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密度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是一种清洁的燃料,氢能是未来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之一.氢的储存是氢能现阶段开发和利用的瓶颈.氢的储存方法有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和固态储存等3种,其中高压气态储存或低温液态储存不能满足将来的储氢目标.固态储氢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吸附将氢气储存于固态材料中,其能量密度高且安全性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氢气储存方式.高密度储氢材料由轻元素构成,包括铝氢化物、硼氢化物、氨基氢化物、氨硼烷等,理论储氢质量分数均达到5%以上.综述了高密度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认为高储氢容量、近室温操作、可控吸/放氢、长寿命的轻质氢化物材料有希望达到燃料电池和移动氢源应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标准化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标准化现状及行业标准体系布局,提出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助力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氢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生物制氢在氢源的开发、制氢源的开发和制氢技术中的不断拓展,高密度固体储氢材料的进一步研发,以及受燃料电池研究的驱动,氢能系统已经成为洁净能源研究的热点。综述了氢能系统中氢源的开发和制氢、储氢、输氢以及氢能利用5个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明确这些技术领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稀土储氢材料具有易活化,吸放氢平台平坦、压力适中、压差小,抗杂质气体中毒性能好,适合室温操作等优点,作为镍氢二次电池(Ni/MH)电极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作为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目前面向应用的LaNi5型和超晶格型稀土储氢材料近些年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组分优化、结构控制和性能衰减机理方面的研究,最后讨论了稀土储氢材料应用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大力拓展稀土储氢材料在氢能和二次电池产业的应用,对我国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标准化工作概况绘制广东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标准化规划路线图,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助力产业规划布局,提升产业整体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简史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阴极材料和膜材料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直接和间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情况,并指出微生物燃料电池反应器为获取氢能开辟了新用途.  相似文献   

7.
欧洲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平台(European Hydrogen and Fuel Cell Technology Platform,以下简称HFP)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并加速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的世界水准氢能与燃料电池能源系统及其相关组件的开发与实际应用,在诸如交通运输、静止与移动供电系统等领域得到优先普及。  相似文献   

8.
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是我国当前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安全经济的氢气储运技术是氢能利用推向实用化、产业化的关键,35-75MPa高压储氢是现阶段可以商用的一种储氢方式。金属材料长期在常温高压氢环境中使用,有可能发生氢脆,引发脆性破坏事故。为确保高压储氢系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必须考虑金属材料常温高压氢脆问题。本文以国内外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常温高压氢脆机理,分析几种金属的抗氢脆性能,并提出我国高压容器用钢抗氢脆性能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新的含能体能源,但是要利用氢能必须制备氢能和储运氢能,氢的规模制备是氢能应用的基础,氢的规模储运是氢能应用的关键,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的主要途径和最佳表现形式,三方面只有有机结合才能使氢能迅速走向实用化,目前国内外主要从事氢能的规模制备和氢能的规模储运的开发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带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也促使相关标准的需求。在国际上UN/WP.29、ISO、IEC、SAE等组织推出了氢气和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标准。本文在简单介绍GTR13标准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以上几个主要国际机构制订的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标准,可供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分析指出我国在相关标准制订方面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标准制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所有一级能源都可以用于生产。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发展氢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共识。氢经济的成功发展,对环境、能源安全、经济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该文主要探讨制氢和储氢的不同工艺,并介绍了氢能的实际运输方式与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12.
储氢技术及其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氢能是未来能源结构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载体,氢的廉价制备、安全高效储送以及大规模应用是当今研究的重点,而氢能的储存是其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储氢技术和储氢材料,如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合金储氢、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碳质材料储氢和金属有机骨架类聚合物储氢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首个氢能领域团体标准2017年12月6日于广东省佛山市召开的"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会暨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开幕式"正式发布。这对于提高我国燃料电池用氢气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这项标准名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T/CECA-G 0015-2017),由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相似文献   

14.
氢燃料电池是实现氢能转换为电能利用的关键载体,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出后,获得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层面新的高度关注。本文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体系,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气体扩散层等膜电极组件,双极板,系统部件,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结合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国产化率、系统寿命、功率密度、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论证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系统发展方向。研究认为,为加速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应加强制氢技术攻关,降低氢气燃料使用成本;加快关键材料和核心组件的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制定产业规划并增加投入,构建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氢能开发和利用需要解决氢的制取、储存和利用3个问题,而氢的规模储运是现阶段氢能应用的瓶颈.氢的储存方法有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和固态储存等3种.固态储氢材料储氢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将氢气储存于固态材料中,其能量密度高且安全性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氖气储存方式.由轻元素构成的轻质高容量储氢材料,如硼氢化物、铝氢化物、氨摹氢化物等,理论储氢容量均达到5%(质量分数)以上,这为固态储氢材料与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希望.新型储氢材料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于高储氢容量、近室温操作、可控吸/放氢、长寿命的轻金属基氢化物材料与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汽车发动机不"喝油"了,建筑取暖不烧天然气了,重工业热力来源告别黑煤球了……未来,替代这些传统能源的有可能就是氢能和燃料电池。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北京未来科学城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大会",与会专家为人们描述了这样一幅未来图景。"氢能时代"来临氢能通常是指氢在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它更加清洁、高效并可再生,相比于潮汐能、风能等,氢能更便于储备、运输,同时它也是"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纽带。氢能来源多样,可  相似文献   

17.
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是促进经济社会实现低碳环保发展的重要创新技术,能有效解决交通和环境领域低碳转型发展问题,我国也将氢能作为国家战略写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当前,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初具条件,本文着重以计量的视角,阐释计量对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相关计量问题,并对加强关键核心设备自主可控、健全计量标准体系和计量测试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驱动系统几乎无噪音,且氢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近年来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是“十五”期间全国12个重大研究专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氢能源以其可再生性和良好的环保效应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载体,氢能被公认为人类未来的理想能源,而氢的储存是发展氢能技术的难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目前主要的储氢材料,如合金储氢、配位氢化物储氢、碳质材料储氢、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并对未来的储氢材料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氢的存储是目前制约氢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储氢合金、碳质储氢材料、络合物储氢材料、改性四氧化三铁储氢材料等数种储氢材料的发展现状,简单介绍其储氢机理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