、快速监测需求,提出引入激光技术,制作PM2.5激光监测仪,以实时、便捷、快速监测PM2.5浓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环境空气中PM2.5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PM2.5研究主要集中在:1、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测定及调查;2、成分分析;3、PM2.5源解析及PM2.5污染空气模型研究;4、PM2.5吸入的健康危害及评估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报道文献资料综述,总结了不同区域PM2.5浓度分布情况、源解析情况、成分组成与分析方法、以及PM2.5吸入对人体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4.
薄博 《山西化工》2023,(3):223-225
在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多个生产环节上都会产生大量粉尘,既对矿坑内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又影响系统的开采效率。基于此,分析了露天煤矿粉尘的来源及分类,对露天矿内大气流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露天煤矿的三维模型,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煤矿粉尘逸散进行了分析,针对露天矿粉尘的特点,对除尘器进行了优选。研究成果为研究露天矿粉尘的滞留现象以及影响粉尘分布的因素提供了方法,对于评估露天矿粉尘对外界的影响更客观和准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PM2.5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PM2.5的检测就很重要,通过设计的PM2.5检测仪围绕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完成数据的采集、显示、参数设置、报警及净化等系统各模块的程序设计,结合各模块的硬件电路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该检测仪主要用于检测环境中的PM2.5浓度,适用于劳动部门生产现场粉尘浓度的测定、环境环保监测部门大气飘尘检测和污染源调查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产生量大的问题,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产生机理及来源的分析,对赵庄煤矿5303大采高工作面粉尘浓度及分散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5303大采高工作面粒径为2~5μm的粉尘所占比例最大,落煤、移架工序粉尘浓度最高,是粉尘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产生量大的问题,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基于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产生机理及来源的分析,对赵庄煤矿5303大采高工作面粉尘浓度及分散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5303大采高工作面粒径为2—5μm的粉尘所占比例最大,落煤、移架工序粉尘浓度最高,是粉尘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粉尘分布一直是煤矿开采时的难点之一,从大采高综采工艺发展现状以及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主要产尘源、产尘机理和粉尘质量浓度分布特征以及粉尘分散度分布特征、除尘措施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此来总结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大高差溜槽系统粉尘的产生机理和运移规律,解决大高差溜槽系统产生的粉尘污染问题,以抚顺西露天矿为研究背景,采用实验方法,分别考察物料粉岩含量、物料含水率、溜槽倾角等因素对溜槽系统粉尘逸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溜槽底部粉尘产生量最大,是粉尘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物料粉岩含量是控制粉尘浓度的主导因素,通过试验结果可以推算粉尘浓度和产尘量;溜槽底部粉尘浓度随着溜槽倾角的增大先增大后趋于平衡;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粉尘浓度先降低后趋于平衡。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大高差溜槽粉尘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β射线法颗粒物在线监测仪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数据可靠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介绍该仪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手工颗粒物采样器与β射线法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同步比对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分析仪性能稳定,测定的环境空气中PM10浓度数据相对误差低于±10%,能够满足大气颗粒物监测的需求。β射线法颗粒物在线监测仪为大范围空间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实时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校园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一位师生的健康和正常的教学工作。研究选择江汉大学校园典型的室内空间,通过监测主要的空气质量指标:颗粒物(TSP、PM10、PM2.5)及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等,综合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大教室、电子阅览室和男生寝室等的日平均PM10、PM2.5的数值均超过我国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监测点的TVOCs均达标。室内外空气质量分指数分析表明颗粒物浓度受室外的颗粒物浓度影响不明显;室内空气的颗粒物粒径分布受到污染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PM2.5的化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钊跃 《广东化工》2013,40(12):174-175
为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某小学大气环境中细粒子(PM2.5)的污染水平和组分特征,采用便携式PM2.5采样器(MiniVol)在2010年3月25日~4月1日对该小学室外PM2.5浓度进行了监测,并通过离子色谱仪、碳分析仪、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分析PM2.5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该采样点室外PM2.5浓度范围为25.1~145.9μg/m3,PM2.5的主要离子成分是SO42-、NO3-、NH4+,含碳组分浓度不高,S、K、Cl、Na、Al、Si、Fe、Mg、Ca、Zn等元素对PM2.5浓度有一定贡献。该采样点PM2.5主要来源于煤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海洋源、本地交通源、土壤尘和建筑尘。  相似文献   

13.
赵谊  何磊  杨丹  张建民 《广东化工》2012,39(13):18-19,17
以堆煤场煤尘为对象,对粉尘颗粒在大气中的受力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开放性尘源表面的粉尘起尘及其在大气中扩散的运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利用Lagrange方法,研究了堆煤场煤尘颗粒群的扩散运动方程,并借助MATLAB语言,编制了环境中粉尘浓度的计算程序,对颗粒运动进行了模拟,为评价露天矿堆煤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刘旭东 《河北化工》2014,(3):35-37,41
综采工作面是矿井粉尘的主要产生场所。针对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基于对综采工作面产尘来源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炭厂湾煤矿1103综采工作面顺风及逆风割煤时粉尘浓度测定结果,对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忠东 《水泥工程》2000,(5):40-41,39
1 粉尘排放的连续监测技术 传统的粉尘排放监测仪大致分为探针监测和光阻监测两种。探针监测仪原理为流动气流中的粉尘与探针接触摩擦激发电信号,从而显示粉尘排放量的大小。它的测试精确度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因为探针上一旦聚集粉尘层,就会隔离流动粉尘颗粒与探针的直接接触。光阻监测仪是将光能损耗与仪器总光能相比较,然后换算成光阻度,以百分比表示,即总光能-光能损耗=光阻度%。光阻监测仪的工作受外界环境影响,测出的结果波动性很大,如白天日光照射的变化和接收镜头的粉尘污染等,都会造成监测结果的失真。 毕威公司…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粉尘浓度未能够得到实时改善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对工作面瓦斯、粉尘浓度以及通风情况实时监测并控制通风机运行状态的思路,并对该自动监测系统的控制器及关键传感器进行选型,对关键软件功能进行设计,为改善综采工作面的生产环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手工监测(重量法),对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城区灰霾天气下两个主要空气污染源:崇岗工业园区和某火电厂周边大气中颗粒物PM10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灰霾状况下,石嘴山市区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0级(9.0~10.0μm)和1级(5.8~9.0μm),所含质量分别占总采样量的54%和25.7%.除去自然因素外,崇岗工业园区大气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PM10)对大武口市区PM10贡献率为50%~60%,大武口电厂对大武口市区PM10的贡献率均为40%~50%左右.同时,大武口城区PM10中阴阳离子含量表明,城市汽车尾气也是造成大武口市区PM10浓度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高溜井放矿过程中会形成强大的冲击气流引起粉尘扩散,造成严重的井下环境污染,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一直是井下通风除尘的工作重心,本工作利用相似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溜井放矿过程中粉尘的扩散规律和分布特征。通过改变放矿质量、矿石粒径、溜井密闭程度、含水率等因素测试不同条件下气流大小和粉尘浓度分布,并利用CFD-DPM耦合方法模拟卸矿过程中的气?固两相流,研究气流和粉尘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最大粉尘浓度和风速随放矿质量增加而上升,随颗粒粒径和溜井密闭程度增大而降低,且含水率越大,粉尘浓度越小,风速无明显变化,在放矿过程中矿石颗粒之间碰撞占主导作用,颗粒流呈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研究三种空气颗粒物监测仪运用效果,分析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运用三种监测仪对空气中的PM_(2.5)浓度进行测定,连续监测2天,之后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影响颗粒物监测仪监测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的环境条件对煤矿的生产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复杂危险的煤矿环境进行持续监测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工作场所环境等方面的监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矿井下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矿井下环境参数监测中的应用,如矿井瓦斯、温湿度、粉尘、火灾、顶板塌落等。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矿井下环境参数监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